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洪渠:创建世界一流高职院校

发布时间:2015-02-13 09:19:31来源:SRC-13
 
  点击进入首届湖北职教之星评选精彩专题
 
    李洪渠语录:职业院校的贡献力决定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荆楚网记者 陈敏、江军 通讯员 刘合强
 
    坐落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武职")是一所具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品牌高职院校。2015年1月12日,荆楚网记者来到这里,围绕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发展的话题,对校长李洪渠教授进行了专访。
 
 
图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洪渠教授
 
    争当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支点"
 
    2014年10月19日,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的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研讨会"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洪渠作为全国400余所高职院校的代表,以《坚守五个一,提升贡献力》为题,就新形势下如何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提升高职院校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增强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了研讨。
 
    2个月之后,2014年12月19日,李洪渠教授在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上又一次代表全国高职院校作了题为《聚焦区域发展,提升服务水平》的典型发言。
 
    李洪渠认为,职业院校更需要的是反躬自省和实际行动,应该更多地审视自身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历史责任,明确区域化、多元化发展方向,主动面向多种对象,提供多种服务,成为所在区域的人才供给中心、技能培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技能积累中心和文化辐射中心。
 
    武职紧贴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了与产业联动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专业73个,开设课程1636门(其中工学结合课程953门),直接面向湖北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等28个产业,直接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光电子、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通过品牌化建设,学校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等3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现代制造和旅游两个专业群被确定为湖北10大职教品牌,相继增设了节能工程技术、3D 打印技术等12个新专业。该校还强化政校合作,先后与湖北的武汉、鄂州、黄冈等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集约化合作平台。
 
    李洪渠"晒"出了武职2015年1月7日发布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中的一组相关数据:该校2014届毕业生共6660人,就业率达97.6%,2014届毕业生在湖北的就业比率为65.4%,这和过去高职毕业生争相奔赴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就业的情况大不相同。
 
    正是因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服务面向,增强服务功能,积极回馈社会,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高校"、"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湖北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各类社会荣誉,形成了与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
 
 
图为:李洪渠作《新形势下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报告
 
    争创世界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1月12日下午,作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该校职教研究院组织校领导、学校专家教授代表、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研讨,围绕"世界一流高职院校究竟什么样"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探讨与争鸣。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会",记者在办公室见到刚开完会的李洪渠校长时,他兴奋地说,"创建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是《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一个国家战略目标;我们要把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职院校'作为奋斗目标,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成为检视自我的工作质量标准,成为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工作要求"。
 
    瞄准"一流",不断向着世界一流高职院校目标迈进,已成为所有武职人的梦想。
 
    在李洪渠看来,不管是中等职业院校还是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比起来,是办学类型上的差异;类型和层次的不同,不代表水平的高低。《决定》中提出的"世界一流",是一个比较的视角,放置于世界范围,不是中国,更不是区域。"一流"代表的是一等的品质、时代潮流的标志和自成一体的流派。建中国"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旨在建成中国参与世界职业教育竞争的决胜制高点,建成中国职业院校的旗帜和标杆。
 
    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是什么样?
 
    李洪渠认为,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应该有以下特征和要素:一流的结构功能设计、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实训设备、一流的专业、一流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一流的毕业生、一流的学校文化。近10年来,全国职业院校共培养了8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为中国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也将是他们,去创造世界·中国的"精品制造"。一流的学校才有一流的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化,中国需要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这是实现"人力资本"强国的必然追求。
 
    首届湖北"职教之星"候选人、武职2005届毕业生胡兴平就是众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的优秀代表。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卫星制造厂的一名高级技师,胡兴平先后参加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主结构返回舱、轨道舱的研制加工,以及十数颗卫星、多艘飞船系列的研制生产,是航空航天队伍里成长起来的青年精英,工作期间先后提出了十多项技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飞船加工精度和质量的多项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偶然的,他在校期间就获得过全国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第四名的好成绩。2008年,他参加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数控铣第四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这样的优秀人才在武职还有很多:如7年时间获得32项技术创新和"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15项各类荣誉的长动集团涡轮机厂高级技师朱卫峰,计算机编程高手、年轻的项目经理、武汉IT行业的佼佼者2011届毕业生姚晶等等。
 
    如何不断接近一流?李洪渠娓娓道来……
 
 
图为:李洪渠教授在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学术论坛作主题报告
 
    质量是核心
 
    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其质量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程度。要想使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必须达到用人单位的期望和标准。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践看,用人单位普遍欢迎素质高、能力强、知识扎实的毕业生。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贯彻全面质量观,也就是说要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都有必须的增量,进入社会不至于有明显的缺陷。
 
    如何培养优质高职生?李洪渠认为,优秀的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指的是专业知识和通识,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如表达、合作、交往、创新等),素质是指专业素养和综合职业素质。知识是通过听课、看书学来的;能力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训练,才能获得;素质通过熏陶、影响、启发、震撼、感动而内化成的。职业院校需从这三方面要求出发,系统化设计教育、教学、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李洪渠认为,突破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不是靠专升本,而是学校要树立全面质量观,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培养能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学生。
 
    为了落实全面质量观,武职要求做到"五全"。一是"全员"参与。通过制度约束和教育号召的方法,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学校的每个员工都是老师,都参与育人环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二是"全景"熏陶。学校亭、台、楼、坪、园被建设成具有职业感召力的文化长廊、雕塑和景观,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参照企业真实模式设计和运行。学校每个角落、每一面墙、每一个活动场所都有教育作用,用心营造育人环境,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全程"渗透,从接到入学通知书到领到毕业证,必须不间断地实施教育管理,尤其是假期,要安排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受益。近年来,武职利用寒暑假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五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即"打一段假期工、拜访一个职业人、调研一个企业、读一本职业指导书、写一篇实践报告",收到很好的效果。四是"全面"影响,要分析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各方面缺什么,就要补充什么,不能让学生带着明显的缺陷走向社会。五是"全体"受益,也就是面向每个学生,尤其是躲在角落不敢说话、不敢上台的学生。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的高质量就体现出来了。
 
 
图为:2014年3月28日武职首发“年度社会贡献力报告”会议现场
 
    产教融合是根本途径
 
    职业教育的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告诉我们,必须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的学生接企业的"地气",受企业欢迎。产教融合必须聚焦就业、重在实践、实施第三方多元绩效评价,通过灵活高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现优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共赢。
 
    近年来,武职积极探索通过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开发教材、开展教学等,实现了人才培养对接市场要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职业标准与技能点、教学过程对接生产(工作)过程,形成了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武职与东风公司、华中数控、楚天激光、联想武汉基地、施耐德电气制造等300多家知名企业开办订单班,订单培养人数超过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0%。通过学校自建、企业在学校建、学校到企业建等方式,武职建立了集"教学、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的53个校内实训基地和370个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联合政府部门、行业、产业,武职组建了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旅游和生物4个全省性的职教集团,校企合作从零散的、单一的项目带动转变为政、产、学深度融合的战略联盟,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了宽广的平台。同时,学校还多渠道吸纳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人人有舞台、有阵地,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毕业生因能做事、会做人、爱生活,知识全、能力强、素质高成为人才市场上"人见人爱、不可替代、丰富多彩"的香饽饽。
 
 
图为:2014年6月12日李洪渠与中百百货董事长程军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就业好才是真的好
 
    提及武职的招生和就业,就让人会忍不住想到"任性"这个网络年度热词。其实,用"任性"这个网络年度热词反映该校去年招生就业的火爆场面,一点也不为过。
 
    2014年底,该校6660名学子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跨过"更难就业季",就业率高达97.6%,专业对口率达84.2%。该校通过实施"千人千企"工程(即1200余名在岗教职工联系1000家以上合作企业),保证学生充分就业。2014年该校举办百家以上企业参与的大型校园招聘会11场,专场招聘会370场,平均每个毕业生的就业岗位3.38个,学校在武汉"1+8城市圈"建立了稳固的"就业根据地"。该校精心打造"强名新"计划,即帮助学生尽量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省内外名企和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企业就业,以提升就业质量。近两年,武职借输送400余名教师到国外培训的机会,广泛联络、开拓海外就业市场,输送了600多名毕业生到新加坡、芬兰、丹麦、法国、迪拜等25个国家和地区就业。商务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现代纺织品检测与贸易、市场营销、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境外就业学生逐年增多。
 
    2014年,该校生物制药专业大三在校生马洪双,早早被知名的金山网络公司"瞄上",目前已被该公司以30万元年薪聘用。9月9日至10日,短短两天时间内,2014级染整专业79名新生刚刚报到,就被企业预定一空。据企业方介绍,因纺织染整产业升级,他们担心有企业争抢武职学生而前来"预定"人才。
 
    "武职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积极好学,能吃苦,培训后上手快,与本科生竞争也毫不逊色,他们中的佼佼者还能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和销售能手。感谢武职为我们企业培养输送了优秀人才。"在2015年1月23日该校举办的以"产教融合,实现共赢"为主题的校企合作联谊会上,众多合作企业的HR这样评价该校毕业生。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人事部经理熊富桥说:"在公司技术人员中,武职毕业生占到三分之一。公司现在的技术三把手就是武职的毕业生。"湖北君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仙军说:"毕业于2012年的一位武职学生,来我公司后翌年就完成了150万元的年设计产值,成为公司第一名。2014年,另一位武职毕业生再创新高。"联想集团武汉公司培训经理鲁露说:"联想集团武汉公司在建设厂房的同时,就与华科大和武职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两年多的时间,主板级维修员工有三分之一是武职的毕业生,企业对他们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成长十分重视,采取'原岗位培养+安排指导员培养+传统培养'的模式培养学生"。
 
    创新创业,是青春学子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一环。对于年轻人而言,创业梦很美,实现较难。积极引导、全心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是该校2014年就业工作的新亮点。2014年12月4日,校长李洪渠以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代表的身份,在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受到全国高校同仁普遍赞誉。2014年,该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强化政策引导,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积极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学校为学生提供2600平米的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基地,校内创业项目14项。目前,校级基地创业团队中在校生有269人,占学生总数的1.31%;院系基地1950人,占学生总数的9.54%,与专业明显有关联的创业项目37个,其中科技类、产品类、发明创造类项目21个。2014届毕业生中有25人已成功自主创业,5个创业团队获得省、市政府创业资金支持。
 
    "出口畅"引来"进口旺"。2014年,武职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第一志愿数与计划数之比达359%,在湖北省高职高专一的投档线、报考率均列全省第一,招高职录新生7841人,录取人数和新生报到率再创历史新高,学校再获"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图为:李洪渠校长与武职大学生记者团的成员亲切交流
 
    贡献引领发展
 
    2014年3月28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对社会公开发布《社会贡献力报告(2013)》,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社会影响5个方面,率先探索建立社会贡献力评价体系。此举被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人民网、荆楚网、湖北电视台等多家中央、省级媒体竞相报道。有媒体专家评论道:"武汉职院主动将社会贡献力这一评价方法引入学校,作为其办学目标参照的坐标体系,在于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关注社会贡献力有助于高职院校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审视自身承担和实现这种责任的能力,更加清醒而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从而提升其社会价值。""对武汉职院这次自己主动向社会提交社会贡献力报告的做法,我们还是应该给予热情的点赞,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育自觉。"
 
    校长李洪渠说:"贡献力决定影响力。不要总想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思考我们为国家做了什么。我要求我们全校教职工都应该这样想。因为有了贡献力才会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只有有了贡献力,领导才会重视、政府才能支持、社会才能认可、企业才能合作,埋怨、抱怨、发牢骚都没用。扎扎实实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要体现一所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在办学的过程中,武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13年,超七成毕业生省内就业;全年开展各类技能鉴定培训36520人·日,其中国家、省级职教师资培训2350人·日、企业职工培训5800人·日;全年科技成果转化24项,技术开发与服务经费到款764.82万元;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30余项次,直接开展服务社区活动180场次,承办湖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18项;咨询指导、共建援建兄弟院校30余所,接待国际、国内合作交流260余次。2014年,2项成果《湖北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和《科学构建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建议》被授予"湖北发展贡献奖",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入围获奖的高职院校,1项目被列入201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重点资助项目……
 
    国际化是趋势
 
    走在武职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来自各国的老师和学生。"拥有大量国际化背景的优质生源是衡量一流学生的一个指标,"李洪渠说,"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国际化将是一流高职院校的显性标志。"武职的国(境)外交流和国际教育逐步形成气候。
 
    2014年,武职先后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波兰、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学校和教育机构来访20批169人次,签订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3份,共选派15批68名管理干部、专业教师赴美国、德国、英国、芬兰、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国际会议、学术交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培训等,与台湾侨光科技大学共同举办了第九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先后聘请20名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瑞士的长、短期外籍文教专家,来校从事英语、日语及有关专业教学工作或学术讲座。
 
    2014年,该校共开设各类国际教育项目18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交换生项目4个,专升本项目2个,预科项目1个、国际化培养实验班项目3个、全日制雅思培训项目1个、教师口语培训项目1个、对外汉语培训项目1个、外国留学生项目1个。该校从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校引进《信息技术概论》、《微观经济学》、《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基础会计与财务报表分析》等9门课程的原版教材,引进《操作系统》、《管理经济学》、《货币与资本市场》等11门课程并初步进行了二次开发。先后选派4批,共计29名学生赴澳大利亚、芬兰、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高校交流学习……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了,我们被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独特的办学理念、丰富的品牌文化和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感染着……我们在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李洪渠和他所带领的武职人"创建世界一流高职院校"的梦想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