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436人!武汉日急救人数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17-07-26 07:26:40来源:楚天金报

原标题:436人!武汉日急救人数创历史新高 记者全程记录急救人员的一天

图为:急救人员接送病人 记者邹斌摄

图为:程正军汗如雨下 记者戴辉 通讯员黄金波摄

图为:学生烈日下做试验记者刘大家 通讯员刘涛摄

图为:管理员整理共享单车记者周逸俊摄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杨扬 实习生朱逸慧 通讯员罗双萍

昨日下午3时许,武汉路边温度急剧攀升。在实施了3次急救后,武汉市急救中心汉口站医护人员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最近天气热,身体不舒服的患者比平时多些。”值班医生潘军皮肤黝黑,言语平实。记者翻看该站医护人员出勤记录册发现,平均每天要救治病人10人左右。潘军说,平均处理一位病人约需一个半小时。

还没来得及赶回休息室,他们又被一通电话召唤去了现场。连记者身上的衣服都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可潘军等医护人员却毫不在意,“人命关天,我们辛苦点没事”。

一周处理中暑患者70例比去年同期上升169%

昨日9时,记者来到武汉市急救中心汉口站,潘军连同两位护士、两位担架员及司机已经出任务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铁3号线云飞路站有一位30多岁的女士晕倒,“电话中描述她头昏、冒冷汗,可能是低血糖或轻微中暑”。

潘军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截至昨日9时30分,武汉市急救中心就已接到电话232次,有效呼救79例。高温天气给急救工作增添了压力,据了解,7月17日至23日,该中心共处理中暑患者70例,而去年同期仅有26例,上升了169%。“我们昨天已经破纪录了!”急救中心调度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4日武汉市共处理120急救病人436人,“去年最多的一天也只有432人”。

每天急救中心会接到上千个120热线电话,这背后是45个站点的数百位医护人员的冒着酷暑奔波。中午11时许,潘军回到休息室,才刚喝了几口水,12时05分又出发了。记者喊他赶紧吃几口饭再走,他却说:“时间就是生命,不能按时吃饭,我们都习惯了。”

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急救人员手抬肩扛救病患

连续处理了两例转出院病人,潘军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最轻松的救护工作,“转出院一般病情不重,情况不急”。话刚说完,他就接到一个电话,汉正街一位70多岁的爹爹在5楼家中病发。“我估计这个楼没电梯。”潘军对担架员田师傅说。原来,急救中心汉口站附近多为老旧小区,没有电梯的居民楼,担架员只有靠手抬肩扛运送病人。

下午4时05分回到休息室后,潘军他们刚躺着休息15分钟,一通电话又来了。“敲门声绝对听不见,电话一响,不管睡得多熟都能醒。”司机师傅一边笑着说,一边拉着潘军上了车。到了位于西马路的现场,医护人员下车来来回回找了几遍却没看见求救人员,打报警电话十几次也没有接通。“这样的情况蛮多的,可能有的人缓了口气发现不需要救护车就走了。”潘军反过来安慰记者:“这样也是好事,起码说明这人病得不重。”

短短几小时的体验,记者已经感受到急救医护人员生活的不规律。潘军却极乐观地调侃:“那是,干我们这行,你刚睡下、刚吃饭就绝对会来点活。”果然,下午4时40分,潘军刚回到休息室,工作人员买来一个西瓜张罗着给大家解解暑,瓜刚切开,电话又来了。“这次情况危急,听说患者神志已经不清楚了,身上像烧开水一样烫,这种情况晚一分钟,患者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来不及和记者多聊,他们又坐上救护车疾驰而去。不知道他们接下来能不能顺利吃上晚饭,或是又被一通电话召赴救护一线。

疏捞工人

钻进地下管道 一干就是7小时

金报讯(记者戴辉 实习生叶之荣 通讯员黄金波)施工挖断排水管,不及时处理后果堪忧,时间不等人!7月24日,汉阳区水务局排水队疏捞二班班长程正军在抢修地下管网时中暑倒地,幸被及时送往医院治疗才脱离危险。

昨日,记者在汉阳医院见到程正军时,他正在打吊针,接受采访时仍显得有些疲惫。原来,当天汉阳夹河路附近拆迁,一小区的排水管道被挖断,导致小区内排水不畅,污水横流。接到任务后,程正军带着几名工人立即赶至现场,冒着酷暑进行抢修。临近中午,路面温度高达50℃以上,大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程正军跳进管道内施工,管道里酷热难耐,还散发出阵阵恶臭。经过7个小时连续奋战,他们终于抢在下班晚高峰前修好了排水系统,而筋疲力尽的程正军也因中暑而昏倒在施工现场。

据水务部门介绍,今年41岁的程正军担任疏捞工人已有10年,其所在的疏捞二班人员共18名,配备3台淤泥车、1台水车、1台绞车,主要负责34个老旧社区近500座化粪池、6000余座各种型号的井盖、50余公里的各类支管,以及半个汉阳主城区3000余座检查井、12000余座进水井、40余公里主干管网的日常维护工作。

“种子选手”

不怕自己热 就怕热坏了稻种

金报讯(记者刘大家 通讯员刘涛)狮子山下,野芷湖畔,一片片稻田绿油油,水稻田里,星罗棋布点缀着一些青年男女“劳作”的身影。原来,这里是华中农业大学作物育种专业的水稻试验田。在田间“劳作”的是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走进这片水稻田,发现这里跟别的稻田不一样:有的稻子高,有的稻子矮;有的稻谷已经抽穗,而有的才刚刚插下秧苗。学生们有的拿着笔和本子做记录,有的选取稻穗,有的进行人工授粉。因为他们学的是种子的杂交和筛选,所以有人称他们为“种子选手”。

从第一批稻谷4月播种,到最后批次的稻谷种子10月收割,他们整个夏秋高温季节都要在烈日下度过,不管男生女生,每天都要卷起裤腿在泥水里进行取穗授粉等试验操作。对于打赤脚的感受,女生张桑里说,脚被石子划破或者被路面烫伤都不算什么,她最怕的是稻螨过敏,奇痒难忍,影响正常学习研究。而研二女生刘晓斐告诉记者,今年这样的极端天气,最让她们难受的不是闷热,而是这种高温天气不利于稻种发育。

共享单车调度专员

车辆被晒得烫手他们一一扶起停好

金报讯(记者周逸俊)为了维护城市的交通和形象,让市民可以正常使用共享单车,有一群共享单车调度专员在这炎炎夏日里默默付出。

昨日9时30分,记者来到徐东大街新世界百货前的公交站台,找到摩拜单车调度专员吕果。此时的他全副武装,帽子、面巾、袖套、清凉油和藿香正气水等一应俱全。他说,他们这些调度专员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有5个小时是在户外工作。调度专员每天负责将乱停乱放的单车整理集中摆放,调度分配让各个片区都有足够的共享单车供市民使用,并寻找那些被私藏损坏的共享单车运回维修处。吕果告诉记者,他每天调度搬运单车80-100辆,找到私藏车、损坏车30辆左右,整个武汉市像他这样的摩拜单车调度专员有近500名。

当吕果开始工作,记者发现,公交站已经被共享单车包围,四处随意停放着各种共享单车,将近有200辆。吕果将那些倒下或乱停的摩拜单车一一扶正并摆放整齐。他告诉记者,福客茂那边车辆不足,现在要调配一些车辆过去,然后他开始将60余辆单车一一搬上大车。记者上前搭手帮忙,发现车座和车身都被晒得烫手,而吕果只是笑笑,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