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兴湖北 辉煌这五年·襄阳市
高举绿色旗走好生态路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保康实践
图为:保康山城一角
图为:九路寨佛祖望瀑
图为:保康秋色
图为:保康举办采茶赏花节
图为:“文化小康就是好”联欢晚会在黄堡镇大坪村举行
图为:千亩无公害有机茶园
湖北日报讯 生态是保康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绿色是保康创新发展最亮的底色。
近年来,保康县始终坚持打绿色旗,走生态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重大突破。2013年至2016年,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三类县(市、区)第五位,稳居全省同类县市第一方阵;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综合考评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2015年至2016年,在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与精准扶贫实绩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A级等次;基层党建工作连续四年受到省委通报表彰、连续五年位居襄阳市考评第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全省生态县、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这一项又一项沉甸甸荣誉和不菲业绩的背后,留下的是保康万众一心铿锵奋进的足音。
理念大提升:既要自然生态的蓝天碧水,更要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矛盾、新机遇、新挑战,在保康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必须高举“绿色发展”的大旗。
究竟走什么样的生态路?保康县委旗帜鲜明地亮剑:不急功近利,不搞政绩工程;以水滴石穿、抓铁有痕般的毅力,踏石有印抓发展、干发展;以“建功必须有我、功成不必在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和境界,真心实意为民谋福祉;既要绿色的自然生态,更要绿色的政治生态,打造名副其实的绿色保康。
正是在这次党代会上,保康县委首次为招商引资工作设置门槛:“一无两有”,即无污染、有税收、有就业。
以生态绿色为统领,保康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战略。
为确保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新一届保康县委接连打出一套完整的“组合拳”。
保康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保康未来五年发展的定位、目标和路径。
紧接着,保康县委书记张世伟在县委党校带头作辅导报告,用党代会精神统一全县上下尤其是“关键少数”的思想。
随后,张世伟又带领县“四大家”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相关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赴河南省兰考县考察学习焦裕禄精神,提振全县党员干部的精神区位。
发展大转型:打响“中国有机谷”品牌,发展战略的脱胎换骨带来发展上的革命
新一届保康县委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时俱进、旗帜鲜明地响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以磷化工业和特色农业为重要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首次将生态旅游业从“翅膀”跃升为“主体”,从“配角”提升为“主角”。
这是一次战略意义上的大转型。
伴随着“高铁”“高速”时代的到来,作为襄阳唯一全山区县的生态旅游业,辅之以战略重点的突变,保康必将迎来全域生态旅游时代的到来。
一方面,依托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优势,在特色农业、有机农业上做文章,核桃、茶叶、蔬菜等产业快速推进,产业融合不断提速,初步探索出一条彰显地方特色的“保康样本”。
一批生态产业异军突起,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态势。襄阳佰蒂成为襄阳市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农业龙头企业;圭萃园、澳立生物、荆山锦等7家企业在“新四板”挂牌。与湖北中澳城投有限公司签订“中国有机谷”建设协议,投资5亿元建设“中国有机谷”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展中心;投资5亿元建设格兰坪最美乡村和歇马现代特色有机农业展示中心……
另一方面,工业和所有其它产业,将生态绿色作为一票否决权。凡是不符合生态绿色要求的产业项目,不论其它条件有多优越,一律“靠边站”。
目前,“中国有机谷”保康项目区建设走在襄阳市前列,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7个,有机产业认证面积6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龙头企业35家,专业合作社667家,家庭农场205家,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商贸流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农村电商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攻坚大突破:既求“准”,更抓“实”,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作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保康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075人,占襄阳市贫困人口的23%;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占襄阳全市任务的65%。
襄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保康。
横到边、纵到底,保康县委采取一系列举措,将精准扶贫的担子压实到每一名干部肩上;将精准扶贫的责任压实到各级党组织的头上。
精准扶贫成为全县上下的头等大事,压倒一切。
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在“准”和“实”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对整县推进精准扶贫实行军事化管理,坚持精准扶贫“看三代”,抓住产业扶贫“命根子”,制定25类产业到户奖补政策,推进特色产业稳定发展。“苏家寨村、漆园村、冯家岭村和清滩村,易地搬迁房开工率太低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去年8月的一天,保康县委主要负责人在“易地扶贫搬迁微信群”中发问。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电视问政节目首次向全县群众现场直播,而这次电视问政聚焦的焦点就是精准扶贫。
实施“交钥匙”工程,啃下易地搬迁“硬骨头”。研究出台全县精准扶贫“1+N”政策支撑体系,统筹推进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下透政策落地“及时雨”。
目前,保康各乡镇各贫困村立足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推进茶叶、核桃、蓝莓、中药材、油用牡丹等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形成镇镇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品牌产业,户户有发展产业。
今年2月7日,在全省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保康县作为全省唯一的精准扶贫典型在大会上介绍经验。省委领导当场点评:“保康经验见真功”。
精神大提振: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小康,更追求精神上的富有
“精神上的贫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既要重视物质扶贫,更要重视精神扶贫。”
2015年以来,保康以创建全国文化小康示范县为目标,科学谋划,不断创新,坚持县、镇、村分类实施、全域推动,全县文化小康建设呈现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
在文化小康建设中,保康既注重夯实硬件基础,也强化软件创新。县直部门重点围绕机关文化建设、职工书屋建设等“十条”标准抓创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重点围绕“七个一”核心抓改造升级;乡镇集镇重点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整顿,建设户外公益广告“三个一”工程,提升集镇“颜值”;村级按照“1+N”模式,按照“七个一”标准打造村级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以“勤、俭、和、孝、善、净、美、诚”为核心理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开展志愿服务、完善村规民约等“九个一”创建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化小康建设全过程,融入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场景。
“群众精神上富有了,村民们的笑声多了,抹牌赌博的没有了,矛盾少了,村民关系更融洽了。”马良镇双坪村党支部书记孟凡泽如是说。
2016年,襄阳市文化小康建设现场会在保康召开,推广学习保康经验。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中央主流媒体,先后对保康文化小康建设工作进行系列报道。今年初,《保康创新开展文化小康》的做法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创新案例,并作为优秀案例上报中宣部。由省委宣传部主办、襄阳市委宣传部承办的“文化小康与襄阳·保康实践”论坛,即将在保康隆重举行。
保康小康的路,越走越宽广。
治理大变革:探索乡村治理模式,在“微”上发力
近几年来,保康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连续五年被襄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优秀平安县”;在去年下半年全省“一感两度两率”测评中,保康县的群众安全感排位全省第二;治安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和参与率全省第三;公正执法满意度全省第六;五项指标均居襄阳市第一。
那么,缘何能收获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这与历届保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探索推行乡村“微治理”模式密不可分。
所谓“微治理”,核心就是搭建“三级联动、五方联治”的基层综合治理“微平台”。县、镇、村三级联动,综治中心牵头,实现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平安联创、重点工作联勤、突发事件联处五方联治,将小矛盾、小隐患、小问题、小案件、小需求等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保康县后坪镇兴隆坡村村民孙振福,2014年在浙江省海宁市遭遇车祸身亡后,家人决定将其眼角膜、肾脏、肝脏捐献出来,救助5个病人,感动了浙鄂两省无数民众。但造成孙某死亡的车祸肇事方,却迟迟不愿意履行赔偿责任。
保康县政府迅速成立事故处理工作专班,综治中心协调指挥,派出所调查事故原因,民政所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司法所提供法律援助,妇联安抚家属。
最终,事故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对方一次性赔偿孙振福家属25万元,并承担医疗费5万元。孙振福家属情绪得到及时安抚,风波顺利化解。“现在全县11个乡镇276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建有率100%。”保康县长冯云波说,这有效保障了绝大多数矛盾纠纷能在基层及时化解。
今年1月,城关镇九皇山村一对姐妹因家产分配不均,均要以命相拼。不到1小时,镇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人员赶到村里,拿出一份刑事案件法院判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各得50%,矛盾化解。
去年以来,该县共排查各类纠纷6012起,成功调解5865起,化解率达98%。
此外,该县还投入1020万元,安装“千里眼”系统500套、前端探头4700个,用防控网紧盯细微角落。依托这张天网,5小时内,店垭派出所民警抓获2名流窜盗窃嫌疑人;6天内,刑警辗转两省四地破获系列诈骗案;城关、黄堡、龙坪派出所联合破获系列盗窃摩托车案件……
实践证明,“微治理”已成为化解纠纷、解决群众需求的有效良方。
作风大变样:
以“实”抓作风,以过硬的作风挺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再好的蓝图不实现,等于镜中花、水中月。抓好作风建设是实现保康未来五年宏伟蓝图的坚实保障。
为此,新一届保康县委、县政府出实招,下重拳,整治干部作风。
4月3日晚,保康县马桥镇林川村会计张某和无职党员陈某、王某3人,在该村三组村民曾某家带彩“卡五星”,被公安民警现场查获,并分别给予行政处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年,保康县将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发扬敢于亮剑、敢于动真、敢于碰硬的精神,动真格、出实招、见实效,全县机关干部纪律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效能显著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县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激情创业的生动局面。
2月8日,保康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经济工作暨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会议中,县委督查室、县纪委对会议纪律进行现场督查,5名干部因打瞌睡、玩手机被通报批评。“保康作风建设动真格了!”此事一经曝光,社会各界纷纷为作风建设年的首张“罚单”点赞,每一名干部不得不自警自省。
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存在学习风气不浓、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推诿扯皮等问题,保康整顿干部不良作风,念好“紧箍咒”,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全面好转。
先后出台《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全县开展对标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对说情打招呼、干预执纪审查情况实行报告备案的暂行办法》等。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督导力度、制订考核方案,一系列激励和惩戒机制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同时,保康县纪委以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督查导向为工作抓手,对13项作风建设监督检查任务进行分解,制定3张正面责任清单,组织10个牵头部门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
此外,为了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作风建设监督机制,该县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平台,在全县公开聘请50名作风建设监督员,由县纪委审核后聘任,颁发作风建设监督卡,参与作风建设明察暗访。“干部作风事关全县发展大局,事关党群干群关系。各级各部门务必以实抓作风,强化保障措施,以作风的大转变保证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谈到作风建设,保康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刘三元如是说。
(作者: 编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