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光在工作中(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冬
“别人买东西是用,我买东西是拆。”张晨光喜欢拆东西,拆老式的带摆闹钟,拆九十年代昂贵的随身听。小时候拆东西,用牙齿咬,还把弹簧蹦到过肚子里。
从拆机器到会还原机器,到最后研发机器,这位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的煤炭工人,凭着对机器的痴迷,不仅成为2016年“中华技能大赛”煤炭行业唯一的获奖者,还走进中南海,成为接受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接见的“工人院士”。
1994年,毕业不久的张晨光来到成庄矿,当时这里远没有如今的繁华,几乎都是小平房。那时,他刚赶上成庄矿从国外引进2750米长、投影全长6000米的主提升皮带运输系统,张晨光非常震撼。有20多个外国专家在煤矿负责安装,他们使用在国内还很稀罕的笔记本电脑,张晨光来了兴致。“我也不知道有种什么样的魔力,反正我特别喜欢这个东西”。
没有接触过这些新设备的张晨光每天跟着外国人学,外国专家待了3个月,他学了3个月。图纸的说明书上都是英文,他“瞎眼了”。没有手机,只能自己查字典,最后说明书学完了,他的单词加注释就写了好几本。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月大约300元的工资,他拿来买随身听,还是拆,不管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买多少拆多少,“就是想看一下每一个之间有什么区别”。刚开始组装不起来。一片片的拆下来,没有电脑,没有视频,只能用脑子记,零件一多就会分不清楚。“多拆几次就长记性了。”
直到修好家里的电视机,张晨光这个父母眼中的“熊孩子”,才开始让家里人刮目相看。
有一年,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时,电视机突然坏了。父亲急坏了,对他说,“你平时看那么多书,学了个啥?”张晨光不慌不忙,只捣鼓了几下,画面又重新出现了,恰好赶上看春晚。没想到看书还能看出个名堂,从此,父亲开始支持张晨光,还主动给他订阅杂志。
东西拆多了,他逐渐学会了组装和维修。
那台在1994年由外国专家安装的机器,三年后出现了故障。换一块电板2000美元,因为还在保质期内,如果自己修坏了,不能保修。领导权衡之下,准备联系外国公司。这意味着,等待的一周时间里,整个矿井都要停产。以每天2万吨产量计算,一天就损失上千万元。
“这停着也不行,你有多大把握?”领导试探性的问张晨光。这个年轻人“没有考虑后果”,“管它两千不两千美元,我有99%的把握”。机器一打开,张晨光傻眼了,国内同样功率的电板,个头是国外的3倍。国产的管子比较粗,放不进去,他自己上手加工配件。
一个星期后,外国专家来到成庄矿,看着修好的机器问张晨光,“你是从哪个公司跳槽过来的”。当得知张晨光就是矿上的工人时,外国专家对这个煤矿工人竖起了大拇指,连说“perfect(非常好-记者注)”。
渐渐的,张晨光意识到不能再单打独斗。2009年,他在一个十几平方米车间办起培训课堂。到2012年,车间扩大到800平方米。
“皮带远程监控系统”就诞生在“晨光”工作室里。这个耗时两年半才完成的系统实现了井下皮带的地面远程控制,减少了井下控制17部皮带所需要的85个岗位(约138名岗位工人),仅人工成本每年节约1380万元。在全集团推广,每年仅节约人工成本上亿元,为进入煤炭寒冬,急需减人提效、降本增效的晋城煤业集团破难前行闯出了一条路。
因为创新突出,张晨光时常获得矿上的奖励。有次单位奖励给他五万块钱,他全部分给了同事,每人领两三百元。他希望以此鼓励年轻人追求梦想,让他们明白“只要你努力就会有回报”。
现在的张晨光依然喜欢拆东西,手机坏了,倒腾几下就能修好。他还拆过苹果手机,张晨光发现上面有一些肉眼很难看到的零部件,感叹科技发展的速度太快。他每天回家只看新闻频道和科教频道,总指着电视上的人物告诉家人,“这些才是牛人,我比他们差远了”。
编辑 李玥
(作者:吴康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