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湖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纪实:奋发有为 科学发展 逆势跨越

发布时间:2016-04-05 06:27:01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 梁相斌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是湖北省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

    “十二五”,见证了湖北综合实力的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逼近3万亿,年均增长10.7%,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1位上升到第8位,重返历史最好位次;人均GDP达8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地区行列;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全国第20位上升到第9位。

    “十二五”,见证了湖北经济韧性的大增强。千亿元以上产业由7个增加到17个;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城市由3个增加到10个;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居中部第1位。

    “十二五”,见证了湖北发展条件的大改善。交通枢纽地位巩固拓展,交通骨干网基本形成,全省2万多个行政村开通客车;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实现突破,“汉新欧”“鄂满俄”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武汉连接四大洲的国际客运航线达到39条。

    “十二五”,见证了湖北民生福祉的大提升。新增城镇就业累计超过4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19.43万人,353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3.2%,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这份靓丽的“成绩单”,源自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不凡追求,源自于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克难奋进的精气神,源自于千帆竞进、百舸争流、万商云集的“湖北气场”,源自于“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等科学理念的引领,源自于统筹推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创新、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的作为和担当。

    回首“十二五”,辉煌成就已铭记史册;放眼“十三五”,光明新篇正在开启。

    一个实力更强、结构更优、质量更好、后劲更足、充满生机活力的湖北,正以前所未有的底气和信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蓄势勃发。

    一、思想引导行动,理念引领发展

    “十二五”初期,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我国外需疲弱不振,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是随遇而安,被动适应,还是奋发有为、克难奋进?

    湖北作出了坚定的选择:“我们只有乘势而为,跨越式发展,跑出与以往不同的记录,才能无愧于历史,不辜负前人,对得起后人。”

    自我加压、克难奋进——

    咬定“竞进”不放松,奋发有为强气场

    从“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到“竞进提质、效速兼取”,到“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再到“1.5系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湖北“十二五”发展的始终。

    “十二五”开局之际,湖北省委、省政府就向全省6000万干部群众鲜明亮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的旗帜上!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

    省委、省政府在充分分析世情、国情、省情的基础上,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坚定地书写下了大幅预增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突破6000美元”……

    17个市州也纷纷自我加压,主动绘制目标蓝图:“大武汉”重振雄风,创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宜昌、襄阳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分别剑指现代化特大城市和“四个襄阳”;十堰,打造国际商用汽车之都,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湖北视察,对湖北未来的发展寄予深切期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总书记的厚望,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为湖北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赋予了新的定位、新的内涵和新的路径,指引着湖北向着全新的、更高的目标奋进。

    五年来,高举“跨越式发展”旗帜,担负着“建设支点、走在前列”的神圣使命,怀揣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湖北发扬“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拼搏精神,不松气、不泄气、憋足一口气,始终保持发展的热情不降、速度不减,圆满、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预增目标,取得了“弯道超越、逆势进位、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佳绩——GDP年均增长10.7%,占全国GDP比重达到4.3%,挺进全国八强,比“十一五”末前进三位,位次恢复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历史最高水平;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居中部首位。

    全省各地发挥优势、各展所长、比学赶超,吸引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等各种资源向湖北聚集。

    五年间,154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湖北,500强企业总数达到241家。富士康、惠普、施耐德等国际巨头强势入驻,南北车、通用、雷诺、比亚迪、TCL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抢滩登陆。

    柳传志、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商界大佬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湖北。从入股汉口银行,到湖北建设全球移动互联产业基地,“联想系”在鄂投资数百亿元;阿里巴巴在湖北一连签下四份合作协议;腾讯公司先后在鄂成立腾讯研发中心、腾讯众创空间等,与湖北合作更加紧密;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打造武汉中央文化区,汉街、汉秀、电影乐园,一个个湖北新地标跃然而起……

    科学理念引领科学发展——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湖北省委作出研判。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能再依靠过去“以环境换发展、以资源换效益”的陈旧发展思维、落后发展手段和粗放式发展路径,不能搞没有发展基础、超越发展阶段、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大跨越,要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发展、引领发展,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回顾“十二五”,从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提出“坚持科学发展一步到位”,从“五进”到“竞进提质、速效兼取、升级增效”,从系统性地总结“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到调整“三维纲要”顺序,将“绿色决定生死”放在首位……湖北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不断升华,一步一步为科学发展指明路径。

    坚持“绿色决定生死”,湖北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并统筹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和“五小”企业关停目标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左右;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指数”、“单位GDP地耗下降率”、“万元GDP能耗降低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等5项体现绿色发展的指标纳入县域经济考核。

    坚持“市场决定取舍”,政府既善于松手、放手,也不忘援手,市场、政府“两手互动”,同频共振,合力推动转型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清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充分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坚持“民生决定目的”,湖北省以民评民说为标准、以民心民力为依靠、以民意民声为依据、以民愿民盼为方向、以民惠民富为目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的比重达到75%以上,生动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执政宗旨和理念。

    顶层设计,战略先行——

    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全国区域发展呈现出“东缓、中稳、西快”的趋势。湖北作为中部大省,积极肩负起“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立足省情、放眼全国全球一次次布局谋篇。

    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基础上,湖北省委、省政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明确提出并不断完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一元”,是指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多层次”,是指全面实施“两圈两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将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形成区域全覆盖、各级全统筹、多载体支撑、多平台推进的战略体系。

    五年来,随着“一主两副”、“一红一绿”、“壮腰工程”等的推进实施,随着从“两圈一带”到“两圈两带”再到“两圈两带一群”等战略的不断深化,湖北区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峡后续发展规划、武陵山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等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立足全国、放眼世界。湖北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全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并主动对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十二五”初期,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着力培育打造中部乃至全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和支撑中部地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湖北审时度势、顶层谋划,率先提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并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有利于跨区域整合优化资源要素,有利于培育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2014年,继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之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总量超过4.5万亿元,已进入我国第四大城市群阵列。2015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意味着“长江中游城市群”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与此同时,湖北省制定并出台《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围绕提升长江中游黄金水道功能、完善长江中游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等重点任务,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仅2015年就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项目279个。

    湖北省还进一步加强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以及港澳台的经贸投资合作,推进“武汉-东盟”、“武汉-日韩”航运通道建设,提升汉新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打基础,管长远——

    筑牢可持续发展底盘,不求短利求长效

    回顾“十二五”,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惟眼前利益,不计一时得失,顺应发展规律,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的经济周期中考量湖北发展。

    五年来,湖北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建设。

    “有效投资项目建设竞进年”、“项目储备提质年”、“社会投资促进年”活动接连开展,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存一批,全省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十二五”期间,湖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4万亿元,年均增长21.9%。上海通用、东风本田三厂、金发科技等一批投资过50亿元的工业项目开工或达产,一批装备制造、医药化工、轻工食品等项目加速布局我省。

    五年来,湖北加快推进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等公共设施建设,筑牢发展底盘。

    2011-2015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由1877亿元增长到4279亿元,投资翻番;内河航运投资规模、综合运输枢纽及交通物流建设投资规模、一级公路里程、新增高等级航道里程、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也全部实现翻番。

    武汉天河机场第一、第二航站楼东侧,林立的吊塔间,第三航站楼已见雏形;总里程达6204公里的高速公路承东启西、接南纳北“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石武、汉宜、武黄等高速铁路相继建成,高铁动车覆盖除荆门、神农架以外的所有市州;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形成,从武汉坐高铁可直达全国25个省会城市,拉近了武汉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城市群等地的距离……铁路、水路、公路、航空齐头并进。

    五年来,湖北省在筑牢“硬底盘”的同时,更着力于打造“软实力”,将教育作为促发展、利长远的“百年大计”来抓,大手笔谋划,大手笔投入。

    《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对今后近20年的全省教育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4009.8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11倍,年均增长13.53%,成为湖北财政的第一大投入。

    五年间,省内各市州纷纷行动起来,提前谋划长远发展。

    武汉、黄石、十堰等城市先后启动编制“2049远景战略规划”,为城市发展绘制了一幅幅壮丽的远景画卷——武汉建设成为中国有核心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承担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和国家物流中心等国家层面的战略功能,并力争建成世界城市;黄石由“环磁湖”迈向“环大冶湖”,建设鄂东特大城市蓝图在前……

    二、“转方式,调结构”,力促经济提质增效、换挡升级

    要“建设支点,走在前列”,路在何方?“靠一般传统产业发展路子肯定不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唯一出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说。

    五年来,湖北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抓手,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首要任务,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要内容,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形成支撑质量型、内涵式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方式。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转变发展方式是唯一出路

    湖北的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决定生死”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力争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前列。

    制定并施行法律、条例,让绿色发展变成硬约束。2014年,湖北出台“史上最严”《水污染防治条例》,提出行政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并将环境指标纳入官员考核。2015年2月,湖北出台《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行政首长成为“第一责任人”,全国最早。

    强化执法,整治环境违法“动真格”。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全省责令停止建设企业416家,责令停产727家,责令限期改正或限期治理1999家,关停取缔150家,罚款企业1364家,罚款金额7711万元。

    面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全省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绿色产业腾出环境容量和市场空间。“十二五”期间,湖北关停了195家高耗能企业,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14个行业、177家企业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任务之内。

    既要亡羊补牢,更要防患于未然。产值上百亿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到底要不要?湖北对“黑色”GDP项目坚决说“不”。2014年5月,湖北出台最严节约用地制度,提高了工业项目准入门槛,向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亮起“红牌”。“十二五”期间,湖北将245个高耗能项目挡在门外,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左右。

    为了让绿色发展理念真正入脑入心,全省将减排任务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严格考核问责,并首次将减排指标纳入县域经济考核体系。

    2014年,湖北还启动碳交易市场,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主动减排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总量控制+市场激励”的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社会减排成本,还将节能减排“紧箍咒”,变成融资新手段。如今,仅运营一年多的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市场指标均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湖北碳金融产品创新数量和规模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各类碳金融授信已达800亿元。

    ——以做大做强“湖北制造”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实体经济基础

    “工业化对于国家强大至关重要,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说。

    五年来,湖北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做大做强“湖北制造”为抓手,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效益,把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五年来,湖北工业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其中石化、食品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汽车、电子信息、机械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电子信息、数控技术、激光、高端装备、北斗、机器人等具有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引导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项目及技改投资超过4.5万亿元,增速居全国第六,新型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大批新的产业高新技术得到运用。

    抓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落户为契机,延伸打造全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重点建设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的1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重点对接电子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重大项目,加大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和基础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力度。

    五年来,以龙头企业落户延伸打造全产业链的集聚效应在湖北越发明显。“十二五”期间,作为湖北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年均增幅30.6%。

    通用、雷诺、广汽、比亚迪、江淮等汽车厂商强势入驻,湖北汽车产业实现了中日法美四大车系的“大聚首”,一汽、二汽、上汽、广汽全国四大集团的“大会师”。同时,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厂商。

    在武汉光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成为继光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后的第三大千亿元产业。2014年,武汉光谷高端制造产业集群迈入“千亿”行列,总收入1005亿元,增幅高达26%。

    质量兴省强省,树立高品质的“湖北造”品牌形象。2011年9月,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湖北省质量兴省战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出台了将质量工作纳入工作考核目标等一系列硬性政策规定。2015年5月,湖北省又出台了《关于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

    拥抱“互联网+”,“湖北制造”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迈向高端。五年来,湖北省重点将制造业转向中高端,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力点,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得到提升,同时抢抓“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大批新的产业高新技术得到运用。武汉奋进公司研发的奋进云机器人为国内首款工业云机器人,已经开始在企业得到应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打破西方封锁,造出了中国“红外芯”。

    ——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发争先,抢占湖北未来发展制高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我省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掌握发展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说。

    为此,2010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项政策,并实施技术源培育工程、产业化推进工程、园区集聚工程、应用示范工程、创业投资引导工程等五大工程,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为重点,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湖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支撑。

    随后,湖北省又出台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工业机器人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对工业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逐个研究,重点推进。

    2015年,湖北省省级财政初步出资400亿元,向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投资机构等定向募集1600亿元,设立总规模为2000亿元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并有望撬动1万亿元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

    五年来,湖北省形成了多点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格局。作为武汉生物产业发展发动机的光谷生物城,以每年100亿元、40%的增速急剧裂变,在“火车头”拉动下,宜昌、十堰等一个个区域性生物产业园相继破茧而出,黄石、仙桃、黄冈等地也积极创建生物产业园区,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

    五年来,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正在崛起。从辉瑞到拜耳,再到霍尼韦尔,世界500强中的13家生物医药巨头,已有8家在武汉建有全球性中心或者区域总部;回天胶业的车用粘胶剂、三三电气公司的氧化物陶瓷电阻片、汇尔杰玻纤公司的耐碱玻纤产量均为全国第一;人福医药集团、宜都东阳光药业集团等17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500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力倍增。

    五年来,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2326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5028.94亿元,实现倍增。

    五年来,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从2010年的11.8%上升到2015年的17.02%,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

    ——现代服务业启动湖北经济发展新引擎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一度下降过4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达38.2%,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落后河南、湖南,仅位居中部地区第三位。

    差距是压力,差距也是潜力。

    为此,在“十二五”之初,湖北省就率先在全国编制印发了《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五个一百”工程为发展服务业重要抓手,从激励政策、市场准入、土地供应、税收优惠、金融政策、价格政策、品牌和标准化、人才扶持八个方面,推动服务业发展,力争在全省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优势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五年来,湖北服务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06.13亿元上升到12736.79亿元,提前一年突破万亿大关,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工业;

    五年来,商贸流通、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房地产、文化、科技、信息、健康服务、电子商务等十个服务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带动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翻倍。

    五年来,服务业新增就业200万人,占比从2011年的33.3%提高到2014年的37.1%,从业人员1366.2万人,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冷藏车驶上大道,把农家生鲜运向城市餐桌;快递哥蹬上电动车,将网购包裹送到千家万户……服务业,在湖北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中成为强劲的“火车头”。“十二五”以来,湖北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围绕一、二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金融、信息、科技、商务服务向制造业融资、研发、管理等领域渗透;推进现代物流业向制造业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领域渗透。

    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省金融、物流、科技信息、现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已占服务业总量的43%,成为涵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不仅仅是生产性服务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湖北生活性服务业也在突飞猛进。

    几年前,湖北旅游能叫得响的品牌只有“一江(长江三峡)两山(神农架、武当山)”等大景区和依托于此的重点旅游线。

    如今,湖北通过树立大旅游资源观,加强全省各类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打造旅游新品牌,加快发展旅游大产业,实现了旅游产业跨越式大发展。在全省“灵秀湖北”形象品牌总揽下,“江城武汉”都市风情、“峡江神山”休闲度假、“世界遗产”文化经典、“土苗清江”民俗风情、“养生温泉”生态休闲、“水乡神韵”湖泊休闲、“浪漫荆楚”文化体验、“精彩三国”文化寻踪、“巍峨大别”红色经典、“炎帝史迹”祭祖朝拜等旅游品牌线路整体成长,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湖北农业“接二连三”,让更多的人“饮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过去,湖北抓农业只抓生产,农业大而不强,产量大、附加值低,产品多、品牌少。

    如今,湖北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接续,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上做文章,把“靠天收”的农业变得更加值钱,把无人问津的山水变成金山银山,形成“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

    五年来,湖北用工业化理念发展“舌尖上的产业”,正在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越来越多的生态农业资源正在湖北完成“华丽一跃”,“一提茶”“一只鸭”“一只蟹”……纷纷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湖北粮、荆楚味,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钟爱。

    从“粗加工”到“深加工”转型,湖北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出了10条农业科技产业链,将科技创新融合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荆州监利县新沟镇的福娃,每年有16亿斤稻谷被“吃干榨净”加工转化:稻谷被加工成大米,大米作为原料加工成米饼、八宝粥,加工环节形成的碎米用来生产糙米卷,稻壳取代燃煤用来发电,就连稻壳焚烧后的炉灰,也被回收制成建筑材料。

    从“做产品”到“做品牌”,从“创品牌”到“创名牌”,全省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发展战略,宜昌蜜橘、秭归脐橙、萧氏茗茶,罗田板栗、随州香菇、来凤凤头姜……一大批湖北特色农产品品牌声名鹊起。

    农业除了与二产结合,也在向三产不断延伸。在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过去,村民们最发愁的是怎么把樱桃卖出去。如今,以“春赏花,夏品果,农家饭菜喷喷香”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异常火爆,目前已形成赏花、采摘、餐饮等一条龙观光休闲服务项目,樱桃在树上就卖个精光,地道的美食加上良好的生态,每年吸引50多万游客进村,旅游收入达千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整合筹集资金4.9亿余元,打造了24个旅游名镇、97个旅游名村、10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着力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使沉睡的资源“动”起来、“活”起来。2009年4月,中部地区第一家综合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武汉农交所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湖北出台《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在全国首次提出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全省已建成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30家,累计交易金额147亿元,全省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达1620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湖北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截至2015年12月,湖北省家庭农场总量已达46000多个,农民合作社已注册登记50000多个,他们成为了湖北省建设现代农业的“活力因子”。

    三、“改革、开放、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十二五”期间,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艰巨任务,湖北以改革促活力、以开放拓空间、以创新激活力,在改革中求新生、从开放中谋出路、在创新中谋突破,不断寻求破解发展困局的新办法,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着眼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湖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大,地处内陆腹地,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一些,市场经济思维发育慢一些,一直以来市场化“化”得不够。

    痛定思痛,“十二五”期间,湖北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深化改革,着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做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五年来,全省21个专项及数百项年度改革任务、80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增强。其中,在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改革、县域农村生活垃圾城乡统筹治理、智慧城市建设和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四项国家级试点上先行先试,为全国行业改革提供“湖北经验”。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以“有效作为”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数效应。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上好“市场课程”作为深化改革的“第一功课”,围绕增强市场活力这个着眼点,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把湖北打造成行政效率最高、审批事项最少、发展环境最优和市场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累计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74项,仅保留274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建成运行;投资核准目录、政府定价目录分别削减55%和71.7%;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精简行政职权1397项……五年来,简流程、放权限、破藩篱、拆路障,湖北在深化改革中“取法乎上”。

    简政放权的同时,湖北还着力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237项减少到92项,政府性基金24项,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事项由66项减少为21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事项由92项减少为64项。

    减少的是时间,降低的是门槛,增强的是服务。

    “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省委省政府作出“宁可政府麻烦,不让企业费事”的承诺,当好对在鄂投资企业的服务员,形成“审批无障碍、办事无阻梗、建设无干扰”的宽松环境。

    优质“湖北服务”赢得了良好“湖北口碑”,已经成为全省的第一发展环境,在荆楚大地引发企业发展热潮。“十二五”期间,湖北市场主体数量达到412.8万户,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简政放权在“放”上做文章,“放管结合”还要求在“管”上下功夫。为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省推出先照后证、企业年报公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一大批改革创新事项,从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

    特别是建立了以信息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强化信用体系的约束作用。2015年10月,全省“三证合一”信息共享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工商、质监、税务三部门信息壁垒被破除,391项数据5秒就可实现共享,使失信者寸步难行,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罚”。

    ——“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谁的开放力度更大、视野更宽,聚集资源的能力就更强,就能发展得更好更快。“十二五”之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积极主动的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打破开放“损自家利、富外来人”的陈旧观念,通过“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形成开放“洼地”,让所有市场主体都投身到市场化、国际化的大潮之中,把一切可为我用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汇聚湖北,形成激活发展活力的强大洪流。

    五年来,湖北既对外开放,又对内开放;既向境外资本开放,又向民间资本开放;既“引进来”,又“走出去”,搭建了全方位大开放格局。

    五年来,湖北充分利用好“两圈一带”、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武汉中部中心城市等“金字招牌”,抢抓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对内开放,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承接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产业转移。

    建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驻点招商专班工作机制,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深化央企对接合作,共建一批发展空间大的产业基地;出台《湖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实行全省招商“一盘棋”;利用中博会和楚商大会,打造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2011年以来,78家央企,在鄂投资45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逾万亿元。

    在做好对内开放的同时,湖北着力推动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优化对外开放新通道。汉新欧国际货运铁路发运量已居全国第二,成为亚欧大陆物流大通道之一;武汉天河机场国际地区直达航线由2010年的7条增加到2015年的39条;阳逻港开通至日韩集装箱快线,航程从12—16天缩短至7—8天;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家门口“遥控”通关更便捷。

    继法、美、韩之后,2015年英国成为第四个在汉设立总领事馆的国家,外国驻汉各类官方、半官方办事处、代表处达20多家。美国驻汉总领事馆2014年开办签证业务,一年处理签证量可达20万人次。驻汉外国领事馆搭建了湖北与多个国家的直接交流平台,形成大开放的磁场,全面提升了湖北经济国际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由87家增加到241家,居中部第一位。2015年,全省实有外商投资企业8646家,实际利用外资89.48亿美元;2011—201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40.48亿美元。

    “十二五”期间,湖北还不断打破垄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拓宽投资领域和范围,除明文禁止或限制类项目外,一律向民间投资开放。

    湖北省政府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等措施,拓宽投资领域、降低企业税负;推出民企投资“负面清单”;12个特许经营项目向民营企业开放……五年来,湖北为民间投资“开闸放水”,民营经济迎来大发展。

    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稳妥推进战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

    东风汽车战略性入股标致雪铁龙集团,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华新水泥在塔吉克斯坦投资建厂,让塔吉克斯坦从水泥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中国劲酒凭借品质获得高分入驻韩国“711”便利店,国际化发展开启新征程……

    “走出去”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新机遇,还有效稳定了外需。在全国进出口双双下降的背景下,湖北外贸逆势上扬,2015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38.8亿元,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驱动,让创新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为了打造全省创新驱动中心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湖北举全省之力,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高新区的“领头羊”作用。

    自2012年10月起,李鸿忠、王国生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坚持每月到东湖高新区调研并现场办公,通过“解剖麻雀”,为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开好“现场办公会”、“示范引领会”。

    推进先行先试,打造“政策特区”;与省内高新区共建“园外园”,发挥“光谷”辐射带动作用;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东湖高新区已成为“创新湖北”的最佳实验基地。截至2015年底,园区企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同时带动了23个光谷“园外园”的发展壮大。

    受东湖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全省其他6家国家级高新区和18家省级高新区的创新驱动能力也不断增强,构成了沿长江、汉江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新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028.94亿元,增长10.9%,占GDP比重达到17.02%。

    然而,如何让科技成果、科技优势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发展优势?“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将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变成商品、实现产业化,破解以往科技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等问题,让市场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试金石”。

    为了使锁在“书柜”里的科研成果走向“货柜”,而不是“守着金窝讨饭吃”,省委省政府先后推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科技十条”、“黄金十条”、“创业十条”、“新九条”等高含金量的突破性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链接,触发科技成果转化“核裂变”。“天花板”被捅破之后,科技界的创新创业激情一下子激发了出来。以华中科技大学邵新宇研究团队为例,该团队正努力促使研究成果商业化。团队负责人称,他们研发的汽车激光焊接、切割机开始一年只能销出两三台,现在已卖出了538套,在神龙(标致)、长城、上汽通用等313家企业应用,还有部分销往海外。项目成果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社会经济效益显着。

    在开出政策红利的同时,湖北还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014年以来,统筹安排1.1亿元资金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其中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3A科技企业孵化器”奖励、孵化器能力建设补贴和支持大学生科技创业。2015年,又高规格启动实施了“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重点组织50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省内首次商业化转化,获得创投投资6.1亿元。发起设立省科创天使和武汉市科创天使基金,基金总注册规模约3亿元,专项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伴随科技成果转化的加快,湖北高新技术产品也不断打开国际市场。目前,全省已建立国家、省级科技合作基地87家,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关系。中俄大功率激光器、生物基因诊断等一批国际水平高新技术在鄂开花结果。以北斗技术、现代种业、光电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和部分非洲国家落地生根。

    四、惠民生、筑和谐,共建共享更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始终秉持“民生决定目的”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生命所必需的各种条件,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交出了一份份温暖的惠民、富民答卷:

    2011-2015年,我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3.2%,连续五年“跑赢”年GDP增长,达到27051元和11844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为老百姓办事怎么办都不为过。没有最重要,只有更重要。”省委书记李鸿忠说。回首过去五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湖北的民生保障力度不减反增,各项民生投入不断上扬。

    “十二五”期间,湖北民生支出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幅,民生及社会事业支出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这意味着“财政蛋糕”超过七成投向教育、住房、科技、文化、社保、就业、医疗、环保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

    五年来,湖北省新增城镇就业5年累计超过400万人,完成300万人的规划目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119.43万人。同时,通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就业见习计划等,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先后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累计安排3.2亿元资金,扶持3.2万农家乐创业经营户,带动就业近40万人。

    五年来,教育成为“十二五”期间湖北财政的第一大投入。全省教育经费五年总投入4009.8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11倍,年均增长13.53%。教育资助金总额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全覆盖,受惠学生743万余人次。

    五年来,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12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56.2万户,全省保障性住房达到居民住房总量的1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强力推动棚改货币化安置,消化库存商品住房13万套、1173万平方米,占全省商品住房库存量的21.86%。实现中部三省公积金跨省异地贷款,有力拉动了住房消费。

    五年来,医疗卫生改革不断释放红利。全省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6%,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迎来全民“保基本”时代;多项居民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领先中西部地区。

    这五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累计受益33.25万人次,报销金额11.88亿元,单人次最高报销33万元;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增加;医养结合模式发展迅速;“以房养老”开展试点。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如今,193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拔地而起,社保体系实现从“制度全覆盖”到“人口全覆盖”,农民人均收入首次破万元,没一个学生因贫失学,67.6万名就业困难户实现再就业……“衣食住行,医教保业”,省委、省政府用一双有力的大手,将一张张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改善民生也是促发展。保障并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有利于增进居民社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能力,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湖北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意识,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角度,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民生投入,统筹推进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布局优化、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解决农村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医疗卫生方面,湖北省加大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每个乡镇一所“四化”标准的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同时,通过开展医院结对帮扶,全省三甲医院与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实行“一对一”对口支援,力争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现在家门口的村卫生室看病、取药很方便,再也不用村里、县城两头跑。”黄石阳新县王英镇蔡贤村村民蔡金华说。

    为了让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十二五”之初,湖北就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2015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打破户籍地域限制,向农村居民放开。截至2015年6月底,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17万人。

    自2013年起,湖北又连续三年将“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列入省政府十件实事内容重点推进,扩大城市社区和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截至2015年10月,湖北省已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80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5365个。

    作为传统教育大省,教育成为“十二五”时期湖北财政的第一大投入,教育经费五年总投入4009.8亿元,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为促进教育均等化,湖北投入大量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冶市滨湖学校等8所小学通过开设互联网同步课堂,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同享。

    五年来,湖北还以农村道路、电力、通信、教育、文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

    公共服务均等化,核心在保障供给,关键在形成机制。“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在保障公共服务投入和供给的同时,开始着力破解“城乡二元分割”等阻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层次障碍。

    2015年,湖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

    “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加快以‘城中村’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把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一条条充满含金量的举措,为湖北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出了明确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全力补齐民生“短板”

    “湖北,是有着37个贫困县、4821个贫困村、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扶贫工作大省。贫困地区多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省地理上的高地,却是经济发展的洼地、民生改善的短板。如果不尽快缩小贫困地区与全省发展差距,‘五个湖北’建设就会有名无实,‘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湖北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将受影响。”省委书记李鸿忠说。

    “十二五”期间,湖北将扶贫开发作为重要民生工程,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谋划、部署和推进。“十二五”扶贫规划、《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勾勒规划蓝图,每年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扶贫开发工作。

    近年来,湖北省将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幕阜山“四大片区”的扶贫攻坚,作为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省领导联系片区、省直单位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快实施片区规划;分片区召开推进会,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开展扶贫攻坚。2014年,“四大片区”地区生产总值2985.8亿元,年均增长15.47%,高于全省同时期平均经济增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795元增加至2014年的6551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62%。

    同时,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因病施治地开展扶贫工作。整村推进“摘穷帽”、产业扶贫“换穷业”、雨露计划“拔穷根”、扶贫搬迁“挪穷窝”、驻村帮扶“结穷亲”、社会保障“兜穷底”,打通精准帮扶、精准扶贫管道。五年间,全省35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年均减贫70多万人。

    扶贫攻坚的稳步推进,让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渐行渐近。2011-2014年,全省小康指数年均提高3.59个百分点,分别比“十五”“十一五”加快2.63个和0.91个百分点。

    五、坚持“力度统一论”,风清气正好扬帆

    过去五年间,湖北省破除“经济要上,反腐要让”的思想误区,坚定“抓反腐倡廉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认识,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全省党员干部既要事业有为、又要清廉为官,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反腐败等取得巨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选好、用好、管好干部,引导全省干部既要“事业有为”又要“清廉为官”,切实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性作用”

    从严治党,关键要从严治吏。从严治吏,关键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选用、监督和管理。“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树立明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和底线要求;大力选拔信念坚定、胸怀坦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善抓善管的干部;把具备统筹协调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反腐败、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等多方面工作能力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以此为基础,湖北省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细化规程,历经13个月,几十次修改制定了《省管干部任免工作流程》,将涉及干部选拔任用从“动议”到“任职”的5大环节内容细化为15章86条310多个执行细节,对各条款细节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参加对象、责任主体等都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又起草了《干部任用条例》相关配套制度,指导和规范全省选人用人工作。

    同时,湖北省注重用好考核“指挥棒”。“十二五”期间,湖北出台《县域经济工作考核办法》,根据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发展条件,进行分类考核;并将总量、人均、结构、绿色发展、速度、后劲、社会等七大类36项指标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对领导干部统筹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全省各市州还创新性地开展治庸问责、电视问政、干部召回等工作,取得了“逼‘庸’为‘能’、逼‘懒’为‘勤’、逼‘混’为‘为’”的积极成效,让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和无所作为的昏官没有了市场。

    2011年4月,武汉市掀起“治庸问责”风暴,集中整肃党员干部庸、懒、散的工作作风问题,集中打击吃、拿、卡、要等损害发展环境行为;此外,还每年公开承诺整治“十个突出问题”,结合电视问政公开“验收”,对“不作为”、“乱作为”官员实行问责处理。五年来,全市共问责6854名党员干部,其中局级干部60人,处级干部1052人。

    为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黄石市率先探索开展“干部召回”——对不履职尽责、干部群众不满意的市管干部实行每年实施2-3批“召回”管理,进行再教育、再锻炼、再考核、再使用,深入整治为官不为和干部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召回”管理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产生了一种危机感,让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将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反腐败等工作与改革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襄阳通报7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宜昌通报6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省纪委监察厅网站上,平均每三天就有一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被通报。

    这是湖北省持续发力反腐、纠“四风”的一个缩影。“十二五”以来,湖北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敢抓敢管、真抓真管,严格执纪问责。仅2015年,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052个,处理7631人,党纪政纪处分5470人;查办厅局级干部案件60件、县处级干部案件838件、乡科级干部案件3674件,同比分别上升39.5%、88.3%、89.6%,带来了党的优良传统的回归,重塑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针对“四风”问题“隐身”、“变种”、“回潮”等问题,湖北省坚持以弛而不息的高压态势严抓严管。针对有的地方和单位公款吃喝由“地上”转入“地下”,“四风”反弹等新情况、新问题,省委持续保持严查严惩的高压态势。2015年6月,省纪委召开全省视频会,启动为期6个月的“四项专项整治”、“三项专项治理”,专项整治机关内部食堂、培训中心违规公款消费问题,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等突出问题,对顶风违纪问题一律从严从重处理。

    针对“有的党组织认为只要党员干部不搞腐败就行了,对守不守纪律、讲不讲规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纪检机关只重视查办大案要案,认为领导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就是‘小节’”等现象,湖北省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从严治党是最大责任”、“管党治党首先抓纪律建设”、“抓纪律建设首先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理念,把开展集中教育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先后开展了以“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等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层层推进,做到党员干部人人受教育。

    与此同时,湖北省将落实“两个责任”作为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之中,管住每一名党员和每一个党组织。

    2014年以来,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就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与全省17个市州书记、市长进行逐一约谈,无一遗漏;并主持、督导、调研、参与党建活动104次;2015年,15名省委常委、省政府党员副省长分别深入各自分管战线、部门和武汉、襄阳、宜昌、孝感、恩施等地,对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调研督导。

    2015年,省委和省纪委就3次公开通报19起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典型案件;问责“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领导干部79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29人;全省查办各类干部案件中,涉及“一把手”665人……

    打老虎、拍苍蝇,压力层层传导,倒逼广大党员干部廉洁做人、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各地、各单位、各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转变“只管业务,不抓党务”的认识误区,坚持抓党务就有战斗力、抓党务就是生产力,一手抓党风廉政、一手抓业务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调研团队:新华社经济分析师 杨希伟、陈卓琬、罗义琳、潘荣涛、曾祥超)

    (据2016年4月4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