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 开栏的话
习总书记说,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春耕以来,编辑部从各方了解到,我省不少地方土地不再成为香饽饽,昔日红红火火的流转热出现了回潮,一些承包大户纷纷退田退租,或者四处寻找转租对象;更有甚者,抛荒现象又重新抬头。
大潮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近几年,工商资本一再追逐土地,很大程度并非想真正种田,只是想圈地,搞非农化,非粮化。去冬今春,对这些不正常现象,中央一再要求进行纠正,要求耕地必须务农。资本以逐利为天性。种田如果真划算,三农自然会成为资本的洼地。又不能圈地套利,不少资本自然会退出三农领域。
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规则是凡事要计算机会成本大小。最新出来的湖北土地调查,湖北人均耕地只有1.3亩,这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平均只有4亩地,这4亩地的收益如果不能产生等同于进城打工的收益,就留不住农民。而如今,一个普工月收工都在2000以上,一年下来收入可达三万;4亩地种什么才能超过三万元呢?
选择留下来的资本与农民是真正热爱三农,要留住他们,提高种田的收益是真正的出路。
市场决定取舍。事实上,在新形势下,农民种田也不再只有老三篇,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种法、新品种、新模式:宜城农民尝鲜“稻鳖共养”一亩收入过1万;阳新菜农藜蒿种得好,一家子人均年收入3万……
为此,编辑部特推出“寻找亩产万元田”专栏,与农民朋友一起寻找这些“土地生金”鲜活例子,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好办法,也欢迎向我们推荐或自荐。
10日,走进恩施来凤县三胡乡阳河坝村,细雨绵绵,山路崎岖。七组的村民老杨一早就下到地里,细致地查看今年新种下的“宝贝”——百合的生长情况。“我这1亩百合收成之后,纯利润有3万元哩!”老杨脸上欣喜的笑容止不住。
和老场一样,今年,阳河坝村的不少村民放弃种了几十年的苞米、洋芋,改种百合,年收入将翻上几十番。
三胡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仅17公里,区位优势很明显。乡村离县城近,农产品的运输、销售很便利,但是,让人不解的是,在一前年,这里却鲜有种植蔬菜、水果等高效益经济作物的。这是为啥?
村干部杨吉平介绍说:“我们村气候好,土壤好,没有污染,可以种植很多的高效作物,比如百合,早就想种。但是村里的田地傍山,雨下得稍大,泥沙、山洪就漫过沟渠,冲毁作物。村民只敢种些苞谷、红苕、洋芋等低成本传统作物,效益也是望天收。”
今年年初,省民政厅“三万”工作队进驻三胡乡。走访中发现,阳河村不少沟渠被山上冲下的泥沙填满,与农田齐平,几乎已丧失疏水、蓄水的功能。村民们戏称,多年失修的沟渠早已是“聋子耳朵——摆设”。急百姓所急,春耕之前,民政厅工作队筹资30余万元,对这段700多米的沟渠进行清理、垒砌水泥护坡保坎,恢复其防洪和灌溉功能。
眼下,施工队的沟渠修到哪里,农民将田间的作物改到哪。目前,七组、九组沟渠沿线的农田几乎看不见苞米、洋芋的身影,已全部种满高效百合(如左图)。
“沟通了、渠深了,我们种田的胆子也大了!百合一亩要投入1万元,我们也敢种!”老杨乐呵呵地算账。
据了解,百合平均亩产4000~5000斤,近两年平均价格为8~10元。今年,阳河村村民将迎来一个别样的丰收年。(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陈文兵 孟明 陈光)
(作者: 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