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图为跨铁路高架转体梁正在实施转体。右图为转体梁精准就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倪娜 通讯员 徐云华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洋、通讯员肖畅、秦建刚)1月31日凌晨3时05分,汉口火车站西侧咽喉地带,我国首座极不平衡转体桥——武汉常青路高架跨铁路转体桥顺时针旋转81度,成功跨越京广、沪蓉、汉丹等铁路大动脉,与两端桥梁精准对接,轴线偏差仅0.5毫米,实现“完美转身”。
该转体桥跨越9股铁轨,由武汉地产集团、中建三局投资建设,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中铁十一局施工。随着本次转体顺利完成,汉江大道常青路段主线高架即将全线打通,4月有望通车。“转体正式开始,电机启动!”1时37分,现场指挥一声令下,转体梁开始顺时针旋转;3时05分,转体梁顺利精准就位,现场响起欢呼声。
现场负责人介绍,该桥为双幅钢箱梁,转体段长135.2米,桥面宽51米,转体重约8800吨。因桥梁距周边一栋高楼直线距离不到10米,只能采取一边重、一边轻的不平衡转体,一端91.4米,一端43.8米,长度相差两倍多,重量相差3600吨,极不平衡,容易栽倒。为解决难题,项目部在全国首创“齿条齿轮式”转体法,即在转体长臂双幅梁底,设置两台滚轮小车带动齿轮运转,如同“驴拉磨”,转体桥随之转动。两台滚轮小车还与中心球铰构成三角形,转体由常规的一个支点变成3个支点,更加平衡稳定。
设计方介绍,该项新技术填补了转体施工技术空白,大大提升了安全性、精准度和可靠性。
新闻解读
“空中转体”热的背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闯 通讯员 徐云华
1月31日,常青高架跨铁路桥刷新了我国桥梁转体新记录:最不平衡转体。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国内工程建设中,桥梁“空中转体”越来越频繁,施工难度不断破纪录。
2017年10月27日,雄楚大街改造工程铁路跨主线高架桥旋转100度,成功转身;11月22日,郑万高铁上行联络线万吨桥梁逆时针转体50度,跨越京广高铁,实现了国内首座万吨级曲线T型高铁桥成功转体施工;12月19日,武汉常青路(56+56)m转体钢箱梁转体90度……仅仅3个月内,我省施工的桥梁就频频“转体”。
“转体,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一种重要施工方法。”中铁十一局常青路改造跨铁路项目总工程师郭昭赢介绍,桥梁转体主要是受地理条件限制,例如穿越铁路、江河、大海、山谷等,或者在城市密集区,不能让火车停下数月施工,有时也不能拆除城市密集建筑,只能先建好,再转体。
正因为条件限制,也倒逼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不断加强研发,创新技术工艺,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打破一项项纪录。“今后,不平衡转体会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郭昭赢表示,目前,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市内桥梁施工的空间非常有限,例如房屋、文物、湖泊、轻轨、铁路等,有的无法拆迁,常青高架跨铁路桥的极不平衡转体,为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作者:王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