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博理出席全国政协会议。
今年8月获特殊贡献奖
在中国生活了一辈子,沙博理获得的各种奖项名目繁多,他十分珍视这些荣誉。
今年8月,第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沙博理因身体原因并未出席。但在视频里,他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觉得自己能为世界和平出了点力很荣幸,这辈子做了一些翻译工作,很愿意,也很高兴。
2010年,沙博理获得由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沙博理没有到现场领奖。颁奖仪式结束后,外文局有关同志将奖牌送到沙博理的家中,为他颁奖并祝贺。当时也在现场的人民日报记者张贺回忆说,沙老静静地听着贺词,然后说:“不要谈我的什么成绩,我只做了一点事儿,党和国家领导给了我很多鼓励,中外朋友给了我很多帮助,我要感谢他们。”张贺提到,沙老当时头脑很清楚,说着一口普通话。
凌嘉陵还特别提到,即便人到暮年,沙博理还是闲不住,不是看书,就是写点儿东西,“他对世界大事特别关心”。而沙博理的友人则在回忆文章中讲到了他的幽默,还有他对生活的热情。很多时候,沙博理喜欢颇有兴致地向客人展示各种“宝贝”,有时是个罗盘,有时会是一个衣柜。他会打开衣柜门,里面摆满的竟是各种图书,原来,衣柜已被他改造成了书柜,而这显然是一件让他颇为得意的创举。
但是去年底,当人民日报另一位年轻记者张健到沙博理家中采访的时候,发现老人家身体已经不太好了,话也很少了。
人物小传
1915年12月23日,沙博理出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美国陆军服役,成为一名高射炮士兵。退伍后,先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学习中文。
1947年4月,沙博理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上海接触了进步的中外人士,由同情转而投身于中国革命。他曾利用自己律师的身份,掩护革命青年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帮助进步学生编辑主张土地改革的英文杂志;曾将律师事务所作为会址,与解放区代表商议,如何通过国民党的封锁将药品送到解放区。他还把作律师的收入,支持中国同志创办进步刊物《人世间》。
1947年,沙博理与凤子相遇,从此一生没有分离。
196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沙博理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记者 路艳霞)
(作者:肖梦吟)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Copyright © 2001-2019 濠€鏍у閼藉棙顨熺純鎴犵捕缁夋垶濡ч懖鈥插敜閺堝妾洪崗顒€寰� All Rights Reserved
閽€銉ょ瑹閹笛呭弾 閿涳拷 婢х偛鈧偐鏁告穱鈥茬瑹閸斅ゎ啅閸欘垵鐦� 閿涳拷 娴滄帟浠堢純鎴濆毉閻楀牊婧€閺嬶拷 閿涳拷 缂冩垹绮剁憴鍡楁儔閼哄倻娲扮拋绋垮讲鐠囷拷 閿涳拷 楠炴寧鎸遍悽浣冾潒閼哄倻娲扮拋绋垮讲鐠囷拷
闁倸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2010602000206閸欙拷
閻楀牊娼堟稉锟� 閼藉棙顨熺純锟� www.cnhubei.com 閹碘偓閺堬拷 閺堫亞绮¢崥灞惧壈娑撳秴绶辨径宥呭煑閹存牠鏆呴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