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养殖“虫子鸡” 多数供给酒店度假村
高价鸡的养殖条件,是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连日来,记者探访养殖源头,发现在武汉的蔡甸区永安街老湾村,村民王四平养的“虫子鸡”每斤卖到50多元,一只2.5斤的土鸡要128元,是本地养殖户里名符其实的高价鸡。
在王四平的养殖场里,近3万只鸡每天都在几座山头里跑。王四平说,他从2007年开始养殖这种专门吃蛆蝇和青菜的土鸡,当年就定价118元/只,是武汉最贵的土鸡。他说,很多养土鸡的都说是吃虫子、青菜、玉米,但喂蛆蝇的几乎没有,因此他的喂养成本高出许多。
王四平当年花8万元租下几座山头,雇人与他一起赶着鸡跑,以此锻炼肌肉。“就算是散养的鸡,也会因为有人喂食而变得懒惰不愿意动。”王四平说,为了加强鸡的锻炼,他们会时常把鸡转移山头来锻炼,就是今天在这个山头喂,明天又放到别的山头喂,扩大鸡的运动范围,增加鸡的野性。如果有些鸡还喜欢扎堆活动,他就派人拿着杆子去撵,撵得它们到处跑,锻炼肉质。
按照王四平的粗略估算,以蛆蝇为主,青菜、玉米谷子等为辅的食料,一只鸡从40天后开始散养,到6个多月后售卖,要吃掉70元左右,加上流转山头、人工等其他成本,“一只鸡128元并不算贵”。“当初定价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一百多元一只,难道你这个鸡是金鸡?”王四平回忆说,当初面对质疑他不理会,只想抓住一切机会推广自己的土鸡:蔡甸各个度假村、武汉的大酒店……
因为背靠蔡甸九真山风景区和多个度假村,王四平的“高价土鸡”销量并不差。他也坦言,也许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一百多元买只鸡还是贵了,他的鸡主要还是销往酒店里。
专家提醒
武汉农业局专家:
土鸡标准仍无定论
武汉市高级兽医师刘家桂介绍,目前武汉从种苗到养殖都按照纯种土鸡标准来的土鸡非常少,只在山区才会有大片的散养场地来养土鸡,而目前市场上很多土鸡都是圈养来喂食的,更多的还是土鸡和洋鸡杂交的鸡种。
他解释,即使关起来养的,也能叫土鸡,但从食料、种苗和养殖方式上,跟纯种散养的差得就比较远了。
但也有农业专家认为,真正的土鸡必须是放养鸡。武汉市农业部门介绍,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土鸡,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杭州已经发布了一个《肉鸡地方标准》,对“土鸡”、“仿土鸡”和“快速型鸡”进行了严格的区分。根据标准,土鸡是指饲养周期在120天以上,并且是放养的黄羽(含有色羽)、丝毛(毛很细)中国优良地方土鸡;仿土鸡指以中国地方鸡品种为亲本配套杂交而成,饲养期在80-105天,放养、半舍养的黄羽(含有色羽)、丝毛仿土鸡;而快速型鸡则指生长速度较快、饲养35天就可上市,全程用鸡舍养殖的肉鸡,即平时所说的“洋鸡”。“如果真按这个标准,那武汉市目前采用山地散养的规模化土鸡养殖场确实非常少。”武汉市农业局专家介绍,由于纯种散养土鸡在养殖过程中管理更难,存活率更低,养殖风险更大,也增加了成本,许多地方不愿建设散养养殖场;特别是有些新城区,几乎没有散养鸡场,基本采用关门圈养的方式,以此降低成本,同时也便于管理。
记者手记
“高价鸡”背后的安全因素
“如果做不到宣传中的纯散养、五谷杂粮喂养、生态农场环境等,一只鸡卖那么贵,也许就是迎合了某些消费心理。”武汉一家高档超市生鲜负责人认为,虽然不排除有炒作的嫌疑,但市场上有这种中高端的需求,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产品。
市民的需求有多大?一个例子可以佐证。今年4月,武汉市硚口的高档小区东方花园一户业主,在自家楼下开起了“养鸡场”,占地约10多个平方米,数十只母鸡在悠闲地散步,主人家的白菜和剩饭就是它们的饲料。
这位业主养的鸡,并非自己家食用,而是出售给了附近的居民,大家看着这里的鸡不吃饲料,更没有打抗生素、激素,都愿意出高价在这里买。一段时间后,小区的“散养鸡”出了名,卖得比市场上还要贵。
“武汉人每年要消费几千万只鸡,市民愿意买高价鸡的背后,还是出于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带来的不信任,以及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武汉市餐饮协会负责人认为,市民对“高价鸡”的需求,本质上是对“安全鸡”的需求。至于营养价值,区别倒不是那么大。武汉市餐饮协会帮助记者找到了一份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出具的监测结果,该结果显示:高价土鸡与普通鸡,在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的含量上,并无多大差距。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