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机构备付金将由20%调整到50%
据央行旗下金融时报报道,2018年1月仍执行现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才将集中交存比例调整到50%左右。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该制度自2017年初建立以来实施进展顺利,市场各方对集中交存比例逐步上调已有预期。
今年1月,央行发布《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称,自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央行目标为最终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按照这份文件规定,备付金集中存管以后,将不再产生利息。
之所以要进行备付金集中存管,是因为此前各家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以自身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存放,客户备付金的规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风险隐患。央行方面曾指出,客户备付金分散存放主要有四方面风险:
一是客户备付金存在被支付机构挪用的风险。例如,2014年12月,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发生挪用客户备付金事件,造成资金风险敞口达7.8亿元,涉及持卡人5.14万人。
二是一些支付机构违规占用客户备付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或其他高风险投资。
三是支付机构通过在各商业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办理跨行资金清算,超范围经营,变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组织的跨行清算职能。甚至有支付机构借此便利为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风险跨系统传导的隐患。
四是客户备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机构统筹资金管理,存在流动性风险。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平均每家支付机构开立客户备付金账户13个,最多的开立账户达70个。
(作者: 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