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成熔兴)因列车时刻“冷热不均”,武咸城铁开通后上座率始终不尽如人意。昨日铁路部门优化线路时刻,记者从武昌站获悉,客流并无明显上升。
昨日,武咸城际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相比之前的时刻表,新运行图仍是每日对开10对动车,但各趟列车的始发、终到时间及停靠站全部进行了调整,包括将早班车合并,增加高峰时段列车频次等。
据了解,武咸城铁开通后,除春运高峰外,日均客流2000余人,上座率不足一半,列车发车时间安排不合理,最受乘客诟病。
如每天开往咸宁的10趟列车中,3趟在7时30分前,3趟在16时之后,均属于客流出行低谷期。13时至16时这一出行“黄金时段”,反而没有列车运营。
武汉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咸城铁虽是专线铁路,但列车在武昌站进站时要与京广线汇合,因武昌站接车能力有限,往往需为干线让道,因此无法占据所有的最佳时刻。
此次调图中,铁路部门首先将8点前的早班车压缩至1班,剩余运力调整至9时23分和15时26分两个时段发车,尽量满足出行高峰客流需求。昨日在武昌站购票的孙先生对此表示欢迎。
但昨从武昌站获悉,调图首日未见客流有明显上升。该负责人分析,旅客出行存在一定惯性,不可能因时刻优化而马上改变。
记者采访发现,高铁、动车的“内部竞争”,也是城铁遇冷的原因之一。目前武汉发往咸宁的城铁有10趟,高铁、动车有30趟。高铁、动车发车多、时刻满,乘客选择更为自由,因此大受欢迎。
武咸城铁该如何吸引客流?业内人士分析,武汉与咸宁间早已开通高铁、动车,速度并非其唯一追求,“城铁共设11个站点,是为了满足一站一城的需求,用一个站辐射、拉动一座卫星城镇的发展。”如武咸沿线的庙山、汤逊湖、贺胜桥等地,眼下正成为武汉工业、旅游开发的新热土,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可能为城际铁路带来更多客流。
(作者: 编辑: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