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年六十八岁了,虽已年近古稀,但自我感觉精神还好,身板还硬朗。五十年前,也就是1965年,我18岁,便当上了村里的一名的民办教师。到1972年转正,成为一名“吃国家饭”的公办教师。我曾先后在小悟乡石堰小学、阳林小学、笔架小学、桥湾小学、小悟林中等学校任教,长期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至2007年8月退休。从教整整42年,由民办到公办,从小学到初中,我的足迹遍及小悟的山山水水,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
想当年,条件极为艰苦,交通不便。没有公路,只有羊肠小道;没有公汽及其他交通工具,跋山涉水,往返几十里山路,全凭两脚丈量。讲条件,与现在比真是天壤之别,校舍要么是村里破旧的祠堂、庙宇,要么是借用农家的土砖瓦屋。无窗户,光线昏暗;无桌椅,学生自带;无电灯,晚上点煤油灯改作业,第二天鼻孔里全是黑的。讲待遇,更是无从谈起。我当民办老师时,每天记10个工分,合款0.3元,相当于每月9元钱的工资。在这42年里,我尝遍了农村教育的苦辣酸甜,历尽了山区教育的千辛万难,但我也感受到了教书育人的其乐无穷和桃李满园的幸福欢欣!我已退休八年了,五个子女中有四个当老师的,他们都有一份平凡而稳定的工作,虽不富裕,却也衣食无忧,而且待遇还在逐年提高。每当到了周末,儿女们相约归来,一家十几口人大团圆,真的是其乐融融。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以下只是我的点滴感想,漫谈而已,不妥之处,还望不吝斧正。
一、《大学》之道
“四书”中《大学》开篇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译为通俗的白话就是:大学的主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除自身的陋习,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我不敢妄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但我觉得《大学》中的这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某些本质的东西。有着2500年历史的中国儒家思想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古人十五岁而入“大人之学”,故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弘扬人所固有的善良美德,革除后天的陋习,进而使人达到完美的至善之境。
今天,常听到“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样的说法,更有习总书记掀起的反腐风暴,足可见当代社会人们羞耻心、道义感的丧失。国家提出“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中国”,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么,教育是否应该回到它最初的“原点”呢?——“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古人的智慧,也许可以启示今天的人们!历史上,我们有“汉唐雄风”,有“汉官威仪”。今天的中国教育,应该跟上中国发展的时代潮流,普及公民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大国国民的意识和胸怀,激发民族创新力和自豪感!
二、修齐治平
古人讲“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的理想追求。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能不重视这四个方面。
首先,修身为人生第一要务,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根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若人人皆为尧舜,何愁天下不太平呢?一个人要立身处世,必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欲正人者,先正其身,为师者便当如此。
其次,齐家是人生幸福的源头。齐家,就是整治家庭,使家庭和睦美满。尤其是今天的青年人,要强调事业与家庭并重、事业与爱情比翼齐飞。事业让你拥有稳定的收入,获得成就感,而家永远是你温暖的港湾,是你心灵的归宿。事业与家庭好比是人生的“双翼”,缺一则不全,缺一则美中不足,成为人生的遗憾。在此,我衷心地祝福青年同志们: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最后,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孟子有“当今之世,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好男儿当“以天下为己任”。青年人只要有壮志,再加上你们的热情、能力和自强不息的锐气,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们进取的脚步!蒲松龄有一副对联:“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小悟近些年的发展变化称得上是日新月异,尽管条件还相对艰苦一点,但可以磨砺青年,激励我们奋发有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则思变,敢叫日月换新天。
三、教书育人
教师被人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什么人们会给我们戴上如此神圣的光环呢?我想,这是由教师职责和使命的神圣性所决定的,我们做的是教书育人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试问:世间还有什么事比培育人的灵魂更为光辉的呢?不管别人怎么评说,我们自己绝不能污毁了自己的职业。
人们常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不应该成为单纯的“教书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育人。我认为所谓的“教育”,从字面上看,更似乎是教导、化育之义,教育的要义在于教化灵魂、培育良知,引导人们向善、唯美、求真。有些学生之所以一生感激你——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你让他顿悟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触动了他内在的灵魂!
我们老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对他终生有用的东西,包括真正有用的知识、生活的真谛、人之为人的良知和道德等等。
四、为人师表
有道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必须“学为人师,身为世范”,才能配得上“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人们不光是仰慕其圣贤之道,更在于向往其圣人之德。
行胜于言。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言教,也应该注重身教,严于律己,用自己的高风亮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对学生最有效的养成教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的这句名言我们应该铭记于心。
淡泊明志。有人说山区苦、山区难,相对而言此话不假。但是与我们当初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相比,现在的人们就是生活在“天堂”里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名利,与其说是一种精神,不如说是一种心态。青年要有好心态,态度决定一切嘛。拥有青春和健康,这就是你们的资本,这是无价的资本!我说淡泊名利,就是要看透名利,不为名利所困,不为名利所累。何妨“看透名利爱名利”,忘怀得失,不懈进取,努力自强,经历一番“寒彻骨”,则名利自然来矣!
总而言之,“刀在石上磨,人在人中长”,教无止境,学海无涯,人生苦短,且过且珍重,且行且珍惜。爱自己,爱家庭,爱事业,爱人世,爱在爱中,活在爱里。我只想说:“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辛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
(作者:孝昌县小悟乡退休教师 刘崇斌)
(作者:王会)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