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折射中国大企业四大困局
统计数据显示,与前几年的一路高歌猛进相比,2013中国企业500强正面临四大困局:规模扩张明显放缓,经营效益增速下滑,重化工业成亏损“重灾区”,国际化步伐放缓,中国大企业离“世界一流”目标依然很远。
1. 规模扩张:增速仍可能继续下滑
2013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同比增长了11.41%,但增速大幅回落了12.2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同比增长了15.99%,但增幅下降了4.41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正从连续30年的‘高速挡’转向‘中速挡’,宏观经济下行直接影响了这些大企业的市场空间;从这些大企业来看,普遍缺乏应对经济中速增长的适应能力。”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
李锦认为,未来中国企业500强的扩张速度仍可能继续下滑。
2. 经营效益:“利润鸿沟”正继续扩大
在全部76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不足1%,比上年增加10个;37个行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不足2%,62个行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不足3%。“在劳动、财务等成本持续上升,国内外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平均收入利润率不足2%的行业企业,生存压力非常大!”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缪荣说。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的15家银行的平均收入利润率高达23.6%,5家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总额只有500 强总和的6.2%,但利润却占到500强总额的35.6%,这也是连续两年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利润超过500强中制造业企业利润。商业银行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利润鸿沟”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继续扩大。
“‘保险公司跑着挣钱、证券公司坐着挣钱、银行躺着挣钱’,正是中国金融企业盈利模式的生动写照,金融改革滞后正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李锦说。
3. 重化工业:短时间难以走出“重灾区”
根据中企联发布的数据,按照母公司净利润计算,2012年鞍钢亏损100.48亿元、中冶亏损50.85亿元、中铝亏损49.61亿元、中国远洋亏损23.96亿元、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亏损27.51亿元……
此外,许多房地产、建筑、建材、汽车、家电生产及连锁销售、航运、船舶等行业企业,主要经营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甚至亏损。
李锦认为,效益不佳多是因为产能过剩和刺激政策的退出,“短时间内这些企业难以走出‘重灾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企业占主体的大企业结构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改变。我们必须研究并有效解决这些行业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缪荣说。
4. 国际经营:意义重大、差距巨大
海外营业收入超过30%是一家企业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的标志,但达到这一水准的中国企业目前只有25家,且多以贸易和中间产品为主,缺乏国际化经营的能力。据统计,2013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只有13.98%,不仅远低于2013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61.06%,而且远低于2013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的37.91%。
2013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增速都高于2013美国企业500强,但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明显低于美国企业,这说明两国大企业的规模差距在缩小,但经营质量差距却在拉大。
“如果剔除了银行业,中国实体大企业与美国实体大企业之间的经营质量差距更为显著。”缪荣说,中国的大企业还是太少、太小、太弱,离“世界一流”依然差距巨大。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据新华社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