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珞珈孝子刘双平:拥抱母亲是一种习惯

发布时间:2016-10-12 09:48:52来源:SRC-13

  荆楚网讯 记者郭瑶

  刚刚过去的重阳节,各地都在推孝老敬老的榜样。湖北天门籍著名文化产业专家、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就是朋友们眼中的典范。刘双平常对朋友们说:“孝顺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等待,需要付诸于行动。”

  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刘双平,国学修养深厚,尊师重友,不仅是一位勇者、智者,还是一位仁者。多年来,刘双平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孝”字。

第二:2013.8-26于湖北天门老家_副本_副本.jpg

2013年,刘双平与母亲在天门老家。


  上世纪60年代,刘双平出生于湖北天门汪场的一个农民家庭,有兄弟姊妹5人。198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武大,1986年留校工作,10年后又赴北京、广东、东北等地工作。虽远在外乡,但作为家中的次子,刘双平一直怀揣感恩之心,时常惦念着家乡,牵挂着这里的父母和兄弟姊妹。

  本世纪初,刘双平的父亲生病卧床多年,多次住院。不管工作多忙,他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父亲的身边。他还请妹妹辞职回家专职护理,父亲辞世后,他又安排妹妹在家照顾母亲。

  连续多年,每年腊月的小年一过,刘双平就从东北回到了位于武汉大学珞珈山下的家中,同时将母亲从老家接到武汉,陪母亲在珞珈山过一个快乐的春节。除了春节,每年夏天或秋天,他也会回老家看望母亲。

第一:2016.2于武大珞珈山_看图王 (1)_副本.jpg

2016年春节,刘双平和母亲在武汉大学珞珈山散步。


  近年来,满目苍翠的珞珈山又被称为“长寿珞珈”,风和日丽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山麓散步,但刘双平陪母亲散步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儿子的手总是紧紧地握着妈妈的手。这成了珞珈山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刘双平看来,老人最怕摔跤,牵着妈妈的手,一起走走路,说说话,爬爬珞珈山,逛逛樱花大道,是莫大的享受。

  “孝顺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等待,需要付诸于行动。”刘双平不仅常常牵着妈妈的手散步,还常与妈妈拥抱,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他认为,拥抱妈妈是最好的孝顺行为,拥抱使母子的心贴得更近。

  漫画大家方成是武大校友,与刘双平是"忘年交"的好朋友。方老明年就100岁了,现在仍可以写字画画。刘双平对他的养生之道很感兴趣。他告诉刘双平,养生秘诀就是一个字--“忙”,他80岁时已把写书计划排到了100岁。老人每年都有新的追求,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样可长寿!方老的人生观、养生观深深地影响了刘双平。

第三:2013.6于长春净月公园 (1)_副本_副本.jpg

2013年,刘双平陪母亲在长春净月公园游玩。

第五:2015.9.16于成都 (8)_看图王 (1)_副本_副本.jpg

2015年,刘双平陪母亲在成都旅游。

  山水养人,出外旅游能让妈妈充满期待,心情愉悦,也能检验妈妈的身体。刘双平希望能陪妈妈游遍全国,并每年都付诸于行动,如今旅游计划已排到了妈妈的100岁。他说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80岁时还有一个妈!每次旅行,刘双平一定让姐夫陪同,他和姐夫两人一起照顾妈妈。姐夫是个文化人,可以给老人反复讲解异地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为了让妈妈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好,每次出门前刘双平都让家人给妈妈买新衣服、新鞋子。旅途中,他热水杯不离身,随时准备热茶给妈妈喝。

  从北国沈阳到南国海南,从东部的大运河到西边都江堰,从北京故宫到洛阳石窟,从浏阳河边的小木屋到大鹏湾边的小梅沙,他们留恋忘返,其乐融融,观赏着大自然的奇特造化,体验着独特的风土人情,感受着祖国的灿烂文化,品尝着当地的特色美食。

  有一年,刘双平和姐夫陪着妈妈来到美丽的海南岛,刘双平的“哲学兄弟”、大学同窗好友刘辉平带领他们到琼海海边一位本地朋友家吃饭。刘双平的母亲好奇地看着门前高大的椰子树上成堆的椰子,不由地问“平时喝的椰汁是不是从那里面弄出来的?”刘辉平听到后,马上请朋友的家人爬上椰子树,砍下了好几串椰子。老人不仅甜甜地品赏了新鲜椰子水,还饶有兴致地吃了椰子肉。

第四:2016.5.14于瘦西湖_副本_副本.jpg

2016年,刘双平陪母亲在瘦西湖游玩。

第六:2016.7于河南云台山_副本_副本.jpg

2016年,刘双平陪母亲在河南云台山旅游。

  “在很多景点,妈妈都被美丽的景观深深的吸引住了,两眼兴奋得冒光,手舞足蹈地点评,让我看到了妈妈年轻时的风釆。”刘双平说。旅游回到家,妈妈可以回味好几个多月,这几个月母亲与家人在一起有了更多美好的话题。

  刘双平的母亲一生勤劳、俭朴、好强,尤其重视子孙的教育,这让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人才辈出。刘双平希望这良好的家风薪火相传,弥久俞芳,在以身作则的同时,他对晚辈最大的要求就是孝顺,百善孝为先。

  “行万里路,观天下事。”刘双平经常邀请兄弟姊妹及侄辈们到他工作的城市游玩交流,指导侄辈的学习和工作。侄女小敏在他的指导下,大学毕业后游览了大半个中国,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素养,还写出了高质量的游记文章。

  今年9月,恰逢刘双平的母亲80寿辰,老人家要求家人不搞任何祝寿活动,刘双平便动员大侄子聪聪牵头编辑一本奶奶的相册(《福泽育芳林》相册)。聪聪组织几个弟妹写文章,整理照片,以此感恩奶奶,传承奶奶的勤劳和俭朴。晚辈们都觉得收获特别大,他们的一篇篇文章,仅从标题(《我眼中的外婆》、《奶奶 我回来了》、《大手牵小手》、《陪伴是送给奶奶最好的礼物》)看就温暖感人,无一不讲述了奶奶关心孙辈成长成才、穷也要读书、读书就要争第一等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奶奶的无比崇敬和喜爱。

  “家乡是我最亲切的记忆!”满口天门腔的刘双平,觉得能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量,也是孝顺妈妈的一部分。多年来,他为家乡做了不少实事。2001年,他应邀专程带着中国歌舞团的优秀演员回天门义演,庆贺举办全省农副产品交易会;2003年,他带着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的全体演员回天门进行专场慰问演出,庆祝天门举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2010年,他专门安排自己的好友、著名笑星邓小林、白桦到天门祝贺举办首届蒸菜文化节,并表演了精彩搞笑的节目。他还应邀专门撰文“为天门曲艺喝彩”,其间的打油诗道:“侨乡棉乡才子乡,添上曲艺更芬芳。老乡常能开口笑,工作劳累也健康。茶圣故里显辉煌,继续加油不能狂。”一份赤子之情溢于言表。

第七:2015.2于武大珞珈山 (2)_副本_副本.jpg

2015年,刘双平和母亲在武汉大学珞珈山散步。

  “珞珈山,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就像对母亲一样,家在武大的刘双平深爱着这片土地,也尽绵薄之力回馈着这份爱。他1986年从武大哲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过校长秘书多年,被刘道玉校长破格提拔为鄂西支教讲师分团团长,配合陶徳麟校长参与过筹办在京召开的李达校长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他还有一个“武大校史专家”的头衔,编辑出版了《漫话武大》一书,参与过对武大校史源头的考证。他还完成了可载入武大史册的两件大事:一是通过校友伍修权将军等的协调收回了位于东湖边被部队占用了30多年的3亩土地,二是成立了武大校友基金会(现更名为武汉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1996年,刘双平调到北京工作,他曾担任武大北京校友会秘书长一职,主编了《珞珈学子在京城》等书,与其他几位校友倡议发起设立陶德麟哲学基金,用于奖励哲学优秀人才。武大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龚文德博士告诉笔者:“在刘双平的世界里,孝德是第一,他立身行道,不仅孝顺敬养母亲,关抚家人,而且有着深厚的桑梓情怀、珞珈情结,不愧是一位‘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