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习总提了13个问题,首先就是这个
发布时间:2016-07-01 20:14:38来源:学习小组进入电子报

【学习小组按】

去年12月11日,习总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长篇讲话。讲话中,对党校工作者,也是理论界提出了13个问题:

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3,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4,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

6,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

7,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8,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

9,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10,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1,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

12,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3,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这13个问题很全面,也很深刻,切中了当今中国发展急切需要解决的思想难题。从今天起,学习小组联合中央网信办网络信息传播局联合约请一些行业内的资深专家,一起撰文回答这13个问题。

今天推荐第一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钟君研究员撰写的《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原文很长,学习小组节选了其中的一个问题,并做了适当删减推荐给大家。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8周年。

多年来,一些人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证明马克思“已过时”,却令马克思的“未过时”不证自明。马克思的理论总是“被过时”,恰恰证明马克思主义“没过时”。

(一)唯物辩证法没有过时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唯物辩证法大有用武之地。

从方法论上来说,“中国奇迹”的产生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运用唯物辩证法,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滞后,不被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等著作都是唯物辩证法的中国成果,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邓小平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改革论等理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江泽民提出了富有辩证智慧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胡锦涛提出了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将改革开放的伟大经验总结为饱含辩证法的“十个结合”,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认识、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关于底线思维的论述、关于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关系的重要论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的论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的论述、关于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新成果,都无不闪耀着辩证法的智慧。

熟练运用唯物辩证法还有助于我们认清“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理论等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美丽外衣”,揭示其真实的政治目的,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例如,运用唯物辩证法能够认识到价值观念和价值事实不是一回事,西方“普世价值”偷换了价值观念和价值事实的概念,混淆了真理性话语与政治性话语,是在以抽象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幌子,推销其具体的资本主义观念和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与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在概念内涵和制度设计上有本质的区别,绝不能混为一谈。

(二)唯物史观没有过时

唯物史观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矛盾运动的系统阐述,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必然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道的必然规律。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预言没有过时。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加速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这在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实现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在金融资本的渗透和支配下,西方民主制度被金钱所“绑架”,使得本来就有局限性的资产阶级民主陷入更深的困境

2008年从美国起源而后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金融资本全面垄断的结果。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经济灾难。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的中国正在创造“中国奇迹”。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赢得了比较优势,使社会主义在占世界人口近20%的中国呈现蓬勃生机,并且解决是了世界70%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伴随着物联网的曙光,共享经济等社会发展新样态的出现使共产主义的现实趋势日益显现。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

面对苏东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有人质疑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过时了。其实,纵观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同样没有过时。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阐述。

第一个时间段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 一大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基础,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

第二个时间段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第三个时间段是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第四个时间段是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就是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苏联模式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内在的问题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得积重难返,终于导致1991年的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低潮。

第五个时间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六个时间段是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9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冰岛人民上街抗议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过时

有人以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

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少西方学者也在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借以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

德国学者埃尔玛·阿尔特法特在《马克思提供批判分析的“跳跃点”》一文中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再度发现了 ”,人们在危机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它“有助于分析当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现实积累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以及劳动和性别关系的变化”“可以增进对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的理解,能消除自我蒙昧,并助力政治实践”。

2008年至今的世界经济危机最初以次贷危机的面目示人,表面上看是一场金融领域的危机,但经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之后会发现,这仍旧是一场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根源在于(房地产)生产的相对过剩。

正是为了消化美国房地产领域的过剩库存,地产商才联合银行家用“零首付”、“低利率”的方式吸引低收入者购房,这才产生了大量次级贷款。为了消化这些次级贷款,华尔街金融家才发明花样百出的金融衍生品,并销往全世界,用来转移风险。一旦经济下行,低收入者势必将大规模地放弃继续供房,而次级贷款金融链条的断裂,首先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次贷危机”,然后就是沿着各种金融衍生品向全球蔓延的世界经济危机。

所以归根结底,这一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仍旧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它仍旧没有跳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野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表面看起来社会经济欣欣向荣,但其实内部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程度。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资本主义之痛已然成为病入骨髓,难以根治。

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就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该书用翔实的数据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现象,而且将继续恶化下去。

作者的分析主要是从分配领域进行的,没有过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问题,但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值得深思。资本主义数百年的发展,既没有解决贫富鸿沟的问题,同样也没有解决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资本主义只能通过爆发一场严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即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平衡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出现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再危机的循环。

文/钟君(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