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鄂东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虽然是第一位中华诗影艺术研究推广者,但他一直称自己只是中华诗影艺术的追梦者。他从爱好到传承,让自我的小梦最终融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中国梦。他追梦的奋斗过程,代表着众多追梦者的追梦轨迹,展昭着人生价值所在,用诗情画意描绘着中华风采的雄姿。
梦自大别山启程
大别山位于中国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三省交界处。关于大别山的名称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相传当年李白登上了大别山时曾赞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
大别山还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这里走出了2位共和国主席、1位共和国元帅和300多位共和国将军。
另据资料记载,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一代医圣李时珍、着名爱国诗人闻一多、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两弹元勋彭桓武均出自这里。
刘后清出生的小山村,地处大别山脚下的武汉新洲区境内(当时属黄冈县所辖)。厚重的人文历史,让他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浸染和熏陶。他说,母亲给他讲了很多故事,希望他能成为文曲星那样的人。是母亲在他幼小的心灵种下了诗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颗诗的种子渐成了稚嫩的小苗,向着所期待的净土不断延伸、拓展,成为他进步的动力,更成为他创造的源泉。
梦是人生飞升的起点,有什么样的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他九岁那年,因母亲病逝,父亲将他接到了武汉的中心城区汉口。面对陌生的大都市,在他这位山里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川流不息的汽车,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最令他眼馋不已的是街边租书店里那林林总总的图书!
上苍是公平的。他虽失去了母爱,但正当他需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打基础时,他就有了读书的环境,于是他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放在了街边的租书店,父亲给的早餐费大多被他用来租书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等,从此走进了他的梦里、走进了他的心灵深处。
然而,正当他在书海漫游时,文革却开始了。学校无法正常上课,很多书都被封存甚至烧毁了。所幸《毛主席诗词》流传开来。于是他以《毛主席诗词》为读本,继续着自己的追梦之旅。
虽然没有老师指导,但他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诗句中领略到那豪放的诗风,从“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诗句中领略到那深远的意境。
《毛主席诗词》让他那颗追梦的心,深深地被感染、被震憾。
1968年,他开始学着写了一些诗。稍有闲暇,就徜徉于唐风宋韵中。他时常感受着韵律,聆听扣人心弦的感动,拥抱自然,与之共鸣。他懂得了随心远行是一次神往的过渡,令灵动的翅膀带着自己的思绪飞翔。
1968年12月,他作为武汉首批下乡知青到湖北浠水县插队落户,乘此期间,他走访了周边一些自己不熟知的风景,用诗歌的平仄演绎着人生众多的感悟。
生命的交集是灵魂的相依,一切皆于心的感悟。他正是这样在生活的缝隙时间里追寻着自己的梦,在新的高度上起飞。
梦在传承中创新
情于墨行出佳句,意有心曲谱华章。经过了多年的相守,他已经和中华诗词(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常守候着静静的夜,让月色洒满心田。“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多元思维的灵性,将万物中最美的精灵,用诗的语言展现给读者,传递正能量,让人们在真、善、美中体味人生价值的真谛”(诗友薛源对他诗作的评论)。
他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浅唱低吟。咏时事:“莫道沧桑风伴雨,休言坷坎云遮月。”“再昂首、重振我神威,民心悦!”(《满江红?壬辰感怀》);咏景物:“夜雨如酥染翠堤,青莲池柳陌阡萋。超然淡雅谁吟得,梦中犹闻咏此题。”(《七绝?咏莲三题》);抒情怀:“我欲乘风邀太白,把酒吟哦赏歌弦。”(《七律?黄山感咏》);面对大海,他倾诉了最深沉的爱:自从/第一次见到你/我就深深地/将你挚爱/因为/你有广阔的胸怀/纳百川汇千流/依然虚怀以待/因为/你有醉人的情愫/时而气吞山河/时而柔情满怀/因为/你有无尽的大爱/孕育了无数生命/奉献了千秋万代/因为/你有坚强的臂膀/为希望扬帆/将梦想承载/啊/多少回我魂牵梦萦/多少次我心回沧海/终于/今天我又一次投入了你的怀抱/思绪随你一道起伏/心潮与你一起澎湃/(《再致沧海》)。
然而,在人们日益浮躁的当时,诗歌尤其是中华诗词渐渐在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地方甚至将中华经典诗词从教科书中删除。面对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他痛心疾首,感到悲哀。
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让自己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关系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如何让中华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他一直在苦苦地思考着、寻觅着。
2009年初春的一天,他从网络上看到一幅配了诗的摄影作品,虽然诗影二者是分开的,但仍使他眼前一亮:在摄影已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如果中华诗词(诗歌)作品能与摄影作品有机地融为一体,不就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绝好途径吗?同时,摄影作品增加了诗歌艺术元素,更能提升摄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他喜不自禁,怀着这一梦想,开始潜心研究和探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成功地把中华诗词(诗歌)作品和摄影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了一体,并逐渐拓展为一种跨媒体的崭新的艺术形式——中华诗影艺术。
他对诗影创作要求很高,提出了诗影艺术创作必须遵循协调性、相融性、拓展性的原则,要求作品必须情景交融,图文并茂,浑然一体,更高地讲求诗歌的意境,更深地拓展艺术的广度与深度。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令他已经到了挑剔到程度,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精益求精。诗人的风骨是气节的高度展现,融汇灵魂岁月的沉淀,而最终必将铸成气质的魂于人生中闪光。责任感是他人生走向成功必备的动力素质,令他无悔于岁月。他的情愫是存于心中最深的沉积,淡淡地陪伴着他走过岁月,令他能在生活中品味着优雅的漫舞。
梦于诗影中融入
灵感接踪而至,他没有停留在单纯的诗影表达上,一个更大的梦想在他心中萌发:寻找更多志同道合者共同研究和推广中华诗影艺术,让中华诗影艺术在更大范围内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陶冶人们情操,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作出积极的贡献。
人和人的交往靠心灵的真挚。他从网上到网下,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用自己的真情感召人们和他一道实现这一梦想的旅程。
2009?年12月,由他任负责人的我国笫一个中华诗影艺术的推广网站——中华诗影艺术网创立。2010年,由中华诗影艺术网发起组织的全国第一个诗影艺术原创作品大赛成功举办。?2011年,大赛得到了湖北省文化厅的关注和支持。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成为大赛指导单位。其后,融诗影书画于一体的专业网站《中华诗影书画艺术》网,经国家信息化部批准备案正式创办。2012年1月8日,首届中华诗影书画艺术作品大赛颁奖暨获奖作者座谈会,在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隆重召开。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发来了贺电,湖北省文化厅主管部门负责人到会致词颁奖。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工网》、湖北日报、荆楚网、新民网、大众网、搜狐网、网易新闻、香港凤凰网等媒体均刊载了相关新闻报道。他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走到了今天。
目前,诗影艺术竞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2010年为诗影艺术竞赛,2011年起举办的则是诗影书画竞赛),第六届竞赛已于今年元月正式启幕。
通过五年多来的努力,大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的认可和支持,竞赛活动一届好于一届。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孔子问津文化发展促进会、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协会、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孔子问津书院所在地)及湖北楚天画院均为大赛联合主办方;大赛组委会和诗影书画家协作联盟,先后在湖北、江苏、甘肃分别设立了5个创作(研习)基地、2个艺术研习中心。
“中华诗影艺术”这一崭新的跨媒体艺术形式,不仅深受一些诗歌和摄影爱好者的青睐,而且受到群众的喜爱。一批诗影书画家和诗影书画爱好者成为了大赛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广者。
“我们被他的真情和执着感动了。”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黄念清如是说。
“他对中华诗影艺术的一往情深,确实值得我们这些群众文化工作者好好学习。”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党委书记殷崇俊由衷地感言。
“看到学校宣传这个比赛,就想让有点专长的学生都报名参赛,希望我带的理工科孩子们多一些艺术气息,更懂得用艺术的思维去生活和享受生活。他们大多对诗歌、摄影、书法感兴趣但又没有参与过此类比赛,作品有些稚嫩,但认真劲十足……不论最后结果如何,我相信这次比赛一定会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爱和热情,对今后他们业余兴趣的发展大有好处。再次表示真心的感谢!”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部学工老师小绿在感谢信中说。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您付出了太多太多,如今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可喜可贺。为各位获奖老师喝彩,更为有您这样的领头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位远在东北的网络诗友赞叹他。
2014年9月,由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等领导任编委会名誉主任的诗影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诗意中华——问津杯中华诗影书画艺术作品大赛获奖作品选》(第一卷),已正式问世。
他深深感恩于支持中华诗影艺术研究和推广的社会各界和相关领导,深深感恩于支持他从事中华诗影艺术研究和推广的家人和亲友,深深感恩于积极支持和参与中华诗影艺术研究和推广的志同道合者!
他透露:为了感恩和回报,目前正着手将自己追梦中的心得和部分诗影作品编撰成《追梦诗影》作品集,以便有一本专门向人们介绍和展示诗影艺术的册子,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他无怨无悔地继续着他的追梦之旅,他要让中华诗影这一艺术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走进千家万户,开遍五湖四海!
他满怀信心地说:“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有全体志同道合者的不懈努力,中华诗影艺术之花必将在伟大的中国梦里绽放,必将为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作出应有的贡献。”
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留下多少足迹,而是得到多少感悟。
“此生未悔在红尘,愿作不倦追梦人。俯仰无愧昭天地,只为诗影放歌吟”。
这就是他的心声,这就是他心底的吟唱。
(作者:刘建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