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故居去年9月24日闭馆翻修,更换了地板、在卧室加了暖气,并重新刷了油漆。
热闹的南锣鼓巷里人潮熙攘,从南穿行至巷子北口,向右一拐就到了后圆恩寺胡同,感受的则是难得的安详与静谧。几扇紧闭的朱门和零星持单反的游人暗示着胡同的不同寻常——很多近代中国风云人物曾在胡同居住。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位于后圆恩寺13号,在温馨的四合院中,老人用人生最后的6年多时光写出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探 访
故居朱门紧闭正在翻修
解放后至1965年,茅盾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搬来四合院之前,由于夫人孔德沚去世,茅盾伤心加之身体日渐衰弱,曾经从原文化部宿舍楼的楼梯上跌落,此时,大家都认为他不适合再住楼房。”1974年12月,茅盾迁入后圆恩寺胡同的两进标准四合院,直到1981年2月入院治疗,他在这里度过了6年的晚年生活。1985年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2013年,茅盾故居起居室受潮,盛放衣物的樟木箱子和写字台抽屉也因锁生锈无法打开。上周,北京晨报记者来到茅盾故居,这里朱门紧闭,正在进行翻修。茅盾故居主任郭丽娜正忙里忙外,为故居4月1日重新开馆做准备。她告诉记者,故居去年9月24日闭馆,更换地板、在卧室加了暖气,并重新粉刷了油漆。
走进四合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影壁上邓颖超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金字。院内的树木已抽出绿芽,午后疏影斑驳。碧绿的葡萄架下,木制小秋千悠悠荡荡,那是家人为茅盾小孙女安装的。老人健在的时候,曾时常陪孙女在这里玩耍。
“茅盾先生人生中最后的6年在这里度过,尽管时间不长。但他的精神还是愉快的。”郭丽娜说,他的儿子、儿媳、孙子和孙女都住在这里。家里有小院子可以种植一些花草,平常、接地气。
在四合院中完成回忆录
四合院的前院辟为展厅,介绍茅盾的生平和著作,正房前有一尊汉白玉的茅盾半身像。郭丽娜说,1974年茅盾一家搬到这里。
“那时茅盾总在会客厅沙发上看书,前厅有花,环境好,老同事一进门,隔老远就打招呼,他也能最早听到。在与老朋友的信息交流中,他心情也很愉悦。” 文坛新秀把书寄给他,他也有求必应,帮助年轻人修改书稿。
后院是茅盾的书房兼卧室,屋内陈设保持着茅盾离开后的原貌——几件旧家具,一张单人床。“这些物品和家具大多是公家配置的,走到哪家基本都有这几件,先生生活非常节俭,自己的东西很少。这些被子、床单、衣服很多是补丁套补丁。”
茅盾卧室的床头案几上放着书籍、资料和收音机,还有一排大大小小的药罐。在这里,茅盾先生完成了他最后的作品——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郭丽娜感慨道,自打写回忆录起,茅盾的生活就变得非常紧凑。“他非常细心,又追求完美。每一件事过去这么长时间,要查很多资料,他从大量旧报纸和文献中查询具体时间。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极其不好,有严重的肺气肿,一只眼睛接近失明,写回忆录非常辛苦,但也一门心思要把回忆录写出来。”
至1981年去世时,茅盾自己完成的手稿有40万字,回忆录记叙了1934年之前的过往。1934年之后的部分,由茅盾的儿子、儿媳根据他的录音机口录整理完成。
讲 述
很多新加坡学生来参观
郭丽娜说,近两年来,茅盾故居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来的大多是散客,一些是逛到南锣鼓巷顺道来看看,一些是特意寻访了茅盾故居,还有的想来看完整的四合院。”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很多新加坡学文学的学生,自发到茅盾故居参观。“带队老师说,在新加坡对中学生推荐的200本必读书中,有茅盾的四本书。”
近几年,北京8家名人故居、纪念馆联合举办“清明时节走进故居”活动。郭丽娜说,希望市民在清明节缅怀亲人的时候,也能走进名人故居,“因为今天安定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与他们当年的付出是分不开的。他们也视同是我们的亲人。”
给游客指路感觉挺荣幸
除了名人居所外,440米长的后圆恩寺胡同里还有普通居民的家。“这条胡同以往住的都是名人,7号院曾是蒋介石行辕,我年轻那会儿上班都经过这条胡同,但好些大门都是关着的,我们也没往里张望过。”
上世纪60年代,还在上小学的程丽莎搬进了后圆恩寺胡同东口的外交部宿舍,离着西口如今的茅盾故居不到200米,如今像她这样的老住户几乎都已搬离了胡同。“那时候就知道住在这里的首长和国家干部多,乌兰夫、谭震林、杨尚昆,还有陈永贵都在这胡同住过,原来的南斯拉夫大使馆也在这里,居民院没有几个。”如今,57岁的程阿姨戴着红袖标在菊儿胡同口站岗发挥余热。
程阿姨坦言,当年20多岁的她对于茅盾的印象并不深刻,只知道是大文学家。倒是如今有好多游人到访胡同时,询问茅盾故居在哪儿。“我给指路,感觉还挺荣幸的。”
“这位邻居离我们不遥远”
79岁的居民吴振亭老人回忆说,茅盾先生在胡同居住时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他很少出四合院。对于这条名人聚集的胡同,她和其他居民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静、踏实。“安全感特别强,当年有警卫、现在也有监控探头,能和这些名人住过一条胡同,还是挺高兴的。”
一位80后居民说,他上学那会儿读过课文《白杨礼赞》,“当时觉得有点激动和自豪,写这篇文章的作家曾经和我住在同一条胡同。”后来上大学时,图书馆有很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自己也看过几本。“老人将25万元稿费捐出设立文学奖,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很让人钦佩。每当看到茅盾文学奖作品,我都会觉得,这位‘邻居’从来离我们都不遥远。”
本版撰文并摄影
晨报记者 张璐
(作者:高梦格)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