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吉庆民俗街人流如织热闹的
图为:吉庆民俗街夜市
图为:民间艺人为游客表演
图为:中华戏曲走进吉庆民俗街
图为:吉庆民俗街开展“商圈党建”活动
8月13日上午10时,早已过了“饭点”,武汉市江岸区吉庆民俗街老通城店内,排队买豆皮的人群,却从售卖柜台一路“拐”到店门口,进餐大厅里坐得满满当当。
2016年12月28日,吉庆街重新开街,此后,这样的火爆场面频繁上演。汉口居民李凤莲感叹:“吉庆街如今的红火,颇有上世纪90年代的感觉。”“吉云照影觥樽尽显生活秀,庆雨映灯弦歌舒展岁月稠。”这副藏头门联的寥寥两语,道出吉庆街天下名街的无限风情。如今,在江岸区的精心引导下,吉庆民俗街正从武汉市的美食名片,升级成为民俗文化名片和互联网名片,并成为外地游客来汉旅游的热门景点。
美食名片——激活“怀旧味蕾”
吉庆街大排档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得以迅猛发展,成为武汉市民吃宵夜的首选之地。曾几何时,这条百余米长的小街,云集着上百家酒店,吸引来自广州、上海等全国的食客,旺季时出现万人进餐的盛景。
进入21世纪,由于种种原因,吉庆街曾一度沉寂,淡出人们视野。历经两年封闭改造,去年12月28日,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吉庆民俗街涅槃回归。
江岸区盛情相邀,老通城、蔡林记、四季美、汪玉霞、冠生园、老万成、德华楼和东来顺等8家老字号名店在此开店。
老字号扎堆,迸发集聚效应。8月12日,孝感市民张红和7位好友相约一起来到吉庆街,大家有的买豆皮、有的尝汤包、有的挑糕点,各取所需。张红说,以前,武汉的老字号名店散落在街头巷尾,踪迹难觅;如今,老字号名店云集吉庆街,大大方便游客寻觅武汉美食,“就像逛街要去江汉路,玩水要去东湖,吃老字号名小吃、感受武汉民俗文化,当然要来吉庆街。”
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王永中说,自从吉庆民俗街开街以来,蔡林记吉庆街店日均销售热干面5000碗。距离该店斜对面的德华楼,日均进餐上千人次,周末时多达上万人次。
除了“高大上”的老字号,吉庆街还请进30多家“小而美”的市井小吃。这些市井小吃大多藏身武汉市的街头巷尾,为武汉市民熟知,却让外地游客难觅。
位于中山大道10号的骏骏牛肉粉店,以口味偏辣的汉味牛肉粉闻名,每天都有市民排队购买。去年12月,该店受邀在吉庆民俗街开了第一家分店,开业当天下午3点就买断了货,如今日均销售上千碗。“吉庆民俗街,将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市井小吃,也聚集在一起,成为武汉市的‘新名片’。”骏骏牛肉粉店陈国俊感叹,搭着吉庆街的“人气红利”,不少汉味小吃店在此迈出扩张经营的第一步。
为迎合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餐饮需求,吉庆民俗街还运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引进餐饮“小清新”:英山神峰山庄生态文化餐厅,主打从田间到餐桌的有机食物;以提倡素食为主的宝通寺餐饮品牌“云集斋”,首次走出寺庙,主销豆制品素食和素菜包;全球百大夜店俱乐部的SPACE酒吧,定期邀请全球顶尖的DJ制作人和音乐人驻场表演。
文化名片——从卖餐饮到吆喝民俗
不久前,中国?武汉“首届吉庆街民俗文化才艺大赛”,在吉庆民俗街大舞台正式落下帷幕。
该活动由江岸区大智街道办事处、江岸区文体旅游局、武汉吉庆民俗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比赛共吸引来自湖北本土的民俗草根艺人近百名,楚剧、黄梅戏、湖北大鼓等极具荆楚特色的曲艺节目轮番登场。
吉庆街因改编自池莉同名小说的电影电视《生活秀》而全国闻名。她曾指出:“吉庆街特以茶楼酒肆最具汉口神色,九省商贾,络绎往来,市井细民,芸萃其中,笙歌戏曲无时不秀,杂耍游艺无乐不欢,俨然之浪漫大气都市文化。”
笙歌戏曲、杂耍游艺带来的民俗味,刻进了吉庆街的骨子里。开街后,吉庆民俗街一脉相承,平均每天都举办民俗活动。
建立非遗文化及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市集。与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武汉市群众艺术馆合作开展民俗文化展,汇集荆楚各地的大师级民间绝活,汉绣、旗袍、编织、木雕等技艺,让市民大饱眼福。
打造百姓大舞台。在吉庆民俗街内庭广场,有一个“吉”字形的舞台,常年开展各类舞台演出和群众活动。江岸区第38届滨江之春艺术节之“唱美江岸”歌唱大赛、民俗文化才艺大赛,以及日常举办的楚剧、汉剧、评书、木偶剧、变脸和口技等传统舞台节目,广受居民群众好评。开街时,吉庆民俗街还邀请何祚欢、周锦堂、陆鸣、尹北琛、许勇、郑志方等知名人士,现场演绎湖北评书、汉派小品和相声。
这里正成为武汉市民们欢度佳节的重要场所。今年春节,吉庆民俗街举办大汉口庙会,市民们边看舞龙、舞狮、猜灯谜,边逛民俗庙会集市、看文艺汇演。端午节汪玉霞、冠生园等老字号现场边售卖,边教市民手工制作绿豆糕。
除了民俗活动,文化元素也在吉庆街随处可见。江岸区专门请来专业商业设计公司,为吉庆街增加“汉味”。“冒得”“正满”“耍拉”走进吉庆街,一整面写满“武汉话”的文化墙尤其抢眼,总有游客在此驻足,惟妙惟肖地学上几句武汉话。位于中山大道的“六桌宴”群雕,再现上世纪90年代市民在吉庆街宵夜的场景,老武汉人的市井生活跃然眼前。
民俗文化生机勃发,让吉庆民俗街不仅成为美食集中营,还成为旅游目的地。吉庆民俗街在2017年全国旅游博览会上大放异彩,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关注。
互联网名片——老街站上新风口
5月21日,武汉市商务局和支付宝口碑联合宣布,武汉第一条“口碑街”正式落户吉庆民俗街。该商业街成为湖北第一条互联网O2O口碑街。吉庆民俗街成为武汉市、江岸区在互联网上的新名片。
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消费者只需打开支付宝,就能看到线上吉庆口碑街。这里聚集了街面的所有商户,提供老字号简介、口碑好店推荐等各种信息。更为智能的是,口碑街将通过汇总、沉淀后台大数据,为吉庆民俗街的顾客群体精准“画像”,推送个性化的活动、折扣等,实现精准营销。
随着口碑码的铺设,吉庆口碑街也将拥有自己的专属二维码,这将成为吉庆民俗街的全新互联网形象,消费者和游客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吉庆街的街道景区、街道商户、街区活动,体验VR场景、口令红包等不同时尚玩法。
上周末,上海市民王雨凡一家专程来吉庆民俗街旅游。她说,在支付宝口碑街上,常看到吉庆民俗街的百年老店的介绍,大量食客留下好评,她专门带着老公和孩子来这“解馋”,顺便在武汉旅游。
新风口,也为吉庆民俗街的老字号们带来新生机。
德华楼吉庆街店加入了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线上业务量已占该店总业务量的20%。为迎合年轻人口味,该店除了继承老做法,还陆续推出芝士培根包等新品。
汪玉霞吉庆街店正与江岸区一家文创企业合作,打造怀旧主题的沙龙,通过为参与者提供老品牌的汽水、糕点等,培养年轻消费群体。眼下,该店正在网上火热开展的“汪玉霞知识小测验”,收获一批网友点赞。
“红色商圈”引领发展
8月16日,吉庆民俗街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与吉庆社区一起联办文艺汇演,慰问社区困难群众。
以“大党建、大服务、大管理”为抓手,吉庆民俗街大力开展“红色引擎”工程,惠及周边居民。
吉庆民俗街目前共有66家商户、42名党员。吉庆民俗街成立商圈党总支,并形成以中共吉庆民俗街商圈党总支为核心,中共凤凰湖北同步传媒公司党支部、中共武汉快乐码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中共武汉信腾台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德润分公司党支部及中共吉庆民俗街联合党支部等4家企业党组织为支撑,共同参与、动态开放的党建工作体系。
该商业街建立了党员职工服务中心,提供组织关系迁移、党员教育培训、员工招聘、困难员工帮扶、就业培训、项目申报、大学生就业落户等公共服务。
为培育“红色文化”,吉庆民俗街打造“红色书屋”,工作日每天开放,供商圈的党员、职工取阅;每月开展一次“红色讲堂”,增强商圈党组织和党员的党性意识;暑假期间,每周末与武汉市群众艺术馆联合播放“红色电影”,向来访游客传播“红色文化”。
与此同时,吉庆民俗街商圈成立志愿服务队,武汉吉庆民俗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18名员工成为志愿者,为商户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调解纠纷、文化活动等服务,并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困难居民。“红色引擎”引领发展。吉庆民俗街不仅服务了周边居民,还强劲了自身的发展动力。该商业街鼓励商圈党员主动亮出身份,并评选出一批服务热心、诚信经营的“星级党员商户”,营造商户间拼搏赶超、争先发展的良好氛围,将吉庆民俗街商圈打造成为有品牌、有文化、诚信经营的示范商圈。
培育发展沃土 打造武汉名片
江岸区国资公司近日公布,吉庆民俗街拟于近期重新开放宵夜,让“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从回忆回归现实。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岸区整合吉庆民俗街周边街道资源,统筹布局、合理谋划。届时,将有近70余家街内及街外外摆宵夜商户,将共同为市民送上宵夜大餐,一些特色绝味汇集吉庆街,如:潜江虾皇、东来顺羊肉串、川娃子?回味从前、上座酒馆、悦餐厅、永红串串香、中华武昌鱼及湖南客串烧烤、戴记烧烤、四川鲜鱼馆、肖记公安牛肉鱼杂、光富火锅及食尚潮牛火锅等集中展现,席间吉庆街的民间艺人吹拉弹唱将再现往日吉庆街的市井繁华,让市民口碑相传的宵夜吉庆街又回归老街景象。
让吉庆民俗街重现往日辉煌,成为武汉新名片,江岸区着墨不止于此。
江岸区将专业媒体引入吉庆民俗街,计划打造符合武汉民俗文化氛围的现场表演,帮吉庆民俗街进一步做好文化文章;江岸区相关部门,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牵线搭桥,为吉庆民俗街推荐了10多家大型优质商户。
抱团,让老字号焕发新生
老字号陷入“成长烦恼”,是不少城市面临的共同困境。吉庆民俗街多位老字号经营者认为,吉庆民俗街为武汉唤醒老字号提供了新样版。“北京也有老字号的集聚区,对外地游客有很大吸引力。”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王永中认为,相比于以往的店面分散、单打独斗,老字号抱团在吉庆民俗街开店,更有利于吸引大量客流。“客流量大了,消费基数也就大了,大家才都有的赚。”
汪玉霞吉庆街店负责人麦一清认为,老字号抱团开店,有利于互相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广泛获取顾客的反馈意见,避免老字号“倚老卖老”、一味守旧,最终实现不同老字号之间的良性互动。“老通城的原址,就位于吉庆街,回归这里,将是老通城发展的新起点。”老通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红伟透露,老通城酒楼将重新开张,再现老字号的昔日辉煌。
目前,吉庆民俗街已成为武汉市老字号最为集中的商业街。在这,老字号的经营状况普遍“回暖”。武汉吉庆民俗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引进更多的老字号名店,进一步放大老字号抱团发展带来的集聚效应。
(作者: 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