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汉剧首登国家大剧院 与京剧演员同台唱响《宇宙锋》

发布时间:2014-05-21 11:39:52来源:SRC-419

  图为:京剧和汉剧演员同台表演《宇宙锋》

  楚天金报讯 特派记者李翌 通讯员曾攀 孙夏 艾昕发自北京

  有“京剧之母, 皮黄之祖”之称的汉剧,昨日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和京剧演员同台唱响经典《宇宙锋》。与此同时,“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诸多珍贵文物展示了汉剧的历史渊源。著名汉剧专家李金钊首次对金报记者披露他最新发现,将汉剧“皮黄合流”历史往前推了76年。

  现场:京剧汉剧无缝对接《宇宙锋》

  这边是京剧名旦梅派青衣胡文革,悠扬京腔风韵十足;那边是汉剧陈派新秀王荔,婉转汉调皮黄音美。来自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武汉汉剧院与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的演员们,用渊源极深却又韵味不同的两种剧种,合演经典名剧《宇宙锋》。

  “若不是对京剧汉剧有深入了解,观众是分不清哪句是京腔,哪句是汉调的。”王荔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次和北京的京剧演员合演《宇宙锋》,几乎是无缝对接。两边演员沟通和走台,仅仅只花了一个上午时间,没有碰到任何障碍。

  此次进京的“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可以说是去年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汉剧文物展的升级版。不仅有从中挑选的数十件精品展品,还首次展出汉剧伶人鼻祖米应先神像、道光年间的戏曲瓷板画屏风等,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汉剧宗师米应先的木质塑像。李金钊介绍,米应先艺名米喜子,作为早期进京徽班春台班的汉调名家,米先生使皮黄合奏的汉调在京城扩大了影响,为汉调过渡到京调起到了关键作用。

  发现:皮黄合流历史往前推了76年

  昨日,由湖北省博物馆“李金钊汉剧研究室”编撰整理的《汉剧经典唱段》在开幕式上首发。这本专著汇集了260余段汉剧代表性的唱腔,不仅通过实录形式还原了一些已经失传的唱段,也新增了当代新编汉剧的曲目。

  李金钊介绍,这本专著是汉剧史上首次集学术性、艺术性的戏曲唱腔专著,编撰历时一年时间,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金钊也首次透露了一个重大发现。李金钊介绍,汉剧首先融合“西皮”、“二黄”声腔,实现“皮黄合流”。目前发现最早认定“皮黄合流”的时间为1850年。在清代乾隆年间,汉剧、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前不久,他在一篇名为《论春台班》的论文中发现,来自上海博物馆的资料记录了春台班1774年剧目中,包含有汉剧剧目《一捧雪》。李金钊告诉记者,这个剧目将“皮黄合流”的时间提前了76年,无疑是汉剧历史研究的重大发现。

  观点:汉剧不能十年探回亲

  在随后举办的研讨会上,北京学术界和戏剧界诸多京剧名家和学者都为汉剧发展建言献策,京剧界的谭派、余派、马派、荀派等名家也出席了开幕式及研讨会。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在看完京汉合演之后,接连说出几个“遗憾”。谢柏梁说,中国戏曲学院开设了很多课程,可独独没有开设汉剧本科班或培训课程。在研讨会上,他直接向武汉汉剧院院长刘智勇和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建言,希望三方合作,开设关于汉剧的课程。

  京剧荀派大师荀慧生亲传弟子孙毓敏直言,作为京剧的“长辈”汉剧来京展示演出,可谓是“探亲”来了。可这样的“探亲”似乎太少了,她建议汉剧可以定期来京演出推广、宣传年轻演员,维持汉剧的生命力,“总不能十年才来探一次亲啊”。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常务副团长李宏图,现场邀请汉剧明年来京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