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迹将在新常态下延续
赵晋平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3.6万亿元,同比增长7.4%。按照现价美元汇率计算,中国GDP首次跨上10万亿美元的台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再次展现出持续平稳增长的强大韧性,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从国际对比看,中国经济奇迹名不虚传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到2013年的34年,按照不变价计算的全球GDP累计增长2.3倍;同期中国GDP增长21.4倍,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1.7%提高到12.3%,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在这一时期,美国和德国GDP占世界的比重都下降3.4个百分点,日本下降3.3个百分点,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下降1.4—2.6个百分点;印度、巴西、俄罗斯等主要新兴经济体虽然有所上升,但升幅均小于1个百分点。
从中国人均GDP来看,目前仍然属于世界较低水平,但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迅速缩小。根据世界银行统计计算,198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93美元,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7%;2013年中国人均GDP增加到6810美元,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4.9%,与美国的差距也由34年前的65.3倍缩小到7.8倍。经济增长在增强中国综合实力的同时,也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在中国迈向经济大国的进程中,制造业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为117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制造业的2.6%;201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3万亿美元,在全球的比重上升到20.7%,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目前,中国有220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全球的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的比重持续上升。1980—2013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9%,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9%。尤其是在2010—2013年即国际金融危机后的4年中,中国的贡献率进一步上升到26.2%。这一时期全球经济2.44%的年均增幅中,0.64个百分点来自中国,高于美国的0.56个百分点;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加在一起只占0.27个百分点。从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三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步回落,但由于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等因素的影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在上升。按现价美元和世行统计口径计算,2013年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对应的增量是924亿美元,分别相当于2010年、2000年和1990年的1.3倍、3.4倍和8.9倍。换句话说,2014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4%对应的GDP增量,大致相当于2010年基数增长9.4%、2000年基数增长25.3%的增量。
除了自身增长对全球增长的贡献,中国进口持续增长为其他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直接动力。34年来,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口累计增长90多倍,年均增速在15%左右,快于全球平均增长率1倍以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几年中,中国进口增长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高于美国,为世界各国出口增长提供了巨大市场。中国服务进口从1982年的19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3291亿美元,增加约170倍,成为拉动其他国家服务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快速增长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动东道国经济和就业增长,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之一。
新常态下中国将长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从中长期来看,较低的增速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预计未来1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金融危机之前20年的平均值,大致保持在年均2.7%左右的水平。
未来一个时期,虽然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自然回落,经济将呈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但从基本面看,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一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成效逐步显现,服务业和绿色环保、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研发投入水平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创新成果转化明显加快;三是城镇化进程提速,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需求持续扩大;四是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高水平、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将进一步释放新的红利;五是“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拓展新的增长空间,有利于培育中国跨国企业。
中国经济占全球的比重将不断提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也将持续增强。按照今后10—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计算,假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变,到20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达到15%,到2030年将达到20%左右。如果考虑到汇率升值和相对物价上涨,这一比重可能更高。相应地,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大致保持在30%左右。另外,假定中国未来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12‰,按照6%年均经济增速测算,中国的人均GDP到2020年可超过1万美元,2033年超过2万美元(均按2013年现价美元计算),并在2025年前后超过全球人均GDP平均值。中国经济发展将跨上新台阶。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抓住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
穆荣平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科技快速进步的过程,而且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已经具备抓住新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历史机遇的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活动规模名列世界前茅。从研发经费看,201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3312亿元,名列世界第二;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2.09%,超过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从研发队伍看,2014年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预计达到380万人年,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显著进步。2014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被引次数上升至第四位;发明专利申请量92.8万件,同比增长12.5%,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26169件,其中24007件来自国内。2013年,世界28%的专利申请集中在“计算机”“电气机械、仪器和能源”“测量”“数字通信和医疗”等5个增长最快的技术领域,其中中国占28%,已经与发达国家比肩。
科技活动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近年来,中国科学家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美、俄、捷等国科学家合作测得第三种中微子质量平方差,标志我国基础研究开始涌现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成功突破7000米,标志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运算速度连续四次居世界榜首,北斗导航广泛服务于国土、测绘、交通、救灾等领域,高分二号卫星推动民用遥感达到亚米级高分辨率,快舟二号卫星成功升空标志我国战略高技术研发和军民融合取得重要突破。杂交水稻百亩均产突破1000公斤,引领世界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4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比例继续保持在76%以上,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达77%;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的占76.3%,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40%,首次超过高校位居第一;企业发明专利超过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55%。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高铁、核电等重大技术装备走向世界,华为、中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创新型企业兴起,标志着企业创新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新型城镇化开启巨大发展空间
李程骅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大潮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改革取得突破,新型城镇化将开启前所未有的消费空间、投资空间和创新空间。
开启巨大消费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镇人口总量和消费规模均将大幅提高,特别是重点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会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改革方向看,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产业体系,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敢于消费、追求高质量消费成为新趋势。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居民住房等的结构性升级将进一步拓展城镇住房需求空间,由此会引发流通渠道、商业业态以及消费行为变化,带来相关消费产品和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开启巨大投资空间。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载体,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特别是新“四化”同步,将开辟新型城镇化巨大的高质量投资增长空间。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大提速,交通设施、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等多个行业的建设投入极为可观。另一方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四化”融合,需要大量投资。我国自2001年以来,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未来10—20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4亿左右,按农民工市民化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将直接带动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开启巨大创新空间。新型城镇化带来人口集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变革、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生产性服务需求扩大,从而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将极大增强创新能力、拓展创新空间、释放创新活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构建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所形成的包容性发展机制,有利于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对接全球创新体系,从而有力推动科技创新。由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重构,可以使企业实现“按需生产”,走出以往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的怪圈,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
(作者为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新经济增长点在孕育兴起
王忠宏 来有为
近年来,在传统经济增长点发展趋缓的同时,一批新经济增长点正在孕育兴起,显现广阔发展前景,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消费结构升级孕育新经济增长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正从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工艺、性能变得“挑剔”,品牌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人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消费和高质量服务,个性化需求、体验性需求上升。随着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文化、娱乐、旅游、教育、培训、养老、家政、休闲、快递、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产业将产生大量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推动制造方式、物流方式、服务方式变革。
技术进步及其应用孕育新经济增长点。全球技术创新渐趋活跃,出现了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交叉融合、深度渗透、群体兴起的技术创新局面,许多领域处在商业化突破的临界点,互联网、生物与健康、高端制造和清洁能源技术成为全球范围内新业态出现最密集的四大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健康服务、下一代基因组学、能源存储、3D打印、新材料、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等领域有望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竞争优势转换孕育新经济增长点。随着低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削弱,我国经济竞争优势必须向更多依靠知识资本转换。知识资本可分为三类:一是可计算信息,包括软件和数据库;二是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等;三是经济能力,包括品牌资产、高素质人力资本等。实现竞争优势转换,我国制造业将向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人力资本投入会明显增加,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上升,机器替代人工进程加快,品牌、专利、研发、设计、科技、信息网络、软件、数据库等知识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这些方面都蕴含着新经济增长点。
产业链升级孕育新经济增长点。为实现产业发展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目标,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力度,部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同时,我国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发电以及一些重化工产业逐步“走出去”,一些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
绿色转型孕育新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发展模式向创新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发展模式转变,能源利用将向高效、绿色、安全的方向转型,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会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将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加速扩散和应用,将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带来绿色增长新机遇。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月30日,本报围绕“中国经济为什么行”刊发一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有读者询问,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比过去降低了,中国经济未来还行吗?今天刊发的这组文章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是在新常态下孕育转方式调结构的新突破,中国经济奇迹的基因依然强大。
——编 者
(作者:总编室实习2)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