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湖北群星”闪耀文艺舞台 宏扬人性传递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4-10-21 06:35:22来源:SRC-13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戎钰

  截至上周,由黄渤、赵薇等主演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票房已破3亿元。可能很多人还记得,该片男主角的原型彭高峰是湖北人,2008年,本报多次报道了他与寻子群体的故事,并在3年后分享了他带孩子回家的喜悦。

  除了彭高峰,近年来,经由本报发掘或首发的多位新闻人物,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而这其中,信义兄弟、暴走妈妈等典型人物,更是在文艺舞台上闪耀着“湖北群星”的光芒。

  “湖北好人”接力“走”入文艺作品

  今年9月,以本报首发典型人物“义渡艄公”万其珍为原型的国产电影《我的渡口》,在第14届平壤国际电影节斩获3项大奖。而回望本报发掘或首发的典型人物,万其珍并不是第一个“走”入文艺作品的。

  2009年12月,取材于本报“18人梯”报道、以“10·24”长江救人英雄事迹为原型的电影《荆州1024》在鄂开拍;

  2010年12月,根据“大别山师魂”汪金权的事迹创作的话剧《红叶》在湖北剧院首演,他“蜗居”山乡中学20余年,任劳任怨教书育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观众;

  2012年6月,根据本报独家报道改编、以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割肝救子故事为原型的《暴走妈妈》,获得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

  2012年10月,同样是根据本报独家报道改编、讲述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生死接力、践约守诺为农民工送薪的感人事迹的电影《信义兄弟》,荣获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本月初,大型原创话剧《犟妈》在汉首演,而该剧女主角、“助残犟妈”易勤倾家助残的感人事迹,也是经由本报率先报道……荆楚好人接力“走”入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为何钟情“湖北群星”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提到,“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湖北群星”闪耀文艺舞台的现象,说明多数文艺工作者对于“为什么人创作”的执着坚守。

  去年拍摄的电影《湖之恋》,是以本报报道的“最美乡村医生”谢爱娥为原型;今年频频得奖的《我的渡口》,则是将恩施“艄公”搬上大银幕——说起“荆楚好人”,湖北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陈强自认“很有发言权”。“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中说过,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这就是我们把这些新闻故事拍成电影的初衷。像《我的渡口》,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不能被市场绑架,要宏扬人性、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

  本报机动部记者、“信义兄弟”系列报道采写者舒均则表示,“前些年,每到年底都有农民工被建筑老板欠薪,‘信义兄弟’的故事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本报一直以来都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做出了大量拥有向上向善力量的典型报道。把这些报道改编成影视作品,会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