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刘倩雯
2015年刚开年,“专车”之争,再次使出租车行业成为舆论焦点。1月8日,交通运输部明确表态,支持合法合规的租赁车辆作为专车服务,禁止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这意味着专车必须是“租赁车辆”。
受私家车运营影响,有区域客管中心查扣“专车”,“滴滴专车”被临时叫停。在国内并无市场优势的美国打车软件“优步”也来凑热闹。出租车运营公司却不同意了,“私家车非法运营,应该叫停。”
昨日,武汉市出租车监管处相关负责人私下向长江商报透露,“专车”是出租车行业之外的一个公共交通补充成分,对其我们实际上没有监管权力。 “专车”这一新兴市场,到底由谁来监管?交通运输部称,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近20块钱打车费,用专车抵扣券,坐天籁只要2分钱。”家住水果湖的王小姐对专车推崇有加。
最低5元,最高的15元,时常在朋友圈抽到抵扣券的王小姐,加上元旦抽中的120元“滴滴专车”优惠抵扣券刺激,王小姐使用滴滴打车更为频繁。而这比一般出租车的代金券要翻几番。
“从单位打车回家,坐出租车也得十多元钱,使用专车券基本可以全部抵扣,有次只付了2分钱,非常划算。”王小姐还告诉记者,此外,免费的饮用水、充电器、纸巾、上下车司机的开门服务,都很高大上。
此外,专车使用过程中,不使用现金结算,直接通过手机支付埋单,“计价器是双方手机,公开透明,我觉得很方便。”采访中,倾向使用专车的刘先生直言,“不用站在路边拦的士,出门见客户非常有面儿。”
事实上,不仅是滴滴打车,快的旗下的一号专车,美国来的UBER优步,也同期使用代金券的方式抢占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专车”使用政策的明朗,除了拥有最多汽车租赁牌照的神州租车已经悄悄发力。易到用车也对外宣称将“斥资80亿元”成立租车公司,应对专车的身份问题。
抵扣券满天飞
两分钱坐“专车”
乘客
昨日下午,记者在武汉也过了一把“专车”瘾。
“我们所有的车,都是正规的租赁车辆。” “专车”司机李师傅直言,收入高,而且旱涝保收,是他选择做“专车”司机这行最大的诱惑。
干过多年出租车司机的李师傅认为,“绕路,以各种理由拒载,碰上带的东西多点或路绕一点的乘客,话里话外地暗示要小费的情况,在专车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但自从开上专车后,李师傅再没这么干过,“现在不敢了,我们不允许收现金,所有收入都打到平台账户上,如果乘客投诉,公司把账户一锁,我工资都要被扣光了,划不来。”
“我也知道,其实现在我们是在替公司打市场。”李师傅说,“但是我觉得现在的经营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司机和老百姓都开心。”
对“专车”目前的不明朗态势,李师傅坦言,公司培训时也和我们说,将来会和官方合作,慢慢正规化,我总觉着凡是适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总应该会被保留下来。
平台结算、
后期评价提升服务
专车
贸然“下海”怕有风险
的士
“专车”的火热,影响到了部分出租车的生意。昨日,长江商报记者在出租车加气站蹲守了解,不少出租车司机较为抵制“专车”业务,直言感觉最近的收入变少了。
“现在起早摸黑一个月,只能赚3000多块!”武汉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在等候加气时向记者吐槽。
事实上,“不少专车司机此前是出租车司机,而那些现在仍然坚守岗位的的哥们,对专车司机却有着各种羡慕嫉妒恨。”陈师傅认为,现在的专车运营制度还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下海”,怕有风险,加之他已与出租车公司签署了运营合同,虽钱少,暂时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他们一个月6500块底薪,每个月任务大概1.8万元左右,超过还有10%提成,车辆油钱、保养费、份子钱全免。”张师傅虽然还开着出租车,但已经把“专车”的门路摸得门清。和他同公司的几个原出租车司机,已跳槽成为“专车”司机。
除了高端商务客生意被“专车”抢走,的哥们感觉一些普通生意也淡了。的哥们清楚,虽然“专车”收费高,但现在“专车”优惠券很多,和运价一抵,乘客坐专车和坐出租车价格差不多,甚至更划算。
滴滴、快的、
优步在汉抢市场
“你去注册一个优步吧,能送300元油卡,顺路的时候带个人一起走,还能挣油费,多划算。”看好中国市场的优步已然开始了“抢夺”市场的促销大战。日前,光谷一位程序员在公司听说注册优步送油卡的活动便心动准备一试。
不过,与在市场中磨砺两年多的滴滴、快的相比,优步似乎仍有不少上升空间。
记者在手机下载客户端之后,并不能直接注册成为司机,尽管注册就能获得50元代金券,可其使用过程并不十分顺手,有消费者反映,优步仅提供于联通用户使用,移动用户和电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均有所限制。
记者通过电脑注册私家车,可被用于优步专车服务中,但注册成功后并没有接到相应的叫车服务。
不同于优步,滴滴和快的都以和租赁公司、劳务公司司机签订合同战略合作的方式进行。
派送代金券,是否将引起新一轮的“补贴大战”?滴滴打车品牌公关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更多的在于培养消费者使用习惯。”
“同样,专车补贴也是一种消费习惯的培养,在补贴暂停之后,会有部分客流消失,但在总体而言,会稳定一部分消费者。”该人士指出。
我们属于监管单位,只对出租车行业进行监管,而“专车”其实是在出租车行业之外的一个公共交通补充成分,对其我们实际上没有监管权力的。
——武汉市出租车运管处相关负责人私下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
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对“专车”服务开展持续调研与深入研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适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市场充分竞争与规范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满意的出行服务。
——交通运输部
(作者: 编辑:刘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