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科考下月起航(图)
行程3400公里 对江豚野生种群数量进行摸底
文/图 全媒体记者许南平
中国江西网讯 11月10日,我国第三次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将起航。作为长江江豚研究领域最权威的调查行动,本次科考将对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状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
长江江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嘴部线条轻微上扬,又被称为“微笑天使”。它是江豚唯一的淡水亚种,目前仅在长江流域发现,是中国的特有物种。目前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505头)、通江的鄱阳湖(450头)和洞庭湖(90头)水域。
●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此次科考将由中科院水生所执行,对长江江豚野生种群数量进行摸底,并考察其栖息地现状。考察将持续约40天,涵盖从宜昌到上海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以及主要的叉江河支流。
11月10日,两艘科考船将从武汉起航,途经武汉-宜昌-武汉-上海-武汉,共约3400公里。干流考察结束以后,科考队还将对江豚的主要栖息地鄱阳湖、洞庭湖湖区进行考察。
据2012年长江淡水豚科考结果表明,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45头,6年间的下降速率为13.7%,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国家农业部启动的江豚保护计划于2015年展开迁地保护项目,今年3月进行了第二次。两次迁地保护项目从鄱阳湖选送了16头性别、年龄及亲缘关系均合适的江豚,分别运送和释放到湖北监利何王庙/湖南华容集成垸保护区和监利天鹅洲保护区,补充这两个迁地保护区自然种群数量,优化其种群遗传结构。
此次科考的技术负责人、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博士介绍,目前,湖北石首天鹅洲故道、湖北何王庙/湖南集成、安徽安庆西江三处迁地保护区已有超过100头江豚。
●首次使用无人机监测
多次综合考察发现,江豚主要面临六大威胁:长江干流及两湖鱼类资源近乎枯竭,江豚没有足够的食物;电打鱼、滚钩等违法渔具造成江豚死亡;大面积挖砂破坏江豚的栖息环境;高密度航运造成江豚被螺旋桨打死打伤;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江豚种群之间的迁移和交流被中断;水域污染。因此,此次科考将首次利用无人机遥感镜头监测江豚栖息地环境,并将加强科考活动的宣传报道。
●有寻找白鱀豚的预案
2006年11月6日到12月13日,一个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七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长江淡水豚类科学考察,没有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白鱀豚的踪影。2007年,英国学术期刊《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发表了七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结果,确认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长江女神”白鱀豚被认定为功能性灭绝。
郝玉江表示,每次的科考方案中还会有寻找白鱀豚的预案,“我们从来没放弃过对白鱀豚的追寻”。
(作者: 编辑: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