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日 新华社记者
入夏,露天烧烤成为许多人的消夏首选。“喝啤酒、吃烤串”,一解疲乏,甚至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随着食品安全、城市环境特别是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尽管一些地方出台措施对露天烧进行整治,但收效甚微。露天烧烤,“烤”验的是城市文明,如何有效治理,才能还城市一个干净的“脸面”?
尴尬:市场需求大而执法力量弱
尽管各地对大排档的管理更为趋严和规范,但当夜幕降临后,一些贩卖烧烤类食品的摊位又一如既往地冒了出来,一阵阵黑烟和浓郁的烧烤味吸引着不少消费者。
“要的就是自然风和烤肉串,不在外面吃那还能叫烧烤吗?”哈尔滨宣庆小区居民刘优说,从小就这样惯了,一时间还真改不过来。
成都市高新区城管环保局执法大队长秦曦表示,对于这些摊贩,一线执法中面临很多困难。“由于工具成本很低,没收了第二天他们还能接着摆摊,天天跟你‘躲猫猫’。处罚金高了他们交不起,处罚低了又不管用。”
针对烧烤摊贩的管理,广州市城管执法局的执法依据是2006年通过的《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该条例对非法流动摊贩的处罚金额仅为50元到200元。这样的处罚力度,显然没有威慑力。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执法科长窦勇告诉记者,对烧烤摊贩的管理涉及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然而在具体的行政执法中,环保部门经常声称,只要城管取缔小摊贩即可,“可以说,针对流动摊贩的管理,环保部门是在做减法,我们就是不断做加法。”
是堵是疏?专家支招
一方面,是市场有需求;另一方面,这样的需求也造成了一定困扰。那么,如何在两者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表示,既然市民有需求,光靠“堵”是禁绝不了的。堵不如疏,将符合条件的摊位下沉、分散到各街道办才更符合市民们的消费习惯。他同时提倡烧烤无烟化,传统碳烤的油烟确实对百姓生活、城市空气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认为,规范才是最好的办法。可以继续实行设置一定的烧烤区规范运行,由城管、环保、工商、卫生等多部门共同管理,加以引导。在给“出口”的同时,还要加大对餐饮安全和环境卫生的监察和处罚力度,疏堵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采写记者强勇、冯国栋、周强、李倩薇)
(作者: 编辑:田思凤)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