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挂牌武汉园博园
央媒摄影大咖聚焦生态回归大片
中央媒体记者聚焦园博园。记者何晓刚 金振强 摄
中央媒体记者聚焦园博园。记者何晓刚 金振强 摄
武汉晚报讯(记者谭德磊 实习生刘梦婷)昨天,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在武汉园博园揭牌。一批央媒摄影大咖云集江城武汉,用镜头聚焦武汉园博园风情大片,挖掘园区建设背后的生态回归故事。
该摄影创作基地授牌仪式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武汉晚报联合举办。“这是学会在历届园博会设立的唯一一家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说,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办得非常成功,环保、绿色的发展理念非常新颖。武汉在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上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生态回归故事,是一座难得的新闻富矿。此次在武汉设立的摄影创作基地,将为来自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的新闻摄影记者搭建拍摄武汉园博园、进行摄影创作的专业平台。届时,大师们将通过摄影镜头聚焦园博园背后的故事。
初夏的园博园,草长莺飞,繁花似锦,成为江城的一张靓丽名片。这片总面积213公顷、选址于汉口百年老堤——张公堤绿道公园群核心区的青山绿水,采取中国园林手法打造,“荆山”、“楚水”两大地标性生态景区,体现湖溪相连的江汉平原水系特征,融合园林景观与荆楚文化,呈现武汉山水自然特色。这片城市“绿肺”每年可吸收烟尘6.35万吨,制造氧气5.45万吨,极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惠及周边10万居民。
2015年12月,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因通过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后建成园博园,为世界解决类似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了武汉样本,武汉市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
文艺志愿者为50名园博园志愿者盛装出演
胡杨、沙漠、剪影、反光
兰州园、飞天梦
美丽的纱巾,大妈的深情
北京园内,老人们的舞蹈
(作者:李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