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领导干部务必做群众的贴心人
发布时间:2015-07-16 18:31:30来源:宣讲家网站进入电子报

  2014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市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调度指挥大厅向工作人员了解轨道交通运行情况。

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一家包子铺。

  核心提示:“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义在“做”。怎样去做?习近平同志鲜明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使然,领导干部办事情、做工作,应当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群众的需求多种多样,生活的苦乐各有不同,怎样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喜在哪、忧在哪,如何获知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评价?如何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给出了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这就是“做群众的贴心人”。

  “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义在“做”。怎样去做?习近平同志鲜明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这里,体现了“以民为本,利民为重”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体现了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崭新爱民、亲民观。它以“做群众的贴心人”为主题,以“为民—爱民—利民—亲民”为贯穿主线,对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抱着什么样的理念和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指明了努力方向。

  真诚的为民之心、深厚的爱民之情,是“做群众的贴心人”的根本。《管子·形势篇》说:“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意思是,为政者对待百姓,只要纯厚治理,多办实事,虽不说自己亲民,而百姓却会亲近他。2000多年前即有此“亲民”思想,确实很不容易,但历史上能够真正做到亲民的官员并不很多。只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具有真正的亲民作风。“做群众的贴心人”,首先源动力于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为民之心、真切爱民之情,喜怒哀乐都以人民的利益为主轴。当年,毛泽东同志看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消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而看到卫士从家乡带来的乡亲们吃的黑窝窝头,双手发抖,含泪吞咽。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时,周恩来同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而他到邢台地震灾区视察时,一下飞机就悲痛万分,几乎哭出声来。他们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视为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正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休戚与共。领导干部“做群众的贴心人”,前提是深入群众,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多接触、多走动、多交往,联系群众,亲近群众。干群界限分明,老死不相往来,只会造成隔阂,难免产生误解,更遑论什么亲民、爱民、为民。“做群众的贴心人”,需要真心实意地去做。尤其是要到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把党的关怀带给群众,倾注深情帮助群众。事实表明,领导干部只有深怀真切的为民之心、浓厚的爱民之情,才能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在“下去”之后看清楚群众的困难,听进去群众的呼声,体会到群众的心情;才能像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如果没有真诚的为民之心,就很难想到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即使偶尔为群众办了些实事,也难以做到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爱民之实,是“做群众的贴心人”的关键。做群众的贴心人,路径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听真音、知实情,了解群众之所急,知道群众之所需,掌握群众的真切意愿;而其直接指向是集中群众智慧,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利益。一方面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群众有所呼领导有所应,群众有所需领导有所给。这里,没有一种深切的爱民之情做不到,没有一种顺民的急切给不了。只有爱民之所爱、急民之所急,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挂在心头、努力做好。另一方面,要尊重群众的意愿,适应人民的呼声认真办,以“马上就办”的作风抓紧办。这种“办”是真心实意,不是虚情假意,更不是流于形式和“作秀”。这种急切不是急躁,而是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群众有困难及时解决,群众有意见虚心倾听,群众有疑问耐心解答。也就是说,这种急切,面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不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而是雷厉风行、竭尽全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力去办实办好。忧民之忧是急民所急的前提,没有忧民之忧就没有急民所急;急民所急是忧民之忧的体现,没有急民所急,忧民之忧就会沦为口号或表态。常怀忧虑与急切之心,才能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真正做到与群众共呼吸、共命运。一般说来,群众反映的事都是急事:西瓜卖不出去,眼看就要烂在园子里;创业失败,老人要赡养,孩子要上学,急等钱用;周围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环境污染……能不急?只有迅速行动、抓紧解决,方能解群众的燃眉之急;抓而不紧、拖而不办,只会把事情搞糟,损了群众的利,寒了群众的心。一位拥有几十项学术成果的老教授讲述过一个亲历:几年前,所在地出台了一项让年满55岁的高职人员提前退休的“土政策”,惹起了高职人才怨声载道,他知道此情后,因公差在外,专门向上级领导写了一封长信反映大家的呼声和建议。信件送达后,满以为那位领导会批示有关部门作出回应。结果,他失望了——不仅实名信泥牛入海,就连原本符合有关“杠杠”可以不退休的他也未能幸免。老教授退休后一度难以释怀,他不理解那位满嘴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官为何会拿群众的意见不当一回事,更不理解经常喊“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那一届党委班子为何浪费党的人才资源竟毫不心痛。并不否认,现实中有些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党委领导“从实际出发”作决策。但任何“从实际出发”的“土政策”,都必须尊重广大群众意愿、顺应广大群众意愿,把该办的办好,让群众满意;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漠视群众疾苦,充耳不闻,对群众意见不理睬、不作为,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变成“历史遗留问题”,既危害群众利益,更损害党的形象,其对群众信任度的腐蚀和破坏,与贪贿腐败具有着同等的负能量。今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察看智能温控大棚、党员群众之家,进土特产服务中心,访“红色之家”,考察制陶工坊,深入了解一个乡村的发展变化。领导干部应如何亲民爱民、如何做到“心中有民”?总书记用行动作了示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与总书记对群众的满腔热忱相比,那些呆在“深楼高院”、对群众的疾苦冷漠视之的领导干部,相差的何止是思想境界?那些不把群众放在心上的领导干部,从本质上说已经丧失了“坐在位子上”的资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总书记“要做群众的贴心人”的明确要求,是对那些“不为”、“乱为”的干部,无视群众呼声、亵渎人民信任的干部敲响的警钟。

  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利民之绩,是“做群众的贴心人”的最终归宿。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全力为群众谋利益、造福祉,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是真正“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贴心人”。这说到底是一个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一个执政党来说,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相反再大也是小事。只有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才能在人民的眼里真正视为代表者,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正因为深谙这一真谛,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把“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问题、卫生问题、婚姻问题”等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我们党“应注意的问题”明确提了出来。进入新时期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办任何事情的根本标准。今天,习近平同志把“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做群众的贴心人”的根本原则、根本标准和归宿,都是对共产党人为官治世之道的坚守,也是对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精辟诠释。事实表明,为民造福,不是听言辞,而是看行动。关键是要抓住“解忧”和“谋利”这两个主要环节,真抓实干,使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样才能真正让老百姓这个“天下”先“乐”起来,让我们党执掌的人民江山切实巩固起来。为群众办一两件好事并不难,难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一以贯之地适合群众要求解民忧、排民难、谋民利,没有一种对群众一往情深的深厚感情是做不到的。同时,解民忧、排民难、谋民利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并且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因此这种“适合”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过去适合群众的要求,不一定表明现在依然适合,更不意味着将来也能适合。这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为人民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利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静下心来,扑下身子,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所需,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我们的“党心”不断贴近“民心”。这样,我们就能不断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高兴的利民政绩,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才能坚如磐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