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吴迪
《楚天金报》近日披露,一年一度的高考招生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商家围绕“学子”的商战也悄然进行。许多商家盯上高校这块市场“蛋糕”,无所不用其极利用各种手段向学生推销商品。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成为许多家庭、学生、学校的“心病”。
入学通知书成“产品销售包”
武汉某大学学生家长王女士称,去年,孩子大学入学通知书中,除了学校的通知外,还有银行卡、手机卡、商场卡和学校周边各类商务宣传,而且都还和学校有“联系”,称不用还会影响到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王女士称,这是在发入学通知书还是在发招商消费书?
武汉某大学二级学院的学生张先生称,去年随同入学通知书一起寄来的除各类商务宣传品外,还有手机等商品,而且称一定要用,不用也得从学费中扣,完全是强制消费。
据了解,今年高校录取期间,这些商业活动很可能仍将在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中存在。录取通知书已成为商家将手伸向学子口袋的渠道。
据相关高校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武汉高校入学通知书的商务产品、宣传资料入包率平均在50%以上,二、三本院校的入包率更是达到70%以上。
一些师生表示,正常的商业服务,我们是欢迎的,但是如果高校服务过度商业化,商家纷纷把新生当“唐僧肉”,也让我们不胜其烦。
哪些人在分享学子大餐
武汉有百万高校学子,仅每年入学的新生就超过30万。为高校学子提供正当的商业服务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一些入学通知书被用来推销商品,使学子还未进大学,就首先尝到被当商品卖的感受。
哪些人分享“学子”大餐呢?
首先是某些高校。这些院校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与商家结成共同体,一起向学生伸出“商业”之手。部分高校不顾规定,把学子作为赢利工具,与商家一起合谋引诱学生。如:在通知书中寄送某家银行卡、手机卡后称,学校各项费用支出必须用此卡,通知必须用此手机卡等。校方将获得商家提供的利益。
其次是某些商家。武汉高校学生群体大,谁都想捷足先登。于是有些商家与校方串通,利用校方的录取学生通知书等信息资源和渠道,大肆夹带商业产品、资料。
警惕伸向学子的利益链
相关法律人士称,围绕高校学生形成的商务活动,其中有一些涉嫌强制消费或垄断消费,严重影响我国教育、高校形象,涉嫌侵犯学生、家长的正当权益。政府有关部门、高校、行业管理部门、商家应形成合力,对高校过度商业化等乱象进行打击和规范。
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都曾对高校商务乱象进行过规范,要求不得利用高校入学通知书等进行商务活动,不得在校进行商务垄断和强制消费。新的一年高校录取工作即将开始,规范面向学子的商业活动,还学子良好的求学环境势在必行。
高校要严格规范与商家合作的相关活动,对某些商家发学子不义之财的举动进行约束。例如,不应向商家提供录取学生名单等资源,不应在本校录取通知书中擅自夹带不必要的商务产品和宣传资料,更不应与商家建立垄断商业同盟以牟利。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高校乱象的治理,严格落实教育部对高校开展商务活动和高校市场竞争活动的相关规定,加强监督检查,还学子们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在高校里开展的商业服务,政府和行业部门要进行管理和规范,建立监督和约束机制。对擅自泄露学生信息的有关高校及责任人应进行追责,对商家的虚假宣传、恶意诱导、强行搭车、强制消费等行为进行查处,对侵犯学子合法权益的商家进行查处,积极维护学子的权益,营造良好的求学、生活环境。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