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2016年质效提升成为内蒙古工业发展主旋律

发布时间:2017-01-10 15:16:45来源:SRC-5722

工业有机硅生产厂区。本报记者 李永桃 摄

□本报记者 李永桃

2016年,通过落实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政策措施,全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优,质效同步提升成为工业发展主旋律。前11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居周边省区第二位;前10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01.3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回顾2016年,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亮点频现。

主要工业品价格回暖,多数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终止51个月连续下降态势,由负转正。11月,我区PPI 同比上涨8.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六位。30种主要工业品中,93.3%的工业品价格回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768.9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较去年同期快5.6个百分点。

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提高,降本增效明显。去年,我区加大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等电力综合改革措施推行力度,全区大工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度降低7.86分,达到0.32元/度,保持全国最低水平,预计全年降低企业成本75亿元左右。从工业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看,电石由33.5%提高到 37.6%,铁合金由16.4%提高到19.7%。落实国家各项减税清费政策,为企业减负160多亿元。前10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4.31元,较年初降低0.62元。停产半停产企业从年初814户降到386户,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7.6%。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初级产品转化率、产业集中度提高,煤炭占比下降。电解铝、电石、甲醇、煤炭、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分别达73%、65%、43%、32%、60%,同比提高2%—5%。工业园区创造的产值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68%以上,销售收入百亿元工业园区增至48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煤炭占比由上年的23.1%下降到21.6%。全区22个新兴产业园区集聚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稀土、晶硅、石墨、生物制药、云计算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煤电用一体化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2016年,我区退出煤炭产能330万吨、钢铁产能291万吨,较好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去产能工作进度、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引导煤炭上下游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涉及重组资产1480亿元,盘活煤矿投资和转化项目投资240亿元,可新增产值200亿元,控制新增产能7000万吨,可就地消化现有煤炭产能9286万吨。构建起“煤-电-加”一体化产业链,煤电、煤化一体化产业比重和煤电铝一体化产业比重提高。企业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前10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达3.64亿元,居全国第三位,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35户。

市场主体持续增长,中小企业活力增强。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八条措施”,积极开展“双优”创建活动,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开展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电子服务券工作,“助保贷”融资服务覆盖全区50%的旗县(市、区),盟市统筹比例达到60%以上,累计发放“助保贷”贷款53亿元。截至去年11月底,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73.52万户,注册资本3.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24.31%。去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增速居周边省区第三位。

同时,2016年全区工业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两化融合”企业2283户,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3%,相关新项目、新投资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1000多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复工建设,276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成竣工,中天合创140万吨煤制烯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伊泰200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批复。

经济界人士提出,质效提升,正在成为我区推动工业更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