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转型发展共筑梦——湖北省服务南水北调大局纪实之三

发布时间:2013-08-23 06:00:42来源:SRC-13

  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十堰依托武当山、汉江水和武当道教文化,不断整合境内郧阳岛、太极湖、子胥湖、野人谷等生态人文景观,全力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生态带建设上,十堰以建设百公里竹房城镇带和百公里汉江生态带为纽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工业,顺溪腐乳、郧西核桃、房县黄酒、武当柑橘、竹溪贡米等一批有机食品,开始走俏全国。“库区靠自身实现更好的发展,力量有限。”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表示,国家应该更好地探索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对口协作帮扶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对库区进行合理补偿。

  十堰积极抢抓与受水区的对口协作机遇,以水为媒,开拓发展新空间。8月2日,十堰党政代表团走进京津冀开展“饮水思源光彩十堰行”活动,签约53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

  在内增加发展能力,在外寻求“外力”支撑,库区正迎来美好明天。

  谱写综合开发新篇

  调水后,如何保障水源区之一的汉江中下游流域的持续发展,让汉江“江流天地外”雄壮依旧、辉煌依旧?

  李静测算,南水北调工程正式调水后,每年将输送95亿立方米清水北上,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将因此减少26%,水位也将有所降低。以襄阳段为例,在不采取工程措施的情况下,水位大概下降0.5米左右。

  作为汉江流域最大的城市襄阳市,将目光瞄向更高更远:立足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战略,着眼中西部开发,谋划汉江流域综合开发。

  围绕这一战略,襄阳探索前进。提出加快汉江流域高效农业带综合开发,新建100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荆门加大配套完善灌溉系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发展节水、生态农业为重点,在汉江流域沿岸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天门积极规划仙北综合港口建设,项目实施后,天门市的交通区位、物流条件将大大改善;

  ……

  让航运经济水涨船高,吹响旅游开发新号角,舞动绿色农业带……汉江中下游城市,正加快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2012年2月20日,省长王国生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强调,紧紧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我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将汉江流域建设成为全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和现代水利建设示范区、中部地区“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和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着力构建现代水利航运带、生态环保带、先进制造业带、现代农业带、沿江沿线城镇带、山水休闲和历史文化旅游带等特色功能带,力争到2020年,将汉江流域整体打造成为安澜、富饶、畅通、绿色、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言之凿凿。

  汉江流域综合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尽量减小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国家正同步建设多项汉江流域水治理补偿工程,李静介绍,“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下游补给30多亿流量的水量,包括汉江干流中下游最后一级梯级兴隆枢纽工程,再加上我们治理了部分闸站,改善了局部航道。”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让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提速。

  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正全力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争取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尽快上马。工程计划从丹江口水库上游调水,能够满足襄阳、随州、孝感等沿线缺水山区生产生活用水。

  汉江中下游城市,必将翻开全新发展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