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车辆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售价的比值),首次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零整比”。数据显示,国内不少车型零配件价格贵得离谱,一款奔驰车型零配件总价竟是整车价12倍多。专家指出,我国汽车市场管理的制度缺陷已导致垄断危害的产生,监管部门不能再视而不见。
汽车“零整比”系数畸高
买得起,修不起,是中国大多车主长期以来的切身感受。
数据表明,国内一些车型的“零整比”系数令人咋舌。
如北京奔驰 C级 W204车型,系数高达1273%,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在中国更换这辆车所有配件的花费,可以购买12辆多新车。除了豪华品牌,在中国保有量巨大的丰田,旗下车型雅力士达到720.28%;其余被调查车型“零整比”系数也超过400%,仅有少数几种低于300%。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君说:“在国外的研究数据中,300%左右的零整比是最常见的。600%、700%这么高的数据显然不合理,尤其是外国车企抬高了零配件定价,目的就是攫取暴利。”
制度缺陷导致垄断形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2005年开始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贾新光认为,在这个框架下,汽车厂商和销售商控制了维修和配件供应,价格畸高现象自然产生了。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郭勇坦言,中国汽车“零整比”系数畸高,反映的一种制度授权的“服务垄断”,这是由汽车生产厂商、销售商一起组成的垄断体系。这种垄断体系排除了社会上一些合理的零部件生产、销售个体。
●新华时评
何时出手反垄断?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售后服务市场涉嫌垄断暴利这一“病灶”,却长期侵蚀千百万消费者的权益。
市场上明显存在的种种侵害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不合理现象,一次次佐证了现有行业管理规定,已经严重不适应市场现实,甚至沦为某些厂商牟取暴利的“挡箭牌”。
尽管市场投诉不断,媒体曝光频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反垄断监管部门也只是表态“要调查”“要研究”,却迟迟没有下文,依然让汽车市场按原有“惯性”继续滑行。
我国售后服务和零配件销售的现行模式,早已在欧洲被明令禁止,不少汽车厂商已为垄断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涉嫌垄断,就要查;认定垄断,就要罚;制度有漏洞,就要改;规定不合理,就要废。期待反垄断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消费者公平,使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 综合新华社报道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