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永贵 孟宪平(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建立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有文化自觉,特别是要深刻把握文化自信的独特标识和特征。就其内涵和表现看,我们认为文化自信至少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一是连续性。 文化自信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论是遭受挫折的时候还是取得巨大成就时期,它都是一种信念、毅力和意志的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优秀的道德精神和伦理价值,对社会的持续关怀是这种精神的不竭动力,即使发生社会转型时也不曾忽视它,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钟情和坚守是一贯的、连续的。
通常情况下,如果时代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体认也会发生变化,曾经享受着文化优越感的人们会面对新的文化选择,相应的文化自信的形式和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但这不意味着与原有的文化自信决绝。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明确“礼失而求诸野”,就是有力的证明。文化自信的连续性还在于,当过去的认同意识、身份意识和话语权力发生变化时,人们总会以已有的文化体认为基础寻找精神支撑,用远大理想增强发展动力。
二是现实性。 在当下,文化自信是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主要支撑的,其现实性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性质和方向,文化自信是对清晰而又富有吸引力的目标的确认,它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成就,也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在经历了90多年建党实践后,在经历了近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后,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之后,文化自信从内涵、层次、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密切关联。当下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更不是夜郎自大,而是以自觉发展为特征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带有传统价值观造就的文化底色,也带有现代社会发展造就的时代表色,既是信仰力量的确证,又是实践理路的选择。
三是开放性。 文化自信要求有一个开放的体系、开放的胸怀和开放的思路,就是要讲述中国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既有中国元素的底气,又有创新发展的豪气,还有自立自强的朝气。就形式上看,文化自信是在长期的文化交流和比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儒释道的比较与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比较与选择,都表明文化自信是一个开放式的过程。
形式上的开放还表现在对文化边界的明确认识和定位上,文化自信表明了我们要坚守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边界,没有包容的文化自信往往会演变成文化自负或文化狂妄,没有边界的文化自信往往会变得盲目自信。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地图中,不同文明的图景和内容有很多重叠,虽然从中心到边缘存在文明的级差,但是相互交流的文化中都会带有对方文明的余韵,主流与支流、清流与浊流、潮流与逆流、交流与断流、潜流与显流,也都会对文化自信产生影响。从中国近代由于闭关自守而造成的落后挨打局面,从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中,我们得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结论。其所包含的自信在于,它决心以自己的成就为世界作出贡献,它有信心在文化交流中增强自身魅力,有能力拒绝不良文化的侵蚀。因此,这种文化自信的开放性与它所表现的世界意义是密切联系的。
四是基础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占据基础地位,没有文化自信,其他三个方面的自信就缺少了精神素养。文化自信不是就文化而文化的事情,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不只是表述形式上的变化,更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体悟。
文化自信的基础性来源于长期的心理准备和精神积淀,在经历了对近代中国道路的探索、对新中国成立后建设道路的探索、对改革开放道路的探索之后,才有了今天的文化风景和精神气象。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因此,文化自信的基础性还在于它的中国气派,它拥有精神优势和道德高地,不仅是对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价值观的坚守,不仅是尊重历史和文化规律,也引导人们坚持守住根基、前瞻未来的表现,通过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决心把理想要求转化现实,进而从根本上树立起我们的意识形态自信。我们应在文化自信中自觉担当起肩负的文化使命,不断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作者: 编辑: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