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16年1月12日,“脱贫攻坚看贵州”采访活动深入六盘水、遵义、安顺、毕节、铜仁、黔东南等贵州脱贫攻坚一线,对基层脱贫工作进行深入采访报道。这是1月12日采访大巴行驶在贵阳至遵义的高速公路上,记者沿途拍摄到的在建高速公路画面。凤凰网 胡坤/摄
2/20近年来,贵州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高速公路路网建设迅速推进。至2015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28公里,全省88个县市区全部贯通高速公路,贵州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贵州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昔日路难行的面貌一去不复返。图为1月14日下午,大巴前往丹寨县的路上,窗外的画面。
3/201月12日,遵义县花茂村,一幅标语呈现在村落的一户农家院外。去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遵义考察来到过花茂村。这里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改名花茂,寓意花繁叶茂。近年该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8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62%。
4/20花茂村这几年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动旅游、农业一体化,开办了几十家乡村旅社、十多个农家乐。这是习近平去年6月曾经到访过的村民王治强所经营的农家乐,由于是1月是贵州的旅游淡季,游客相对较少。据王治强介绍:家里6口人在经营这个农家乐,有我们夫妇俩和两个儿子,还有弟弟、弟媳两口子。扣除人工、各种费用以及弟弟、弟媳的工资后,每月还能剩1万多块。
5/20图为花茂村当地正在忙碌的村民。
6/20图为花茂农村电商运营中心。“乡亲淘”是去年9月上线,其主打服务是发掘当地农特产以及推广地方旅游,同时为老百姓提供农产品代销及商品代购服务,实现“黔货出山,网货下乡”。据“乡亲淘”运营经理陈端介绍:“大部分村民对于电商缺乏认识,还持怀疑态度,村领导与我们一同到农户家中宣传,为村民讲解电商知识。”
7/20图为花茂村当地的一家小超市,这家超市还提供了网上购物服务。“脱贫首先要转变观念,虽然扭转观念是最难的,但我们耐心地和农民聊天,带着他们出去看更好的地方,让他们开眼界,对于很多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的老百姓观念上就是很大的冲击和震撼。比如说我们带开乡村旅馆的、做土陶的农民去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所在地乌镇,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发现、去改变。”遵义县枫香镇副镇长、花茂村第一书记周成军说。
8/20这是位于花茂村的九丰生态农业产业园。总经理苏培军说,九丰公司对当地农民、农业的带动,不仅体现在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水平,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结构。
9/201月13日,记者一行来到贵州江口县寨沙侗寨的梵净山景区,图为当晚的篝火晚会,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近些年,江口县利用寨沙侗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当地76侗家民楼重建,建成100多亩的侗寨新村,通过旅游扶贫的方式带动山区群众致富。此外,江口县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支持,建立了“群众贷款,政府担保,银行放贷,政府贴息”的金融扶贫模式。
10/201月14日早晨,梵净山景区内,四周烟腾雾绕,如临仙境,美不胜收。以前因为贫苦当地女子多数外嫁,当地流传着“青山绿水好地方,只见大哥不见嫂”的说法。2015年,寨沙侗寨全年接待游客8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2.8万元,全寨76户人家全部实现脱贫。
11/20这是贵州江口县云舍村的神龙河。云舍村是土家族文化、习俗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村落,所以被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12/20云舍村的美不止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更多是政府的支持与当地老百姓的实干所造就的。云舍村通过建立农村电商扶贫示范点,以电商推进农旅一体化,精准扶贫53户,共124人,以种植业、旅游业为主,并为当地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图为云舍村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
13/20云舍村河边的一名村民。当地的河水清澈见底,自然风光得到有效的保护。
14/20去年10月,贵州省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六个精准”扶贫方案,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这次采访中,据央广网报道:一位曾经在广东打工后又返乡的当地农民赵之素,之前在外打工虽然收入比现在高,但是一年到头离家,小孩也没有人照顾,每次听到看到媒体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心里总会挂念在家乡的小孩,现在既可以安心在家陪伴孩子的成长也可以赚钱,“心里踏实的很”。而像她这样的之前在外打工现在返乡的人也不在少数。图为江口县一处在建口盘的标语。
15/20江口县一处在建口盘的标语。
16/201月15日,记者一行来到丹寨县的一处生态移民安置点。这栋高峰楼的居民,全部来自丹寨最远、最高、最贫穷的高峰村。距县城56公里,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效益低下,经济发展慢,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恶劣。高峰村的“硬伤”让搬迁成了唯一出路。自2014年整村整组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来,高峰村共移民279户,达到60%。关于剩下的村民安置措施,丹寨县委书记侯美传表示,政府考虑将其转为林业工人。
17/20图为一户入住高峰楼不久的村民家中的厨房,该村民坦言刚刚住进来不久,还没来得及装修。
18/201月15日,记者一行来到卡拉村,这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文化村,以制作鸟笼闻名远近。目前,鸟笼年产量达到10万只,光“淘宝网”上销售点就有6家,年产值约650万元。现在,卡拉村151户579人年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全部实现脱贫摘冒。图为一户当地制作鸟笼的人家,店铺里的两个孩子正在通过电脑玩游戏。
19/20日落时分,卡拉村村口的美景。
20/20图为1月16日,贵安新区的星湖云社区。据悉,星湖云社区是贵安新区12个拆迁居民永久安置点之一,引进了70余家电商企业,致力于打造智慧化小区。“这个小区是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现在有27栋,1264户,涉及4000余人。”据星湖云社区书记赵田径介绍,现在整个小区已有400余户1500余人入住。针对失地后贫困农民的就业问题,赵田径说,现在针对社区农民进行了分级培训,第一部分是电商高端培训,将80后、90后的年轻人培训成产业工人或者创业人才;第二部分是物业培训,电商产业园或者社区会有限招聘60后、70后等中年人进行安保、保洁等物业工作;第三部分是年满60周岁的,每年补助他们失地保险。
(作者: 编辑:徐娟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