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热浪继续肆虐 二桥上摊鸡蛋比一桥熟得快

发布时间:2013-08-01 05:14:53来源:SRC-13

  市民逛街吃饭都选晚上

  13:30的光谷车水马龙,记者在阳光下站了15分钟,温度计指向40℃。该商圈一家快时尚品牌店导购介绍,晚上来逛街的人更多。

  昨日下午2时,户部巷游客寥寥无几,将近一半的店面没有开门。记者拿出温度计行走20余分钟,指针直到45℃才稳定下来。一家饮品店老板介绍,白天几乎没什么客人,到晚上太阳下山后才陆续有人来逛夜市。店铺都是下午5点才开门,一直营业到晚上12点。

  汉街的温度则低多了,下午2时许,汉街的温度36.5℃。与洪山广场不同,这里几百米的长街,两侧都是建筑,中间的街道一半有背阴,加上店内吹出的冷气,走在路上不那么难受。

  户外工作不要超6小时

  气象部门专家称,一般人群在静止状态体温调节极限温度为31℃(相对湿度85%)、38℃(相对湿度50%)和40℃(相对湿度30%),当超出极限温度,人体的多个脏器将参与降温活动。

  专家建议,高温天气要控制在户外的时间,不能超过6个小时。从事室外体力劳动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10L-12L。

  坐山洞水边享凉风 逛商场地铁蹭冷气

  昨日,记者兵分数路打探烈日炎炎之下百姓纳凉方式。

  洞中畅享天然凉

  武昌凤凰山社区的居民们,这些天都到社区的防空洞纳凉点纳凉。昨日中午,刚过饭点,两处防空洞口外聚集了60多名前来纳凉的居民。他们从家里搬来躺椅,沿着防空洞两侧摆成两列。居民们或躺或坐,一边拉家常,一边织毛衣。

  据了解,该防空洞内的夏季温度一直保持在20℃到25℃之间,越往洞里深处走越凉快。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富国汉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在此纳凉的居民都有上百人次。

  江夏国营长虹机械厂白云社区的居民们,则到八分山下的天然石洞内纳凉。石洞内20℃的温度显得凉爽异常,记者发现,不少居民还带着薄被。

  江边自有快哉风

  昨日下午1时,临江大道长江大桥引桥桥墩下,近百位市民沿大桥的影子一字排开,悠闲地或坐或躺。桥身巨大阴影和凉爽江风,让这里成了纳凉的好地方。市民王爹爹说,自从天气热起来后,他几乎天天来,最近乘凉的人也随着温度的升高多了起来。

  汉口武汉关江边,一座废弃的趸船上,武汉关冬泳队自制了躺椅供队员休闲纳凉。傍晚,凉爽的江风吹过,他们说“超级享受”。

  地铁书城蹭冷气

  昨天中午,汉阳七里庙的肖太婆带着5岁的孙子,在钟家村麦当劳买了杯可乐,坐了两个多小时,这已经是他们转战的第二个蹭凉地了。“我每天带孙子到各个商场、商店逛一逛,一天就过去了。”肖太婆乐呵呵地说。

  除了传统“蹭凉地”商场,地铁、图书馆也成了居民的新宠。昨日,记者来到2号线宝通寺站看到,该站附近武锅东社区的20多位爹爹婆婆,正坐在站内乘凉。

  位于沙湖边的省图书馆新馆,来此看书避暑的读者也络绎不绝,一楼自修区座无虚席。23岁的杨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学习氛围浓厚,又凉快,最近座位非常走俏。

  省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证实,上周日,该馆接待了13102人次的读者,7月份平均每天进馆8387人次,与6月份相比,平均每天多接待了2106人次。该馆从6月1日起,对读者开放时间由原来的每天7小时,延长到12小时。

  林间树下好歇息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武昌区徐家棚街秦臻路社区,走进葡萄长廊,明显感觉这里的温暖要比外面的低,这个长廊约有5米高,长300多米,居民们笑言这里成了社区里的“天然氧吧”。

  在汉口中山公园、硚口公园,林木茂盛让园区内凉爽宜人。家住江汉路的张太婆来硚口公园纳凉聊天已成生活习惯。“这里有朋友,还凉快,在这里纳凉最舒服。”张太婆说。

  商城线路改造店铺空调分单双号开

  昨日,有市民反映,汉口汉西路有一家灯饰商城,店铺根据“单双号”开空调。

  上午11时,李先生来到汉西路长青灯饰市场购买灯具,走了几家商铺,都感觉很热。“印象中商场应该很凉爽呀?”他发现不少店铺都在使用电风扇。离开时,他在门口看到一张告示,称店铺“按单双号开空调”。

  记者来到商城,看到很多店铺玻璃门上都贴有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因市场线路改造,商户空调开机分单双号执行”,落款处盖有“武汉市长青家电灯饰市场办公室”的公章。二楼部分没空调的商铺里,一般用两个电扇同时吹风,店主称市场会派人巡查。

  市场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分单双号开空调属实,于7月30号实施。一负责人说,市场1998年开张,近年来装了40多台空调,用电负荷很大,为避免安全隐患才实施此举。“这是暂时性举措,8月下旬就不用分单双号了。”该负责人表示,市场正进行电路改造,预计年底可完成。

  遗憾

  部分民企不知要发高温补贴

  昨日,武汉市安监局前往部分施工现场和企业,检查防暑降温落实情况,多数大型项目建筑工人的高温补贴基本落实,但部分民营企业竟不知要发放高温补贴。

  在汉口某家具城门前,一位农民工说,遇到客户要求中午送货的情况,人可能会中暑。说到高温补贴,他摇头说:“现在工作难找,至于高温津贴、清凉饮料,那是想都不敢想。”

  武汉市安监局要求,各企业要合理调整高温、露天、高空作业的班次,妥善安排高温期间职工的作息时间和休息场所,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火炉天易中暑高温险是空白

  高温天持续多日,有市民感叹:“要是保险公司能推出高温险就好了。”不过,记者昨从武汉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并无专门的高温险产品。“大热天的出门容易中暑,保险公司若推出专门应对高温天气的短期险种,我肯定愿意买。”这几天,家住永清街的陈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在医院打了好几天吊瓶。儿子因中暑引起呼吸道疾病,前后费用花了2000多元。

  昨日,记者拨打泰康、合众、信诚等多家保险公司服务热线,咨询是否有专门针对高温天气的人身保障险种,均得到否定回答。

  业内人士透露,高温险匮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投保人群应该主要是体质较弱的人,范围狭窄,赔付金额却较大;二是鉴定存在难度。

  信诚人寿湖北分公司保险专家建议,可以购买住院医疗险和意外医疗险来部分充当高温险的作用。

  应对

  武汉卫计委开通暑期专家热线

  前日发布高温疾病预警后,武汉市卫计委昨日又开设公益“暑期专家热线”12320,针对高温天气高发疾病,安排医疗专家为市民健康度夏支招。热线时间为今日下午3:00—5:00,市民直接拨打12320即可就高温天常见疾病进行健康咨询。三位专家分别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智超,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市妇儿中心(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陆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