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实干兴湖北 辉煌这五年]咸丰:妙笔绘出绿色画卷
发布时间:2017-05-17 09:26:02来源:湖北日报进入电子报

 

图为:森林咸丰锦绣如织

 

 

图为:正在修建的黔张常铁路

 

 

图为:坪坝营索道

 

 

图为:高速公路进山来

 

 

图为:荆南雄镇牌坊

 

 

图为:工业园区持续发力

  湖北日报讯 绿,是生机和活力,代表着希望与健康;

绿,是发展和崛起,释放出前行的力量。

“世遗唐崖·森林咸丰”。走绿色崛起之路,咸丰县以生态为发展优势和基础,乘着“绿色崛起”的东风,围绕“小康咸丰、绿色咸丰、开放咸丰、法治咸丰、幸福咸丰”战略目标,振奋精神、筑梦前行。

担当

绿色发展干字当头

5月12日,投资10.8亿元的咸丰大道建设项目工地,挖掘机、推土机轰鸣震耳,上百辆工程机械紧张作业,重型卡车来回穿梭……在咸丰,项目、投资的推动,城乡建设如火如荼。

“加速度”发展,动力何在?

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干部甩开膀子干事创业!”这是咸丰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干”字当头,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扛起发展大任的勇气所在。

今年来,咸丰将视线聚焦到“怕担当干部、受处分干部、改非干部”三个“空白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受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暂行办法》《非领导职务干部和享受职级待遇干部管理办法》等系列干部管理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力助跑咸丰发展。

“这个生态观光园总投资约2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全县最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忠堡镇聚龙联合社马倌屯片区生态观光产业园,该园区干部廖文斌穿梭其中,每个产业从考察到引进,再到项目落地,他都亲自参与并有力监督。

廖文斌虽然年近50,但他仍激情满怀忙着项目建设,年初到现在几乎没有休过假。

目前,该县290名受处分干部排解了心中郁结,轻装上阵,主动请战到一线工作,204名改非干部和505名享受职级待遇干部全面盘活、尽展才能,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等优势,由“闲人”变“忙人”。

人手紧缺与干部“闲置”、干部队伍负能量与正能量、改非干部管理“宽松软”三大矛盾得以突破,曾经“不敢作为、不必作为、不愿作为”的“问题”干部纷纷投入到重点工作中,全县形成“务实上进、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

2016年度,咸丰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全州第一。今年一季度,项目落实156个,同比增长9.1%;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分别同比增长3.8%、14.4%和1.9%。

项目

绿色经济商机无限

曲江河畔的黔张常铁路咸丰火车站工程建设现场,挖机、铲车轮番作业,运输车来来往往……施工队正在平整场地。中铁十七局工程部部长曹献良介绍,为确保工程如期推进,负责咸丰段的1200余名施工人员、1609台套施工设备多点分段同时施工,加快建设。

武陵山脉,群峰叠翠,一条蛟龙将在崇山峻岭中腾跃,这是咸丰38万土苗儿女的百年铁路梦想。

沉睡的大山被唤醒,资源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在“楚蜀屏翰”之地汇聚,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现实,发展的紧迫感催促着咸丰人必须蓄势待发。咸丰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精心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深刻改变咸丰未来发展格局的大项目,不断刷新咸丰的发展奇迹。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总投资约10.8亿元的咸丰大道工程将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新的发展动力,是县城至黔张常铁路咸丰火车站的快速通道。作为咸丰县首个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县城骨架向西扩展,县城规划区面积将增加13平方公里。

这是咸丰发展历史上,自己谋划开工建设投资最大的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将成为咸丰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预示着在未来一个时期它将成为建设支点,撬动旅游港、物流园、商业贸易区、医养中心、教育新区等100亿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咸丰新城。

咸丰把发展的大战略细化、实化、具体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切实建好项目储备库和项目建设库,最大限度撬动投资,打造县域绿色经济体,破解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等发展中资金瓶颈问题。据了解,该县谋划“十三五”规划项目库项目1057个,估算总投资3027亿元,涉及综合管廊、供水管网、污水处理、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等24个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开启了咸丰加快发展的新篇章,呈现出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不要黑色的GDP、不要带血的GDP、不要不廉洁的GDP!”咸丰县委书记郑东来斩钉截铁地为县域经济发展划出“三条红线”。

从县负责人亲自上阵招商的“以上率下”,到多部门协调联动配合的“全员集结”,将服务环境的大提效作为项目招商的加速度。建立县负责人领办重点项目工作制度,推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负责人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套班子专抓、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管理办法,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工作,确保了项目成功落地、顺利实施。

法治思维融入城市建设与管理,咸丰还在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设立法制监察办公室,探索推广了一批项目建设的“咸丰模式”“咸丰经验”,政府公信力与市民满意度同步提升。

今年以来,咸丰县重点建设项目续建复工34个,新建开工7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4.8亿元,该县新签约项目3个,投资总额14.96亿元……生态观光、绿色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生物质能源等绿色工业产业集群落户咸丰,成为加快发展新的增长点。

旅游

绿色福利百姓共享

一入咸丰满眼绿,山环水绕宜人居。

纵观全国,有一个森林覆盖率在88%以上的公园,坐落在城市中央的并不多见。天蓝山青、鸟语花香,市民迈出家门就能享受绿色福利。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咸丰将全县作为一个大公园、大景区来谋划布局,把全域旅游、绿色崛起贯穿到各个环节,房前屋后的“庭院林”、道路两旁的“通道林”、沟渠库岸的“护岸林”、田边地角的“防护林”、公共绿地的“风景林”,“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这张名片让咸丰更富“森”意。

依托优良的生态资源和世界文化品牌,咸丰县围绕“世遗唐崖·森林咸丰”的形象定位,全力实施“全域旅游·5A咸丰”战略,以建设“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编制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咸丰不断吸引着全球目光,仅今年接待游客就达到98.5万人次。

咸丰县黄金洞乡大沙坝村,连片种植的千亩有机茶园与苍松翠竹、特色民居一起,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加强保护特色村落、山水、田园、民居、文物、民俗、农耕文化等自然文化资源,以“六村同创”为抓手,使生态文化旅游始终体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业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业围绕旅游作配套,旅游业成为咸丰经济一个重要增长极,咸丰的优质农产品迅速整合在‘唐崖’这一公共品牌下,为咸丰发展插上了品牌的翅膀。”咸丰县县长杨皓表示。

如今,以生态为招牌,以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为核心,以土司文化、民俗风情、山水风光、运动康体、旅游休闲为主题,以“世遗唐崖·森林咸丰”为形象定位,一大批产业项目纷纷在咸丰扎根。

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富硒

绿色产业生机勃勃

放眼荆南大地,一片片茶园让人心旷神怡。

在咸丰,茶叶已不是单纯饮品,更多地扮演着生态旅游的主角,甚至成了一种文化。无论是湖北省十佳民族特色村寨麻柳溪村,还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小村乡,茶叶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它根植大地,用嫩芽撑起脱贫希望,用绿色装点家园,成为“森林咸丰”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该县干茶产量8530吨,实现产值10.07亿元,带动茶农增收5亿元。

绿色始终是咸丰发展的底色,是超越中坚守的生态底线。咸丰把绿色、生态作为最靓的“名片”,瞄准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细化实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咸丰方案”。

忠堡镇马倌屯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计划投资2500万元,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辐射周边8个村民小组,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参与种植、基地打工等方式脱贫致富。坚持“挪穷窝”与“换产业”并举,咸丰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打响“唐崖”公共品牌,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纷纷走乡入户,带动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全县186家龙头企业、60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带动发展茶叶、花生、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产业93万亩。

丁寨川洞田园、花海茶园泗坝、排风园林走廊等一批乡村旅游扶贫亮点凸显。“一村一个致富产业”正推动着咸丰44个贫困村60473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

咸丰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也由2011年的 31.2∶26.7∶42.1调整为 20.6∶30.5∶48.9,实现了由“三一二”向“三二一”优化转型。工业发展实现由“分散粗放式”向“集群环保式”重要转变,以石材建材、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酒类饮料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异军突起。今年来,该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辐射带动贫困户2万余户。

“富硒”绿色产业,已成为推动绿色崛起新引擎。

策划:宋庆平

统筹:宋海燕 贺柯玮

文/图:咸丰县新闻中心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