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古籍纸质老化,“补破”考验修复功夫。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别鸣 通讯员 刘莎莎
照明灯下,毛刷、糨糊、剪刀、棉纸在他们手中交替运用,而“手术台”上正在接受抢救的“病人”,是一本本“病入膏肓”的古籍。“400年前的古籍论册卖,600年前的古籍论页卖,元代以前的古籍论块(残页)卖。”这条在收藏界流传已久的定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籍修复的极端重要性。
全国1500万册古籍待修复
昨日,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汉介绍,根据国图的调查,目前全国大概有5000万册古籍,其中三分之一需要修复,大概数量有1500万册。而按照现在全国古籍修复实际情况,一个上乘的古籍修复师,最多一年也只能修100册。据此可以计算,要完成全部修复工作仍需数百年,且前提是古籍不再继续遭到破坏。
张志清说,2007年我国正式施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展了在职培训,为全国培训修复人员数百人。但是,参加培训人员回到具体古籍修复实施中,情况却并不理想。古籍修复作为传统技艺,同样需要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去做,才能学得更扎实。这就是国家图书馆在全国多地先后设立传习所的根本原因。
古籍修复人员要求高
埋首于在浩瀚如烟的古籍之中,手边是宣纸、剪刀、丝线、外加一点浆糊,触摸着千年古卷,小心翼翼地修修补补。古籍修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古籍修复人员的要求极高。
作为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张平已从事古籍修复工作近30年,经他之手修复的古书不计其数。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古籍修复人员不仅应具有高超的手工技艺,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学历至少大学本科以上,古籍修复工作要做好,需要脑子灵活、心灵手巧。一方面要掌握十分纯熟的技法;另一方面,只有积累了一定经验,才能在制定修复方案时全面考虑”
在目前存世的古籍中,相当一部分都有虫蛀、鼠啮等小毛病,需要修补;有的还曾经被火焚烧过,部分文字根本看不清楚;而古籍中更常见的是书页自身的老化、絮化、粘连等问题,处理起来也需要很多时间。张平说:“这个活说实话又脏又累,不吃苦根本学不来。”
据了解,目前国内设立了涉及古籍修复方向的专业,大部分为中专和高职院校。在高等院校方面少之又少,仅仅只有南京艺术学院、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等3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相关专业。而在国外,古籍修复从业“门槛”至少是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接受化学、生物学、博物馆学、法学等正规教育。英国国家图书馆的一位博士修一件敦煌遗书可以用上3年。
古籍修复材料很难得
古籍修复材料的难得,也对古籍保护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张平呼吁:国家图书馆应该对地方古籍修复给予材料、工具与设备的支援。
他介绍,修复古籍一般使用古代材料,这些材料会越用越少。随着这种材料的日渐短缺,将来用于古籍修复工作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前些年,国家为此拨出专款,为国家图书馆定制了一批古籍修复专用仿纸。
据了解,现代的纸张酸性很大,要保存古籍,一般都使用“生宣纸”。除了纸张,市场上出售的糨糊也不能用于古籍修复,因为里面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对书造成破坏。公藏机构修书一般自调糨糊,同时还要掌握好浓稠度,太过浓稠的话不好往下揭,违反古籍修复的“可逆”原则。
专家们常常会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修复古籍时的心情,面对几辈子也修不完的古书,古籍修复者的工作就是抢救濒危古籍,与时间“赛跑”,在它们失去修复可能性之前,为其保命、续命。
(作者:周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