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新兴“业务培训”社团受青睐 90后看重专业外技术

发布时间:2014-10-10 06:54:58来源:SRC-13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王友和 通讯员高萱

  目前,各高校的军训基本结束,而几乎与军训同期进行的社团组织招新并没有鸣金收兵,随着十一假期的结束,各高校陆续进行的社团组织招新将迎来“百团大战”。有家长直言,让新生进社团总比让他们去网吧好;有部分高校师生表示,一些社团除了招新无事可做。学生社团到底对大学生生活起到多大作用?记者近日就此进行探访。

  取消秋季招新

  学生组织对新生说

  9月16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工处和校团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从2014年秋季开始,除大学生艺术团以外,全校各学生组织原则上不得在秋季招新,招新时间一律调整至春季(本报曾报道)。“对大部分新生来说,新鲜感会让不少新生加入学生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但实际上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这些社团,有的社团需要学生去锻炼。”该校一名老师说。

  对于这份备受争议的通知,该校学工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生加入各类学生组织的盲目性较大,社团成员和学生干部流动性也大;学生干部队伍梯队不够完善,存在对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学生干部的存在感不强,存在一定程度脱离院系或班级现象。

  在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招新现场,一名新生报了院学生会、跆拳道协会、动漫社等5个学生社团,但他却表示自己不懂漫画,“名字听起来很潮很酷,就报名了。”有新生直言,对学生组织或社团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它的名称。有高校团委老师指出,这种盲目性易导致社团组织人员流失率高,不利于拓展学生实践,也不利于社团健康发展,有些社团并未发挥作用。

  除了招新就剩招新

  “僵尸”社团如何激活?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多所高校学生组织多达几十个,有的高校甚至超过100个。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社团有多少发挥了作用?有多少处于“沉睡”状态?

  武昌某高校学生李斯介绍,他去年加入一些学生社团,除了交报名费和新老团员见面会外,社团并未组织其他活动。今年招新,李斯站上招新台迎接新团员,“但除了招新就是招新,没有其他活动”。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团委书记阮经说:“不否定,高校内存在一些‘打酱油’的社团,导致学生入校时间增加,入团积极性则消退。”据了解,为激励社团积极组织活动,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在每学期或学年结束时,组织社团答辩考评,合格的学生组织社团则发学校统一定制的招新资格,并注销一批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的社团。武汉科技大学校社团联主席贺婉青表示,学校每年都有社团成立,也有社团注销,这会给社团带来危机意识,有利于社团的管理和发展。

  学一门专业外的“手艺”

  “业务培训”类社团受青睐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高校社团在今年的招新中频频遇冷,回收的报名表还没有去年的一半。

  为此,许多学生社团也在寻找突破口。记者日前在武汉科技大学社团招新现场看到,300余名大三学生相继填报了一个名为“阿豆工作室”的网站设计社团,当被问及为何大三还参加社团时,学生们的回答是:“学一门专业外的技术,可以为今后找工作加分。”据了解,“阿豆工作室”是一支网站开发社团,挂靠学院,为团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将学院教学资源分享给团员。此次招新只录取30余人,1比10的竞争堪比公务员录用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团委书记罗萍表示,与80后学生加入社团只为过把瘾和追求新鲜感不同,90后学生将社团的选择跟就业挂钩,跟技能加分挂钩,“甚至有学生为了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入了他可能不感兴趣或者完全陌生的社团”。

  ■ 声音

  大学生创业导师程战淮:学生组织是学生创造和实践的主要平台和载体,不应取消向新生招新。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团委书记阮谦:取消秋季招生未尝不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