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中国互联网20年:从科网股泡沫到移动互联热潮

发布时间:2014-06-19 18:08:38来源:SRC-13

  核心提示:科技的车轮将互联网推进了移动时代,人性的贪婪是否会在移动互联领域点燃新一轮泡沫危机的导火索,值得思索与警醒。

  王斌(闪联信息产业协会拓展总监)

  1994年,互联网悄然进入中国,64k的国际接入带宽现在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奇迹的序幕。互联网发展史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新鲜、刺激、狂热、恐惧等等情感交替上演。

  当许多人感叹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浇醒了狂热的投资人。1997年至2001年间的投机泡沫,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蔓延,被疯狂炒高的科技网络类股票最终泡沫爆裂,大量公司倒闭,大批投资者血本无归。

  如今,科技的车轮将互联网推进了移动时代,当越来越多的人和资本再次“杀入”互联网领域时,人们是否“好了伤疤忘了疼”,再次把投资炒成了投机?人性的贪婪是否会在移动互联领域点燃新一轮泡沫危机的导火索?

  野蛮生长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下最活跃的主体,这在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不论当年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ICP(网络内容服务商),还是如今的新锐互联网企业,大都为民营企业,每一波互联网浪潮,冲在最前面的往往是这些企业,牺牲最壮烈的往往也是他们。

  回顾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历史,更多是呈现出一种浮躁、无序、盲从等特征。互联网引进中国之初,大家一股脑建设ISP,等ISP不景气了,大家争着去做门户,门户热过去了,又开始做搜索。SP(无线服务提供商)挣钱了,增值业务蜂拥而上;游戏挣钱了,网游遍地开花;从当年的广告大战到如今的补贴大战,从2000年电子商务遍地开花到前两年团购网站扎堆等一系列现象,无不反映出这个行业的非理性成长。

  在基础设施层面,运营商的网络重复建设问题已经多次被有关部门提起,有报道称2002年至2006年电信运营商企业累计投入1123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投资导致网络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通信光缆利用率仅三分之一左右。2008年后运营商又开始大规模铺设WLAN(无线局域网),直到现在利用率依然不高。

  在业务应用层面,以最早做移动互联网的SP为例,那时的应用只是简单的下载图片、铃声、游戏等等,可是这些低级应用引发了一波冲动型消费浪潮,几台服务器几个人就可以开公司赚钱,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几万家SP,当年新浪、搜狐等都从事过这项业务,如今功成身退者屈指可数。

  当然,野蛮生长也并非完全是坏事。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让用户切身体会到市场竞争带来的实惠——服务的提升和价格的下降,中国的手机信号覆盖早已超过美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也超过了英美,平均网速已接近美国。互联网用户从1997年的62万到如今6.2亿,增长了1000倍。网站数从1500个到350万,增长了230多倍。接入带宽速度从33.6/56k到10M甚至100M,增长了几千倍。

  在任何行业,野蛮生长的负面作用都不可忽视。互联网企业广被诟病的几个“原罪”,包括先免费后收费、偷偷记录用户数据、涉黄、盗版、竞价排名、流氓软件等等,其实本质都是野蛮生长带来的问题。恶性竞争表面上为用户带来了实惠,而背后是对一个行业深远的伤害。今天很多互联网企业存在的问题,实际在很早之前就积累下来了。

  经济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野蛮生长是每个行业的共性问题,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都无法规避。如何从野蛮走向理性,从喧闹走向繁荣,仍需要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拿来主义

  野蛮生长如果发生在科技前沿领域,或许还能引领互联网创新。但遗憾的是,中国互联网鲜有原创。

  1994年的ISP,拷贝的是美国在线模式;1997年的门户网站建设,拷贝的是美国雅虎模式;2000年兴起的搜索热,拷贝的是谷歌模式;2011年的团购浪潮,拷贝的是Groupon模式;如今的微博和微信,拷贝的已经不是某一家的产品,而是一个大杂烩。甚至连崇拜的偶像亦是如此,当年追捧尼葛洛庞帝,现在追捧凯文·凯利,精神导师都来自美国。

  商业模式上,除了阿里巴巴的B2B(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很难看到中国原创。而技术层面,更是如此。中国互联网服务和终端应用上使用的大部分技术,都是舶来品。当年的IPv9号称是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重大创新,如今6年多过去了,没有很大起色。1990年起,专家们不遗余力地推广Linux(一种电脑操作系统),红旗Linux而今也倒下了。当年政府花巨资支持的Ophone(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终端软件平台)已难觅踪影,现在流行的仍是iOS/Android。

  近年来,“拿来主义”的目标已经不仅限于美国,本土互联网产品之间的抄袭之风也愈演愈烈。从网站到手机APP,从界面到操作,互相抄袭成了中国互联网的怪象。而某些互联网巨头和中小企业间的抄袭官司已经从幕后走向前台。

  客观来讲,“拿来主义”对于早期的互联网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第一能够少走弯路,第二容易从海外拿到投资。但是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成熟和规模化,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抄袭导致企业的品牌形象低下,让用户和业界觉得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和积极诚信的价值观,这样的企业即使在财务上成功,也无法赢得对手和用户的尊重。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国人尊称乔布斯为“乔帮主”的原因——许多人都折服于他的伟大。乔布斯的伟大,不仅在于带领苹果发明了iPhone,更重要的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新领域的兴起,往往是游资的最爱。即便是在移动互联领域创新能力不足的中国,由于文化和用户基数的特征,吸引了大批人带着资本冲了进来,集体喊出了“钱多、人傻、速来”的口号,投机氛围不亚于科技研发聚集地——美国。

  南海泡沫

  然而,移动互联领域真的就是香饽饽吗?

  今年2月份,Twitter股价经历了前期高点后大跌24%,再次引发了市场对新一轮互联网泡沫的争论。有人说今天的互联网泡沫比2000年时更大,理由非常简单,许多互联网企业的市盈率高到超乎想象。互联网行业是否真的如此危险,泡沫会一触即破?

  从最近两年的市场情况看,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有几个现象跟上一次互联网泡沫期非常类似。首先,国内A股市场很多与移动互联网挨边的企业,市值都增长了多倍,但其收入并没有大幅增长;其次,市盈率超过了传统行业太多;第三,也是最明显的,许多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新进入的企业,进行了密集的广告投放。以上几个特征均在上次互联网泡沫时期出现过。

  举例来说,百度花费19亿美元收购网龙旗下91无线业务曾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太贵了,可是从A股市场看,市值少于100亿元的网络游戏公司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腾讯入股京东也只用了2亿多美元,而唯品会远比京东体量小,其市值都已经接近100亿美元,甚至高过新浪和搜狐。

  那么移动互联网泡沫是否如2000年时候一样即将破灭?我们从几个方面看,本次移动互联热潮还是有自身特点的。

  从产业自身看,经过多年发展,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更像是传统产业,对于大量的90后、00后而言,互联网一直是生活的一部分。某些领域概念炒作的因素固然存在,整体商业模式已开始创新,投资方也会更多关注收入预期和利润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互联网的泡沫没有当年那么可怕。大部分公司市盈率虽然高,但是盈利模式是清晰的,而且在支出上也更为谨慎,即使亏损也可以控制在一定的程度,这种情况下,整体泡沫并不严重。

  从市场角度看,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经历过当年的惨痛教训后,已经成熟了许多,投资趋于理性和谨慎。同时,因为全球流动性的宽松,加之大众普遍感觉经济已经触底反弹,市场预期看好,因此泡沫短期破灭的几率看起来并不大。

  从数据上看,纳斯达克的总体市盈率距离2000年时候的高点仍有差距,即使有泡沫也应该未到破灭的临界点。如果美国泡沫不灭,中国的互联网应当还能坚持更久。

  从根源来看,经济泡沫的主导者永远是金融业。上世纪90年代的高科技互联网行业原本概念非常清晰,如果不是当时的低利率导致金融资本大量快速注入,泡沫不会那么快出现。当时金融监管过于宽松,科技股被投行吹到了风口浪尖,助长了泡沫扩张。现在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经历了2008年次贷危机后,金融业的监管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而当前的互联网企业大都听过或者经历过上一次泡沫,投资行为也收敛了许多。

  移动互联网曾被认为是后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创造财富机会。只要金融资本不来火上浇油,那么移动互联网的泡沫即使存在,也不会危险到影响大局。

  新瓶旧酒

  尽管移动互联的泡沫暂时不那么可怕,但对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企业而言,最大的风险却是盈利能力。

  移动互联最难解决的依旧是商业模式问题,特别是在BAT三大巨头(指百度、阿里、腾讯)越来越垄断国内市场的背景下,几乎任何一个新的移动应用都必须背靠一棵大树才能在市场上留有一席之地,后来者的商业模式更难实现。这点同当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有很大不同,那时后来者可以同先驱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而今天只能站在他们的屋檐下看人眼色行事。

  要想在移动互联时代找到新的商业模式,首先得回归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本质依旧是一种网络载体,网络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据交换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互联网的原始架构是以服务器带显示终端的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和网络分离,本地计算成本大幅度降低,个人PC成为主流。在移动端也是如此,最早的移动互联网采用WAP技术,本地仍然只是渲染显示,而后来随着手机计算能力的加强,出现了大量精美的原生应用,而3G推广后,网络服务再次成为核心,大量的本地应用如果没有网络甚至无法使用。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互联网领域一直在进行这种轮回。不同的是每一次轮回都是一次全新进化,带给用户的是全新的体验和更好的服务体验。互联网的发展也是人类需求的发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互联网界依然完全适用。

  用户在互联网世界里满足了第一层基本生存需求(如通信、信息资料获取等)和第二层个体安全需求(如安全、自由、可靠的享用服务)之后,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其关注重心就会自动上移,寻求满足更高层需求,包括归属需求、社交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如果仔细观察今天的互联网服务,就会发现几乎完全符合这个规律,Twitter即是从生存需求上升到社交尊重需求的例子。

  理解了这个规律,就不难看出,早期的中国互联网和今天并未发生质的变化。个人主页和博客变成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聊天室变成了陌陌,ICQ(PC端聊天应用程序)变成了WhatsApp(用于智能手机之间通讯的应用程序),电子商务变成了O2O(线上到线下互动),下载站变成了网盘。

  互联网承载的不是虚无的服务,而是一直都在的用户需求。服务仍是那些服务,终端从PC变成了手机,窄带变成了宽带,拨号变成了移动互联网,免费服务的变成了收费服务,匿名变成了实名等等。换了形式,换了载体,提升了用户体验,创造的是新的盈利模式。

  乔布斯说过,“如果东西不在眼前,你怎么能去问顾客想要什么,更何况顾客多数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互联网领域,用户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他们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来更好满足自己的需求。每当创新者换一个新的产品瓶子,把用户需求装进去,他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个是我想要的。

  商业法则

  用户的需求虽然一直都在,但移动互联网依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跟过去相比,现在互联网最大的变化在于,由用户群体的变化带来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厚。

  互联网最早出现在科研机构,带着浓厚的学术气息,是为象牙塔中的用户服务的。直到万维网的出现,互联网才开始逐渐平民化。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接入互联网后,开始影响互联网的走向,互联网应用从学术为主变成生活为主,毕竟大部分人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了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互联网开始慢慢走向商业化。

  前些年曾热炒过的Web2.0概念,宣扬互联网已经从数据位中心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不明真相的人们在享受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同时,其实已经被企业所绑架。

  可能早期的互联网用户还记得,那时候的聊天室是不需要注册的,查资料也不需要登录网站,而现在的互联网上,基本上做任何操作都需要账号支持。表面上用账号是以更精准为用户服务的名义,而背后是对用户的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在某些企业看来,离开了账号,用户就什么都不是。有兴趣的用户可以去阅读各大网站的软件服务协议,以微信为例,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一句话“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

  有人说,互联网早期是信息网络,现在是社交网络,以此来说明互联网的升级。可有用户已经发现,许多互联网企业已经从原来依赖自身优质服务吸引用户变成依赖用户来吸引和留住用户,表面看起来这种方式发展的用户,其扩张速度、活跃度和凝聚力更高,但实际上,越是粉丝经济,其反噬的威力也越大。中国移动飞信、MSN、开心网等等的没落就是很鲜明的例子。

  也有人说,互联网是虚拟经济,这点笔者并不完全认同。马云曾说过,互联网是新经济。互联网可以看作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从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移是转型的必然过程。

  网络降低了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时间和空间成本,网络一旦建成,其边际成本很低,原有的商业模式在网络的协助下,能够把传统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服务变成大多数人能享用的服务。而市场决定了用户对自己高度关注的服务需求,有更高的付费意愿。因此互联网不会让传统行业消失,但是会改变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水平,某些互联网餐饮品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互联网经济依然是经济,以客户(用户)为中心并不是互联网的创新,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也不是互联网思维,只是传统世界不变的商业法则。

  返璞归真

  互联网的未来,有人说是连接一切的互联网,也有人说是随时随地的互联网,而笔者认为,是更懂如何为用户服务的互联网。

  在服务业一直流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之说,好的服务才会有更好的商业回报。去过日本的游客大多都对日本人的服务态度赞不绝口,日本企业之所以可以把产品做到精益求精,是因为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一个服务型的社会才会对质量产生那么强的要求,企业才有动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透过Google、Facebook、Twitter、苹果、亚马逊等的产品,可以看出他们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服务的设计。在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今天,留给中国企业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90后、00后一代的成长,对服务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互联网行业大浪淘沙,留下的一定是那些真正以服务心态做事的企业。而与实体经济不同的是,服务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乔布斯对于互联网曾说过一句话,“重要的事物不一定非得要改变世界”。互联网缩短了时空,在虚拟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不能取代现实社会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互联网可以改变商业模式,但商业最终依然要依靠亘古不变的经营法则——产品、服务与诚信;互联网可以承载海量信息,但信息是否真实、专业、可靠,依赖的依然是人的分析和判断;互联网可以成为社交网络,六度空间理论上可以让你认识任何人,但实际结果往往是残酷的。

  互联网不能替代亲身旅行,互联网不能替代电影院的大银幕,互联网也不能替代你和宝宝亲子交流,一切需要更好的服务、更逼真的体验、更舒适的感官享受,目前的互联网都不能取代。O2O商业模式其实是“O+O”商业模式,缺一不可。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于载体、工具、媒介以外的真实生活,才是原本的我们。

  以前人们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今天的NSA(美国国家安全局)却告诉我们,在互联网上,他们知道你的一切。未来刺破互联网经济的最大威胁,可能就来自于隐私和安全。

  如今,互联网圈子流行谈互联网思维,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恐怕是千人千面,但有一点基本是可以确定的,就像《海底捞你学不会》一样,每个成功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几乎是无法复制的。

  随着互联网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管方面的越来越成熟,特别是知识产权、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完善,留给后来者游走边缘、试探政策底线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在这样的环境下,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技术和服务,才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存之道。

  不论互联网的精神如何变化,网民终究是民,网络终究只是网,而虚拟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投影。

  人性的贪婪是泡沫的根源,泡沫被挤出的过程,亦是行业回归理性和本质的过程。(支点杂志2014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