湖北日报讯 记者罗序文 通讯员程和平 宋从峰
4月21日,记者来到监利县黄歇口镇王河村1组,探访兴华农机合作社。
合作社老板叫毕利霞,该县43家育秧工厂老板中唯一一位女性。
4年前,记者采访她时,她只有两个育秧大棚,机械也不多。现在合作社门口挂着多块牌子:农机合作社、水稻种植合作社、植保合作社、农资超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大厅4层展框摆满获奖证书。
今年36岁的毕利霞,是黄歇口镇新闸村人,近年先后被评为“荆州市创业创新女能手”,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她的家庭也被评为“十星文明家庭”。
谈及变化,毕利霞爽朗地笑道:“我们碰上了好时候。”
创新技术,攻克晚稻育秧难题
4年前采访毕利霞是因为夫妇俩攻克了一项技术。
当时监利县晚稻机插秧技术一直没过关。农户用晚稻品种育秧,插到大田后,因秧苗小,到九十月份遇到寒露要么冻死要么灌浆不足而减产。为解决这个问题,毕利霞夫妇花了5年才获得真经——2011年两人用早稻品种育晚稻秧,因早稻秧苗生长周期短,能在寒露风到来之前就长大,灌浆充足。当年试验取得成功,晚稻大获丰收。
晚稻育秧技术突破,晚稻机插秧成为可能,改变过去只有早稻或中稻机插的格局,使“单改双”成为可能。2012年,晚稻机插在监利全县推广,当年水稻复种面积增加20多万亩。2013年,全省春耕现场会在监利召开,重要原因就是“单改双”。
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去攻克晚稻育秧技术?
毕利霞说,当时合作社流转土地只种一季中稻,除去成本,效益不高。如果攻克晚稻机插秧技术,就能提供早中晚稻育秧和机插服务,扩大服务市场,延长服务时间,也能获得更大收益。
“如果没有土地流转,没有规模经营,我们也没有动力去钻研。”毕利霞认为。
创办育秧工厂,提供全程服务
2012年,育秧工厂风靡监利,毕利霞也创办了全镇第一家育秧工厂。此后育秧工厂以每年10多家速度递增,2015年时已达43家。
毕利霞介绍,育秧工厂能为农民集中育秧,提供耕整、机插、收割、烘干、存储等全程机械化服务。合作社根据农民需要提供几个甚至全程服务。
毕利霞的育秧工厂全县有名。办公楼占地近2000平方米,有育秧大棚40多个,里面摆满了秧盘。大棚外,还有4块长方形秧盘放在露天里。毕利霞说,今年育秧订单特别多,大棚装不下。
10多个农工在秧棚里小心翼翼整理秧盘。每天早上四五点,他们就把秧盘装上车,运到其他农户田里,最远的到了汉川市。“农机手忙不过来,从早插到晚,夜里七八点才收手回家。”毕利霞说,他们插秧时间有2个多月,从4月上旬到6月份,包括早稻、再生稻、中稻、晚稻等。
仅靠育秧这一个环节,毕利霞一年就可赚几十万元。育秧工厂通过提取服务费和农资捆绑销售,一年获利不小,这是育秧工厂快速推进的原因。
育秧工厂风靡监利的背景是社会资本下乡。“除了育秧工厂本身能赚钱外,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平台,能够探索水稻种植、水产养殖、蔬菜种植、休闲旅游等多种模式。”毕利霞说,近些年来农村投资机会增多,社会资本窥探已久,希望找到一个好平台作为载体或者跳板进入农村,育秧工厂提供了这个机会。
经过4年摸索,现在集中育秧和机插秧技术已经成熟,育秧工厂提供的全程机械化服务运作模式也日渐完善,洪湖、仙桃、潜江等地纷纷引进育秧工厂模式。
延长产业链,创建大米品牌
去年毕利霞迈出关键一步:加工自己的大米,并注册“内荆河”大米品牌,以她家育秧工厂旁的内荆河命名。
“内荆河大米是常规品种,产量不高,但品质很好。”毕利霞说,去年大米上市后深受欢迎,亲戚朋友还在微信朋友圈转。
今年毕利霞采取跟往年不一样策略,自己3000亩基地上全部都种同一稻种,而且还与成片种植的大户合作:同一品种,高价回收。辐射面积近万亩。毕利霞成了当地“粮王”。
“我们现在既要搞育秧插秧,还要卖米。”毕利霞说。
在毕利霞看来,农民不致富是因为他们始终处在生产最低端。现在不一样了,无论是育秧工厂还是家庭农场,都已经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具备较大种植规模,有能力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加工出社会需要的产品。所以,他们可以谋求社会平均利润,可以像企业主一样创建自己的品牌。
毕利霞认为,育秧工厂给了种植环节标准化生产模式,也给了销售环节社会化生产基础,是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有效探索,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平台。
毕利霞的这些深刻认识,源于她参加全省第一届农机合作社培训。那次培训使她意识到农村大有可为。
毕利霞的变化是当下农村大变迁的一个缩影。5年来,夫妇俩办合作社,建育秧工厂,建公司,他们的作业轨迹与实体形态清晰反映了这个时代农业的进步,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体中一部分精英的不懈追求与探索精神。
(作者:唐芳)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