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叶君健的文化抗战

发布时间:2015-07-12 16:37:53来源:SRC-13

图为:1944年在英国

图为:1936年,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生在图书馆前合影(左一是叶君健)

图为:叶君健1938年在香港

图为:1936年在四川

图为:叶君健(右一)在香港与国际友人在一起

图为:1949年8月在回国的邮轮上

  文/张然

  叶君健(1914-1999),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小山村,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事实上,叶君健还是中国对外宣传事业的开拓者。叶君健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发挥外语专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努力堪称一部传奇,却一直不为世人所熟知。

  重回武汉 效力三厅

  1936年,叶君健从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在导师兼朋友朱利安·贝尔的资助下,远赴日本教授英文,不久就因“有危险的思想倾向”而被捕入狱并被遣送回国。

  1937年底,叶君健返回武汉时,武汉已成为抗战中心,他以“马耳”笔名参与发起“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2月,他投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是郭沫若),被分配到三厅第七处以“少校衔干部”的身份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主要进行笔译、口译和英语广播,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左派”英语人才,也是三厅最年轻的英语人才和唯一的英语口译者。这一时期,叶君健因为特殊的身份,结识了一大批进步的外国记者、文学家和艺术家,如史沫特莱、爱泼斯坦、斯诺,荷兰电影家伊文思,美国知名战地摄影师卡巴,英国诗人奥登和小说家栗伍德等等。叶君健说:“这是一个诗的时期,是艰难的严酷现实和充满希望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时期”。

  辗转香港 文艺抗战

  1938年八九月间三厅解散后,叶君健拿着郭沫若多批的一个月工资,携带一部《牛津简明字典》和一架手提旧打字机,由广州辗转至香港。

  他先是在《世界知识》杂志当编辑,后来与戴望舒、冯亦代、徐迟等共同创办了英文刊物《中国作家》(Chinese writers)。作为该刊物实际上的选稿人(中文)、翻译者(英文)和编排设计者,叶君健致力于把中国的战时文学作品介绍到国外去,实现另外一种形式的对外抗战宣传。与此同时,叶君健还翻译了刘白羽、张天翼、姚雪垠等作家的战时短篇小说,并送到美、英和苏联有影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他个人在香港出版了两部翻译小说集《中国战时短篇小说集》和《新任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叶君健受廖承志所托,集中精力把毛主席《论持久战》和《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的前身)翻成了英语并在马尼拉出版,这也是毛主席重要著作第一次被译成外文并在国外发行。

  远赴英伦 战时演讲

  1944年,受英国战时宣传部的邀请,叶君健抵达英国,开始了在英伦三岛的巡回演讲。他演讲的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的现状和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国的人民武装如何拖住日本侵略军;中国知识界及其他职业界对抗战所作的努力和贡献;为什么中国人民必胜,日本侵略军必败等。

  1945年8月15日深夜,叶君健正在爱丁堡准备第二天的演讲,广播里突然传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自此,他的战时演讲任务正式完成。叶君健用近600场的演讲,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稍后,他转到英国文化委员会,并在剑桥从事了4年的研究工作,直到1949年秋天启程回国。(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