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年的武汉,是一座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那时候,城市发展由对“物质”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
2049年的武汉,拥有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的市民社区,更加包容的文化环境,更加高效的交通体系,更加活力的城市空间。
2049年的武汉,是一个在创新、贸易、金融、高端制造方面拥有国际影响力与全国竞争力的国际城市。她跻身世界城市体系第三层级,成为面向亚太区域的国际门户。
“任何一个大型城市一定会展望未来。”武汉2049蓝图的主力描绘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用绿色、宜居、包容、高效、活力阐释2049年的武汉。
绿色的大武汉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控制
“武汉是全国唯一既有江又有湖的城市。”李晓江为2049年的武汉涂上了寓意生态的蓝色和绿色。蓝是大江大河的连通,绿则是山体和绿道。
控制生态底线,搭建武汉理想生态结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市域总面积的20%左右,即1698平方公里。在底线空间内,实行最严格的生态控制,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与建设。
宜居的大武汉
提供多样化优质居住空间
“城市的意义在于关心人、陶冶人。”李晓江说,“宜居”成为未来武汉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2049年的武汉社区,将形成以家、服务设施、交通节点构成的“个人生活圈”以及依托环境、交通、服务设施形成的“个人工作圈”。武汉为居民提供优质、多样化的居住空间,在区位便利地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或公租房,鼓励发展中小户型公寓、国际社区、老年社区等特色化社区。
包容的大武汉
让新移民平等参与城市公共事务
“武汉的市民文化非常有特色。”李晓江说,正是因为兼容并蓄,“包容”成为未来武汉的文化发展风向标。
李晓江希望,武汉一定要保护好历史街区,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凸显城市魅力。
包容还意味着对新移民的接纳。李晓江预测,2050年,武汉人口将在1700万至1800万之间。外来人口需和“土著”公平地享用公共服务以及享有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乃至决策权。
市民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有着对小众文化的宽容。今后,武汉将更加注重培育市民对武汉文化的认知,并为小众文化保留氛围和生长空间,培育“新武汉人”、“大都市人”的文化创新。
高效的大武汉
形成一体化大都市绿色交通体系
2049年,武汉将成为中部国际交通枢纽:东湖(江夏)第二机场将得到快速发展。武汉将建设外围铁路运营环线,汉阳站成为国际货运通道枢纽站点;汉新欧铁路的快速发展,让武汉形成向西的、综合化的、国际性的货运通道;公共交通将承担市内出行的主要角色,形成一体化的大都市绿色交通体系。
活力的大武汉
汉口武昌打造不同特色区域
一座城市的发展,一定离不开活力的因子。2049年的武汉,将沿“两江四岸”打造体系完备的功能区域,减少跨江奔波。
“两江四岸”之外,汉口、武昌打造不同的特色区域:北翼中心,以建设大道—武广商圈、汉正街、汉口沿江商务区为核心,形成商业商贸聚集区和企业总部区;南翼中心,将以武昌滨江总部区和沙湖南岸金融商务区为核心,形成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
武汉晚报 记者王雪
(作者: 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