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琪接受荆楚网记者采访 (王建锋 摄)
荆楚网消息(记者王建锋 通讯员王开恩)“现在大家都在讲工匠精神。我觉得搞科研就需要工匠精神。”6月24日,湖北33岁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陈军琪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工匠精神时深有感触,“重复而不厌烦是磨砺一个工匠的必经之路。”
陈军琪是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究员,参与的科研项目“大体积混凝土冷却通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曾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和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技术成果奖一等奖,入选了中国机电工程学会“2016年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名单。
“2005年,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2014年企业改革重组,成为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子公司)。”陈军琪说,“后来在一些水电站的工地上待了一年多,负责大坝混凝土质控,因为对计算机编程方面比较感兴趣,就自己写了一些小程序,应用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简化工作、提高了效率。没想到,很快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陈军琪说,这之后,他就被调到了科技研发部门,“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2008年,陈军琪开始从事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他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学习劲头十足,但很快,也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2009年开始,陈军琪参与当时世界最高双曲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相关施工技术科研攻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抑制坝体裂缝的出现,而要做好这一点,关键是混凝土施工期的冷却通水问题。接到攻关任务后,陈军琪开始参与研究“混凝土通水温控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运行”,探索用智能化的方式实施大坝混凝土冷却通水的控制。
“我所做的科研,基本都是针对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而去做的。”陈军琪说,现场试验,一般会耗费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最怕的就是最后出来的统计结果证明系统不满足要求,“那时候压力特别大,因为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会影响工程进度。”
陈军琪一个人长时间待在工地上,做试验的时候思考,吃饭的时候思考,休息的时候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不断地找不同的方式。
“系统中用到一个流量传感器,为了保险起见,我当时设计了三种出来,一个个不断地试,”陈军琪笑着说,“虽然最后只用到了一个,但那个不断试验、绝不退缩的过程,是必须经历的。”
在“大体积混凝土冷却通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始初期,陈军琪和团队对自动控制系统不了解,因此只设计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系统的实现是找了一家合作单位进行委托开发。由于被委托单位对现场条件的理解不足,导致所研制的系统在室内工作的很好,一到现场就不断宕机。在发现这些问题后,也和合作方进行了多次改版,但因存在结构性问题,最终只好放弃。
后来,团队自主硬件和软件开发技术,重新设计了一套能适应现场恶劣环境的系统。解决了系统安装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并最终大批量应用于现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五年的努力终没有白费,无数次的实验也终于有了回报。2014年,他参与的科研项目“大体积混凝土冷却通水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鉴定,获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菊根、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建平等9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肯定。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年10月,该项目成果获得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和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我觉得科研和其他的工作都是一样的,需要有一股韧劲,专心和专注是必须的。”陈军琪说,自己喜欢做科研,所以为了把一个项目做到最好,就会去琢磨各种方法,“我喜欢创造的感觉,用我所有的注意力去创造,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吧!”
陈军琪在做实验 (王建锋 摄)
工作中的陈军琪 (刘康 摄)
陈军琪(刘康 摄)
(作者:罗大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