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朱院士生前在实验基地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罗欣刘中灿通讯员邢知博 秦正保)昨日凌晨2时51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朱英国于1939年11月出生于湖北罗田县,1964年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留校任教,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杂交水稻和植物遗传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杂交水稻种质创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事研究近五十年来,朱英国始终心怀“为天下苍生饥寒”终身奋斗的坚定信念,常年顶烈日、冒风雨奔波在田间地头,他是一位对土地、对农民充满深情厚爱的赤子,更是一位对农业科学有着孜孜不倦探究精神的科学家。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鄂州实验基地看望朱院士。
朱英国留武大任教至今,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先后招收了近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遗传学、杂交水稻科学人才,桃李满天下。
他的科研成果惠及五亿农民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罗欣通讯员邢知博秦正保吴江龙
“老先生走得太突然了。水稻是他一生的挚爱,这些年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很有激情,非常辛苦。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昨日下午,在武汉大学生科院布置灵堂的李阳生教授痛心地说道。
杂交稻新品种推广近1亿亩
朱英国从1969年开始水稻生物学研究,1972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育成多个品种的杂交稻。
40多年来,他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机理、杂种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优质高产杂交稻育种和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选育的杂交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近1亿亩,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他培育的水稻种植在生产中被大面积推广应用,惠及五亿农民。他也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湖北省科学大会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众多奖项。
鼓励学生以田地为课本
昨日下午,记者在武大生科院看到,朱英国院士的办公室里,书柜、书桌、旧沙发上,都堆满了书,隔壁就是他的实验室。学生高峰介绍,朱老师平时的生活、工作作风值得学习。每次下乡去种植基地,他一下车就直奔田头,“他鼓励我们以田地为课本,在田地里历练。”在高峰眼中,朱老师特别平易近人,“在学术上,他经常督促我们,要‘一心一意做,钻进去’;在生活上,他也常常关心我们,前不久还在关心我的个人问题呢。”
2014年初,朱英国院士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的学生杨代常也同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而杨代常就是朱英国在田间发现的。1975年,朱英国在仙桃进行杂交水稻的培训与推广,当时不到20岁、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技员杨代常,非常执著地钻研技术,朱英国发现他是个难得的好苗子。此后,一直提携、支持这个后生。在朱英国的鼓励下,杨代常于1985年考上了武汉大学的插班生,后来成为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2005年,朱英国邀请在国外工作的杨代常回国发展,杨代常毫不犹豫地回到了老师的科研团队。“我从未听父亲说过假话、大话、空话,他只是脚踏实地向目标前进。”朱英国之子朱新峰介绍,父亲每天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外奔波,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在生活上,父亲一直保持勤俭节约的本色。
(作者: 编辑:连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