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高校转学“暗箱操作”由来已久——从湖南大学17名转校研究生事件说起
发布时间:2015-02-03 10:12:49来源:今晚报进入电子报

  —从湖南大学17名转校研究生事件说起

  近日,全国重点院校湖南大学被曝一次性接受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该校就读一事,将“高校转学”这一讳莫如深的话题推至聚光灯下。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高校转学“暗箱操作”的腐败由来已久,违规办理的事件并不少见。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流程,信息往往仅封锁在个别经手人和当事人的环节。大多数人认为,一名高校学生转学,需要经过医生、学校和教育部门等多重审核。那么,在实际过程中转学的门槛到底有多高呢?

  医生环节:病历造假最容易

  教育部第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于大学生转学有明确规定:一是转学对象必须是因患病或特殊困难,无法在所在校完成学业的;二是必须在同批次的学校之间或高的向低的批次转;三是必须经过转出校、转入校与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然而,有业内人士透露,转学的理由根本不重要,只要申请转学的学校同意接收,学生可以从二本转到一本,也可以从三本转到一本。现在还有专门给人办理转学的中介人,一般都是教育局的职员,用自己的人情跟权力换点钱花,找他们就像去做个业务一样。

  事实上,学生转学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除专业外,还有想回家乡的,想去一线城市的,想跟男女朋友在一块的,或单纯对就读学校不满意等。记者登录百度贴吧,发现一些转学成功的学生在网上分享经验,数万人跟帖,咨询“取经”。其中最常问及的问题便是,什么原因转学可以被通过?回答是:捏造病历。这些“病”包括皮肤病、抑郁症、色弱、色盲、血晕等,甚至还有水土严重不服。而病历造假被认为是违规转学中最容易操作的一环。

  学校环节:“内部执行”潜规则

  本该向社会公布的每年转学生人数,实际上却基本无人知晓,都是“内部执行”。记者在广东、上海、湖北等地采访,教育部门均没有给出相关数据。一些高校相关负责人都说,每年转学的人数是很少的,都是个案。然而,有知情人透露,转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确实不高,但绝对数并不少。

  不仅这些数字不对外公布,连转学学生的信息也相当保密,参与操作的领导老师都一再交代当事学生“不可对外说”。有业内人士说,这类事情在湖南等地早就暗流涌动,如果不是这次湖南大学这么大规模的操作,而是零星分批实施,或许仍不会被外界发现。

  一些专家分析,高校低批次向高批次“逆势而行”的违规转学之所以能行得通,首先需要转入校与转出校之间达成“互相给面子”的默契。据透露,有一种业内“潜规则”,就是转入校和转出校“通气”后先把学生转过来,后续程序再慢慢走,类似于中学的“借读”或“挂读”。走得通则毕业后拿转入校文凭,走不通再退回去。

  教育部门:制度设计有漏洞

  按规定,大学转学涉及学籍管理,有学籍变更的情况不仅要经过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学籍信息还要在教育部网站进行更改。但作为大学转学的最后一道把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准备案,却往往轻易失守。

  专家认为,转学在制度设计上仍然存在漏洞。所谓的转学理由—患病和有特殊困难太过模糊,给了很多人为运作的空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民钢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出台操作细则。

  “学生转学不能成为特权者的专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现在的问题是有转学需要的学生无法转学,而有权有势者则可以违规利用转学这一政策通道暗箱操作。目前转学操作的问题,主要是行政主导,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应该明确转学的程序、标准,并有考核和信息公开。从长远看,我国要对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深层次改革,切实建立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新华社记者 郑天虹 仇逸 廖君

  (据新华社广州1月27日电)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