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实干兴湖北 辉煌这五年]“四化同步”先行示范 “美好五城”步履铿锵
发布时间:2017-06-22 08:54:45来源:湖北日报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讯 图为西湖美景

 

天赋青山碧水,门开盛世华章。

在全省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多极发展大格局中,天门高扬“四化同步”旗帜,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引领、生态优先、环境升级、民生为本”的思路,全面建设工业引领的现代产业之城、开放活力的创新智慧之城、生态宜居的水乡园林之城、茶韵书香的文化品质之城与和谐共享的平安幸福之城,奋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翻开历史新篇章,踏上发展新征程。宏伟的城市目标,壮丽的发展蓝图,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的实干氛围下,天门正以坚实的步伐,步履铿锵迈向美好“五城”!

工业引领的现代产业之城

【理念】

牢固树立“工业优先、项目优先、招商优先、环境优先”的理念,扩总量、优增量、活存量、提质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工业引领、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路径】

以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四大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园区和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推行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招商模式和“净地+飞地+熟地+重资产”项目落地方式,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园区延伸覆盖。

出台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一站式投资代办、“保姆式”便商服务。

加大推进纺织服装、机电汽配、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坚持用工业化、市场化、科技化、绿色化理念发展农业,“调、转、强、促、建”五措并举,把天门建成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突破性发展服务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产业、现代金融等新业态。

【实践】

立足“中国棉都”这一品牌,形成了棉纺织业、服装加工、卫生材料、纺织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着力打造湖北省最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凭借处于湖北汽车工业走廊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以专用汽车、特种汽车改装、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天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电梯制造、节能环保、电力设备等生产为代表,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园。

作为光谷生物城天门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形成了集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生物技术药物、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研产销为一体的产业链。

以锂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相关配套产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区。打造以微型精密电子器材、半导体器件为代表的天门电子信息产业园。以新型不锈钢、橡胶高分子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为天门产业拓宽新的空间。

凭借“富硒+有机”“绿色+特色”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一路领航,农产品加工产业强势发展,跻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可口可乐、华润雪花、中储粮油脂、天线宝宝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齐聚天门。

开放活力的创新智慧之城

【理念】

以创新创业增动能,以智慧城市激活力,以人才支撑强保障,打造思想理念更加开放、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各类要素充分集聚、创新创业源泉充分涌流的创新智慧之城。

【路径】

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深化“互联网+制造”融合,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跨界融合,着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抢占发展制高点。

全面落实和完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简化审批流程、降低经营成本、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突出“基础设施、综合平台、民生应用”三大导向,推进“智慧天门”建设,构建以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社区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体系,让城市管理更聪慧,让百姓生活更便捷。

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本,完善人才、项目、平台、资金、待遇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尽最大努力为各类人才办实事、解难题,花最多心思为各类人才找舞台、建平台。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坚持投资强度、税收额度、就业广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程度、能耗限度“七度”标准,开展专班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努力形成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的生动格局。

【实践】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天门建设。

建成了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华中棉纺织交易中心、陆羽茶交所、中国网库、天门电子商务创业园等为主体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华中棉纺交易中心、陆羽茶交所分别成为全国最大的B2B棉纺织、茶叶交易平台,年交易额均突破100亿元。

生态宜居的水乡园林之城

【理念】

坚持“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人为本、以业为先”的城市发展理念,强化规划的高度、精度、深度,推进紧凑式、组团式、均衡式发展,构建绿水相融、处处皆景的生态宜居水乡园林城市。

【路径】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以“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切实增强系统思维,充分运用省级“多规合一”试点成果,全面优化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

建设南湖农耕文化公园、北湖侨乡风情园、东湖民俗文化体验园、西湖茶文化公园;建设天门河、河山支渠、杨家新沟、龙嘴河、谌桥河、汉北河“六河”景观带,打造城市“金腰带”“绿项链”。

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生态市创建活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强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保持生态环境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推行“河(湖)长制”,加强水政执法,依法保护湖泊,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实践】

5年来累计投资30多亿元,刷黑城区道路,改造背街小巷,将东湖、西湖连通打造成开放式城中公园,建成天门体育中心、博物馆、科技馆等大型公共设施。

启动“四湖六水”生态景观带,串联起城区的盎然绿意,铺陈出一幅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移步换景的美丽画卷。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三名。

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

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荣誉。

茶韵书香的文化品质之城

【理念】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立城、人城共进的理念,推动文化元素与城市建设发展相依相融,提升城市软实力、美誉度、品质感。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路径】

大力实施“文化+”行动计划,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金融相结合。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文化、数字服务、创意设计、微电影等业态。

积极推进文化金融合作。

进一步弘扬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倡导全民阅读,滋养书香文脉,建设“书香天门”。

【实践】

今年,石家河遗址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摘下考古界的“奥斯卡”。

以陆羽故园为核心的“湖北茶文化旅游示范区”,胡家花园、白龙寺、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著名文化景点陆续建成,一张张特色文化名片,让这座古韵悠久的历史名城再展新颜。

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蒸菜之乡等荣誉。

和谐共享的平安幸福之城

【理念】

强化“民生是第一目标”的理念,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加强以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让经济总量、财税增量更多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路径】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严格落实“九有”标准和“五个一批”帮扶措施,实施“X+贫困户”行动,严格实行限期脱贫责任制、考核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确保2018年全市7.8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1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推进“健康天门”建设,倡导健康理念,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培育健康产业,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业。

深入推进“平安天门”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维护社会安宁祥和。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渠道。

全面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实践】

去年,该市77.2%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

已有1573个市场主体与653个村、1.1373万个贫困人口对接实施产业扶贫,127家企业结对帮扶119个重点贫困村。

已完成54个贫困村出列、4.2万人脱贫任务。

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全覆盖”。市一医院和中医院获国家“三甲”医院授牌。

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策划:刘艺新

统筹:沈松峰

文字:熊文婷

图片由天门市委宣传部提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