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临空港临空经济乘“机”而上。
图为金银湖畔大美临空副城。
图为航达科技
图为汉欧班列“三龙”出关。
湖北日报讯 1995年4月15日,武汉天河机场通航;2008年4月15日,第二航站楼启用。
2010年12月28日,国际航站楼投入使用;2017年8月31日,T3航站楼启用。
2016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2077万人次,武汉成为中部地区首个直达四大洲的城市。
伴随着天河机场的不断壮大,大打“临空牌”、全力发展临空经济的武汉临空港(东西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乘“机”而上,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以“临空港”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
T3航站楼启用,将给临空港开发区带来开放发展的巨大红利。
抢抓新机遇,临空港开发区正以项目建设的“临空港速度”,全力推进“三港联动”,拓展开放发展新格局。
“三港联动”
用“临空港速度”拓展开放发展新格局
一位外省记者,来临空港开发区采访临空经济。飞机降落天河机场,已是晚上11时。脚踏武汉大地,记者以为到了东西湖,一问却是另外一个区。
没有机场,却打出“临空牌”,成为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开发区。
一番采访探究,这位记者在他的稿件中,作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把“人有我无”发展成淋漓尽致的“人有我用”,归结为临空港开发区抓住了发展的理念和机遇,那么利用机场发展临空产业,则是临空港开发区把握住了临空而来的“天机”。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临空经济是全球公认的经济新引擎。在上海,“十三五”期间,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内的航空服务业,年均增速将达到12%以上,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将超过20%。
这样的经济奇迹,在成都双流、郑州新郑、长沙黄花等临空经济区不断上演。
与世界经济接轨、对接“一带一路”,不临边、不靠海的临空港开发区,抢占先机、捕捉“天机”,在2013年打出“临空牌”:经国务院批准,东西湖区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以“临空港”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成为继沌口、光谷之后,武汉的“第三增长极”。
脚踏沃土、仰望天空。临空港新区描绘了清晰的经济发展蓝图,也标志着全区产业经济步入“临空时代”——临空经济成为东西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645亿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2.1%。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78.9亿元、92.7亿元,是2011年的1.73倍、1.77倍,年均增长11.6%、12.1%。人均财政收入稳居全省第一。
今年2月召开的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赋予临空港开发区新的历史使命:建设“临空副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区域辐射带动等功能。
根据新的历史使命,临空港开发区正全力推进“临空制造港”“网络安全产业港”“现代健康食品产业港”建设。临空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东西湖区委书记陈邂馨说,临空经济的本质是将航空业发达的交通优势与本地的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抢抓天河机场T3航站楼启用的新机遇,临空港开发区要用项目建设的“临空港速度”,全力推进“三港联动”,拓展开放发展新格局。
航达航鑫,“双星”闪耀“临空制造港”
临空港开发区的中轴线,名为临空港大道。驱车临空港大道,走上机场快速路,只需20来分钟即可抵达天河机场。大道的一侧,便是日新月异的临空科技产业园,集聚了三江航天、凌云科技、航达科技等一批与航空相关的高科技企业。
临空经济,离不开与航空航天相关的高端制造以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该领域崛起的本土企业,航达与航鑫,可谓“双星”闪耀。
说起“航达航空科技”,就不得不提大飞机C919。作为为数不多的给C919配套生产零部件的民营企业,航达与C919一起,已载入中国航空史册。
2008年,C919制造商“中国商飞”在全球遴选供应商。激烈竞争中,航达脱颖而出,为C919配套生产部分部件级产品。
大型客机,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也被称作“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跨过准入门槛参与其中,必须具备强劲实力。
航达,是湖北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唯一民营企业。在全国,首批参与其中的民企,也不过3家。C919总装,采用了航达提供的百余个零部件。
脱胎于国有航空机载附件研究机构的航达,2004年落户东西湖区。优良的发展环境、紧邻机场的区位条件,航达实现从民用航空的维修服务,到高端制造研发的华丽转身。“航鑫电子科技”是与神舟飞船的名字联结在一起的。去年飞天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上,航鑫完成的17项22.647万个紧固件,广泛应用于火箭、飞船的各个系统。
从“神四”到“神十一”,航鑫伴着“神舟”飞,成长为国内顶尖高端紧固件生产企业之一。
2013年,航鑫又把目光瞄准航空发动机领域。经过3年艰苦探索,航鑫成功研制两种新型紧固件,应用于某新型战机和某新型直升机的发动机上。
从航天到航空,7项专利,2个产品,航鑫打破国外垄断,填补航空发动机紧固件国内空白。
多年磨砺,借势腾飞。今年,航达与航鑫,这对闪耀“临空制造港”的“双子星”,又开启第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5月31日,“航达航空科技产业园”与“航鑫航空航天器零部件产业园”同时开工。航达航空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投资18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研制、生产飞机液压、机电等机载附件10万台套,维修飞机起落架等附件10万件。“航鑫航空航天器零部件产业园”,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及辅助厂房,总建筑面积40687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高锁螺母、螺栓及螺钉等航空航天紧固件各55万件。
航达副总经理万月娥说,随着T3航站楼的启用,天河机场客货吞吐量将迎来跨越式发展,这对航达来说,是巨大的商机。抓住新机遇,航达的第二次创业、实现第二次腾飞,将打下坚实基础。
临空物流,汉欧班列“三龙”出关
8月10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
此前的6月7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成为继东湖综合保税区后,我省第二家综合保税区。
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由阳逻港园区和东西湖园区组成。其中,东西湖园区,占地3.05平方公里。一期占地1.4平方公里,依托保税物流中心,与公路口岸、铁路口岸联动,构建华中地区重要的外向型功能节点。二期占地1.65平方公里,紧邻台商投资区、台资密集区,依托先进制造业集聚优势,吸引外向型企业入驻,打造立足武汉、辐射中部的出口加工平台。
综合保税区的核心产业功能,包括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保税物流、保税出口加工、配套等。依托这个集聚多种外向型功能的平台,借力天河机场和汉欧班列,东西湖区大力发展综合保税物流产业,打造“铁水公空”无缝对接的国际国内“轴辐式”联运体系。
8月26日凌晨5点26分,编组50列、满载东风风神AX7乘用车的X8202次列车,从吴家山车站准时发车。该趟汉欧班列,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出境,途经蒙古国,驶往俄罗斯沃罗滕斯克站。这是首次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开往欧洲的班列,运行时间约14天,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为东风公司深耕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新的路线选择,意味着汉欧班列形成“三龙”出关格局。
此前,汉欧班列已开辟了新疆阿拉山口、内蒙古满洲里两条出关入欧路线。汉欧班列实现“三龙”出关,可以有效缓解阿拉山口出关满仓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增强通道运输能力。
坐拥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中心两个服务平台,以及“铁水公空”立体交通格局,临空港经开区集聚物流企业2800余家,占武汉市物流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强。今年上半年,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业务4153票,通关货运量14631吨,通关货值2.18亿美元,征收税款0.849亿元。
抢抓T3航站楼启用新机遇,东西湖加快发展综合保税物流产业,正在阔步迈向“智慧物流港”。8月22日,光谷北斗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李德仁院士和光谷北斗董事长柳钧议,莅临临空港经开区,就合作建设北斗智慧物流港项目进行深入交流。
7月12日,光谷北斗控股集团与临空港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北斗智慧物流及北斗虚拟临空港建设项目,采用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融合传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打造北斗智慧物流大平台;构建电子化、可视化的“虚拟三维临空港”,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化”、招商引资全球化。
完善“黄金十字架”,打造临空副城
家住临空港区三秀路的杨先生,最近一有空就开着他的宝骏730,在金山大道和临空港大道交会处转悠。在这里,总投资20亿元的东西湖体育中心正拔地而起——这个正在快速推进中的建设项目,是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比赛场馆。
杨先生是个体育迷,热切期盼着在家门口看到世界级的赛事。他说,体育中心填补了临空港经开区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缺失的空白,它的建成投入使用,将是临空副城新的亮点。
东西湖体育中心占地207亩,由1个3万座体育场、1个8千座体育馆和1个1千座游泳馆组成,并配套建设户外体育公园。预计2018年12月,体育中心“一场两馆”主体部分完工;2019年1月,进行联调试运行;2019年5月,进行测试赛。
承载建设武汉临空副城的历史使命,临空港开发区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山大道、临空港大道“黄金十字架”区域功能配套。
临空港大道是东西湖区的中轴线,金山大道是连接主城区的交通要道,两条道路一横一纵,是城市发展的“任督”二脉。两条道路交汇处的“黄金十字架”,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亮点区块和建设临空副城的主战场。
为此,全区正大力推进文体中心及临空港新城建设。规划启动临空港大道与金山大道道路修建、扩建工作;完善临空港新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步伐;继续推动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工程建设和配套道路建设,确保年内完工、年底通车,同时推动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积极配合地铁集团完成退地拆迁工作,为地铁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大力推进公园提档升级。充分利用临空港的优质水资源和生态优势,全方位推进辖区公园提档升级。重点围绕码头潭遗址公园、金银湖湿地公园、杜公湖湿地公园打造临空港生态名片。进一步挖掘公园文化底蕴,提升景观品质,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和休闲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绿化、综合服务等问题,为群众建设优质舒适的休闲场所。
结合“四水共治”,做好“水文章”,规划建设环形绿道工程。沿汉江堤、汉北河堤、府河堤、张公堤,把106公里长的防汛大堤打造成休闲生态绿道。按照“自然、生态、野趣、文化”理念,打造一条能够与东湖绿道比肩的绿道——景观格局为“一带一园、四段十八湾”,一带即环区生态旅游景观带,一园即现代都市农业休闲园,四段即汉水乐享段、沦河田园段、府河生态段、古堤森林段,十八湾即一湾一镇一循环。
策划:章建育
撰文:李静 彭吉松 方懿
图片提供:临空港开发区区委宣传部
(作者: 编辑:连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