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3份带着痛感的答卷

发布时间:2013-10-29 05:58:28来源:SRC-13

  在接受GMP国家大考的同时,企业还必须接受市场考验。朱军说:“药品招标一般是低价中标原则,GMP改造导致企业成本大幅上涨,但谁都不敢贸然抬价。通过多种渠道挖潜,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自发行动。”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总监白玉说:“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马应龙改进工艺,将产能提高了一倍,内部消化成本压力。”“产能提升带来显著规模效应。”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监部经理倪萌介绍,由于同一批次可以产出更多药品,大大降低检测费用。目前,该公司年检测费用减少30万元。此外,质量风险、废品率也大大降低,摊薄了成本。

  答卷二:成本的上涨,不能演化为药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将GMP的改造成本转嫁到老百姓身上。企业必须内部挖潜,依靠优化工艺、扩大产能等来降低成本上涨的压力。

  规范:行为纠正之痛

  武汉人福药业公司是我省首批通过GMP认证的药企。22日上午,记者随粉针车间工艺员肖毅体验了一把GMP的“紧箍咒”。“每天带上这个进厂区,是我的工作。”肖毅穿着无菌外衣,指着个“小家伙”对记者说,“它的学名叫‘悬浮粒子计数器’。根据生产安排,我每天会和它一道,通过一系列杀菌流程,进入厂房,对生产环境进行悬浮粒子检测。”“一旦0.5-5微米的悬浮粒子达到3000个,大于5微米的悬浮粒子达到18个,我们会立刻停产,找明原因,整改后重新检测达标才可继续生产。”肖毅说。

  进入厂区前,肖毅得戴上眼罩,换3次无菌衣,仅换衣程序就得30分钟。此外,工作时,他每隔20分钟就得用酒精擦拭双手。

  远大医药的朱军说,为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企业出台了4000多个流程操作文件。“严格的操作一度给我们带来压力。经过半年磨合后,我懂得操作流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习惯,要求的是精益求精。”工作人员郭科威说。

  答卷三:生产过程的精细化、规范化,给企业职工带来更多、更高的要求。但为了用药安全,提升公众信心,这是不可回避的选择。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