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长江论坛-荆楚网专题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你可能不知道的长中群!
发布时间:2015-04-08 11:49:46来源:湖北日报进入电子报

  日前,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获批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中游城市群

  范围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

  四大战略定位

  ● 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 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

  ● 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

  ●“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六大重点任务

  1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3产业协调发展

  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4共建生态文明

  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5公共服务共享

  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6深化对外开放

  把握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大城市群串联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龙头”。

  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

  成渝城市群——长江上游开放高地。

  国务院批复提出明确要求

  如何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国务院在批复中给予了明确要求。

  批复指出,江西、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定期会商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依法落实《规划》明确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指导和帮助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适时会同江西、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批复最后指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工作,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历程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是湘鄂赣三省联手谋求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合作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又称“中三角”。

  1提出战略

  2006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

  此后,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安徽皖江城市带获批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2009年9月

  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

  之后相继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年12月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游地区”等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2012年2月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和江西南昌三省省会城市举办首次会商会,共同签署《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

  2012年8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2012年12月

  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在江西九江召开,安徽进入长江中游城市群阵营。

  2全面推进

  2013年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召开。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签署《武汉共识》。标志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

  2013年9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武汉组织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前期工作会议,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进入实施阶段。

  2014年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在长沙举行。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签署《长沙宣言》。

  2014年9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

  2015年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在合肥举行。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签署《合肥纲要》。

  2015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将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3规划出台

  2015年4月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解  读

  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省发改委解读《规划》出台背景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既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又是长江中游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之需。”昨日,省发改委中部办负责人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解读。

  意义

  紧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加快中部崛起,探路新型城镇化

  该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省发改委中部办负责人认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契合国家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能壮大长江经济带中游实力,使中三角成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支撑区域,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关键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要在“四化”同步发展方面承担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重任。该负责人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跨区域整合资源要素,探索城市群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培育形成“四化”同步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经济新增长极。

  此外,赣鄂湘三省承上启下、通江达海的独特地理优势,也能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共同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历程

  由我省牵头编制规划

  三万多字初稿几经修改

  从2012年开始,省发改委与省社科院等相关单位,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

  2013年9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武汉组织召开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前期工作会议,明确由湖北省牵头编制规划。当年11月,规划专班编制完成了3万多字的《规划》初稿。

  历经多次修改,去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征求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意见的函》,征求国家相关部委及赣鄂湘三省政府的意见后,于去年12月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强调通过共推的项目和事项,打破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推动一体化发展。”该负责人表示,规划主要突出一体化建设,突出合作共建共享,深刻体现了长江中游地区的特点,紧紧围绕赣鄂湘三省共同所处的阶段、共同的生态和“两型”特点、共同的利益诉求,来确定重点建设领域和发展举措。

  特点

  不局限于一般性优惠政策

  最大限度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突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省发改委介绍,该规划不局限于一般性争取国家的财税、土地等政策支持,而是突出加大区域内自身改革力度,转变职能,积极开展先行先试,确实形成开放高地,使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最大限度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市场主体竞相发展,成为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量。

  同时,规划紧贴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刚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同时,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注重打造对接这些国家战略的走廊和平台。

  精彩观点

  徐匡迪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城市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健康发展,对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化和科学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樊纲

  经济学家

  三省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三省甚至可以创造一个超级城市集聚效应,有望打造若干个跨省的超级产业集群。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正在进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赣鄂湘均有城市被纳入试点,从转型效果看,中部城市转型效果较好。这种探索也将为全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魏后凯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规划要先行。群内城市应根据城市群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确立在城市群中的位置和发展目标。

  厉以宁

  经济学家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一要发挥现有潜力,更好地利用长江水系;二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奔向前沿战略制高点;三是不能离开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提高了农民收入和城镇购买力,为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张可云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应该是中部地区。沿海地区已经走过了外生发展阶段,现在中部地区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城市化的第二次浪潮正由东向西推进。长江中游有近2亿人口,拥有丰厚人才、水利、矿产资源,具有特别的优势。这些基础和条件决定了长江流域中部必然是下一个城市群崛起的中心。

  周浪

  南昌大学教授

  赣鄂湘三省高新技术优势明显,科技实力雄厚,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形成创新联合体,研讨创新机制,联合三省力量,释放经济活力。

  辜胜阻

  经济学家

  扛鼎崛起重任的中部,呼唤自己的超级城市群。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中三角地区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得水独厚、得科技独厚、得中独厚。

  向东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

  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链重组推进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融合,可充分发挥“1+1+1>3”的合力,激发整个区域的增长潜力和发展活力。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江中游地区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工业化和城镇化很容易与农业和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冲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不能走过去占用耕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老路子。

  延伸阅读

  五大国家级城市群

  我国城市群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初步从重点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作用区的角度出发,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

  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成渝

  横跨四川省和重庆市,以成都、重庆两城市为核心,包括四川省内11城市以及整个重庆地区。

  珠三角

  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等城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与港澳紧密合作。

  中三角

  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国土面积约 31.7万平方公里。

  长三角

  以上海为核心,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京津冀

  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等地及通州新城、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等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也即将发布。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