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健康新闻

久坐不动 腰椎间盘突出“逆袭”中青年

发布时间:2015-12-10 08:55:58来源:SRC-6806

骨外科张卫国主任正在进行“双通道脊柱内镜术”。通讯员马遥遥 摄

武汉晨报记者黎清 通讯员马遥遥

曾经是“中老年病”的椎间盘突出,如今已悄然年轻化。脊柱骨科专家指出,现代年轻人多缺乏锻炼,腰肌力量差,加之长期久坐、坐姿不良等因素,导致腰椎间盘退变加快,很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的突出甚至脱出。28岁的IT工程师肖刚(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在被医生告知只能做开放式的大手术时,他几乎绝望,直到找到武汉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张卫国,原本的大手术,变得简单。而这一切,主要因为张卫国全国首创的“双通道脊柱内镜术”……

28岁腰椎间盘突出需挨刀

“双通道”将手术由大变小

肖刚是武汉人,在深圳从事IT工作,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是典型的宅男,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基本都坐在电脑前编程。可半年前,他左腿放射痛、麻木,到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而且是高位脱出,向上游离。他跑了深圳、武汉多家医院,治疗方案异常统一:只能做开放性手术。

想到开放式手术对自己伤害大,术后恢复慢,也会影响工作,肖刚实在不愿意,他经人推荐转至武汉市中心医院,找到该院骨科主任张卫国,没想到张主任用其独创的“双通道脊柱内镜术”,让肖刚享受到了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3天就出了院。

张卫国介绍,以往,“腰突症”手术治疗,医生要在患者后背切一个8~10厘米长的口子,不但会过多损伤肌肉筋膜等软组织,而且会破坏椎体骨性结果,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目前国际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技术是微创内镜技术,而新的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技术,创新性将内镜与手术器械分离,分别经过两个独立通道进入手术区域,手术视野更广更清晰,手术器械可到达的范围更大,技术安全性好,可以采用全麻下手术,患者更舒适;且手术微创,患者恢复快。

小伙脊柱结核坐轮椅

“改后为前”解决大问题

新洲的汪琪(化名)因腰腿疼痛无法站立,只能坐轮椅,而且脸色灰暗,身形消瘦,到医院检查发现腰椎破坏并有脓肿形成,确诊为脊柱结核,需要手术治疗。

传统的一种方法是经腰椎后路手术清理病灶植骨融合,需要切除正常椎板和部分或全部小关节,牵开神经和包裹马尾神经的硬膜囊,正常脊柱结构破坏大、神经干扰多。小伙辗转到武汉市中心医院骨科后,张卫国教授采用“内镜辅助下的腰椎前外侧小切口技术”,一个不到5厘米小切口就完成了病灶清除、植骨和内固定手术,小手术解决了大问题。

张卫国介绍,内镜辅助下的小切口技术,就是通过一个小切口到达病变部位,旁边辅助一个带光源的内镜。小切口可以满足复杂及多个手术器械进出和操作需要,内镜不仅能够提供充分辅助、深部照明,而且可以将病变情况清晰放大地反映在高清监视器上,使手术更快速、更精确、更彻底、更安全。这种内镜辅助下的脊柱前路手术,更适合脊柱前方病变的治疗,如脊柱结核、感染、肿瘤、胸腰椎椎间盘突出及腰椎退变性侧弯和滑脱。

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

保持良好坐姿最重要

16岁的小明因腿麻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磁共振显示:腰椎第5节椎间盘突出了约6毫米。他腿麻的症状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引起。发病前几天,小明打了场羽毛球,用力起跳接球时,落地未站稳,一屁股滑到地上,不顾伤痛继续“奋战”。第二天,他腰痛难忍,大腿开始发麻。

“门诊经常遇到因急性运动损伤,导致腰椎病突发或加重的小患者。”张卫国说,这部分患者本身腰椎平常因久坐不动、坐姿不正确出现了退行性病变,突然运动过量、动作不当便诱发腰椎问题。

张卫国透露,腰椎间盘突出明显呈年轻化。过去主要发病人群为40岁以上。近几年出现了不少20多岁的年轻患者,甚至不少中学生。“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来说,坐着比站着时受到的压力更大。”张卫国提醒,保持良好坐姿是最好的预防,“不要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不动,坐40~60分钟要起身活动一下,每隔1~2小时要让头部和颈部转动一下。休息时,多做‘举头望明月’的动作,这样可以消除学习时‘低头做作业’造成的颈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