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征集活动颁奖典礼之前的讨论会上,青年导演和业内专家、政府官员一起,共同交流微电影市场的现状,寻找未来发展的途径。
据媒体报道,中国微电影的年产量已达7万部左右,涵盖武打、情感、青春、悬疑等各类题材。目前上传至网络的微电影中,不少作品存在画质差、演员表情僵硬、台词不流畅、电影叙事混乱、没有清晰的逻辑线的问题。与此同时,微电影缺乏监管,不少暴力、色情内容也成为微电影的拍摄题材。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业内人士多次提出疑问。
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执行秘书长、戛纳国际微短片节秘书长郭洪波认为,目前微电影行业没有行业标准,门槛太低,造成市场混乱、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标准,会让从业者抱着玩玩的心态去做微电影,难以做出精品。政府也无法有针对性地出台扶持政策,难以给微电影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没有标准更是无法评价好坏,使得好的微电影缺乏往上走的空间。”
其实,多年以来,类似的疑问不断被提出,有关微电影行业管理缺失、营利方式模糊、微电影投资环境不佳的讨论一直进行着,“如何赚钱”也让许多青年导演感到困惑。
“微电影想要争取资金,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非常困难。”在研讨会上,一些青年导演们感慨。
孟奇是河南郑州的一名电影工作者,他一直怀揣导演梦,每年他都带着同样热爱电影的兄弟一起到郑州周边拍摄微电影,“每年一部是我给自己的交代。”当他们把自己辛苦拍摄制作的电影上传至网络后,除了网友的零星评论,再无其他。“拍微电影需要钱,电影不赚钱的话,我们如何拍下一个片子?”
为了能继续拍电影,孟奇想尽各种办法赚钱来补贴自己的梦想。他平时接拍婚礼视频、制作企业的宣传片,“只要给钱,我什么都能拍。”
生于1993年的石涛,也是本次大赛的参赛者,他用仅有的100元自编自导自演,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他请不起演员也买不起昂贵的设备,“但我喜欢拍电影,我想坚持下去。”
永畅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巍坦言,相较电影行业,微电影得到的投资较少,只有零星想涉足电影行业、但又害怕承担风险的投资人会试水,“而且目前投资的收益甚少。”
但是,仍有一些业内人士持乐观态度。
在从事多年编剧工作的李虎看来,微电影是培养IP的绝佳土壤,而要培养优质IP,需要从业者深刻剖析自己内心所要表达的核心和本质,“作品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打动人,要讲好故事。”他坚信“内容为王”,好的内容是有市场的前提。
在李虎眼里,2010年上线的青春怀旧微电影《老男孩》就是一部成功的影片。40多分钟的篇幅,讲述了一对年过中年的中学好友追求歌唱梦想的故事,其片尾曲《老男孩》更是唱出了许多80后怀旧的伤感。影片上线一周点击量超过500万,片尾曲至今仍被人传唱,导演肖央脱颖而出,一夜之间从草根变为明星。
“这就是鲜活的例证,微电影培养出了一个优质IP,而IP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就是成功的微电影。”李虎说,“有志于从事微电影创作的人士,应该认真剖析自己所要表达内容的核心和本质,想好要用什么样的手段去表达。”
这一观点得到了郭洪波的认同,他说,微电影要想创造出赚钱的IP、获得资本的信任,首先要把作品做好,让大家认识到它有社会效益和挣钱的功能。
“搭建平台很重要。”樊巍说,要想推动微电影及其投资环境更好更快地发展,优秀的平台必不可少,“伯乐识千里马,首先要有平台让他们双方了解。” 樊巍提到,目前中国微电影市场的平台很少,基本没有沟通投资人和导演的桥梁,造成投资人想投资但找不到优秀作品、导演有好故事但没有钱拍摄的窘境,“2016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征集活动就很好,它让优秀的作品得到了展示。”
张敏 隋明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2月24日 06 版)
(作者: 编辑:高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