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6春节-荆楚网专题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湖北东巩高跷队闹新春 舞动千年楚风情
发布时间:2016-02-11 11:13:01来源:J--人民日报进入电子报

图①:藏历年期间拉萨赛马场马术节目《马上拾碗》。本报记者 扎 西摄

图②:湖北东巩高跷队进行花样表演。熊明银摄

编者的话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初一后,高跷、旱船、狮子、竹马、秧歌等民间游艺活动在各地纷纷上演。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会举办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

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春节游艺成为过年时一道亮丽的风景。人们在诉说丰收喜悦、歌颂政通人和、祈求风调雨顺的同时,也感受着古朴的快乐。

湖北东巩高跷 舞动千年楚风情

本报记者 程远州

春节期间,湖北东巩的高跷队更加忙碌了。

天刚蒙蒙亮,山间薄雾尚未散去,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潮就涌到了村口,睡意昏沉的千年古寨被猛然惊醒。一时间,杀猪宰羊声、敲锣打鼓声、沿街叫卖声、呼朋唤友声,此起彼伏,山村转瞬沸腾。

这里是湖北南漳县东巩镇麻城河古村,楚巫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东巩民间文化艺术的发祥地,从这里走出去的民间文化艺术品牌有高跷、采莲船、蚌壳舞、舞龙灯、打腰鼓等。

转过村口,在烧浆点豆腐、炸爆米花的缕缕炊烟中,终于见到了久负盛名的东巩高跷队——一队踩着高跷的村民,身着彩衣,手拿九彩鞭,敲着锣鼓迎面走来。

高跷,是东巩民间艺术走向世界的符号。2006年,“东巩高跷”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东巩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高跷之乡”。在这个不过3万余人、22个村落的镇上,有32支高跷队,80%的人都能踩着高跷走上一圈,而能参加表演的就有3000多人。

42岁的高跷传人刘军,是莲花池村高跷队的班主,这次他带着自己的19名队员前来助兴。

刘军介绍,因唱腔为东巩镇地方花鼓调,东巩高跷也叫高跷花鼓,集表演和说唱于一体,又分“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注重扭、摆、说唱,幽默诙谐;武跷侧重特技造型表演,有很多难度系数很高的杂技动作。

东巩高跷以武跷居多,翻滚劈叉,动作难度大,以惊险著称,表演则以丑行为主,边唱边舞,并伴以吹打乐,唱词为即兴创作。

刘军可以表演二十几种武跷造型,惊险刺激者有仙人过肚——一人躺地,一人踩跷踩其小腹过,因跷底钉有铁掌,稍有不慎,躺倒之人便会受伤;稳劲见长者有凤凰吸水——踩跷人用嘴衔着一桶水穿过人群院落蹦上台阶,而水不溅出;眼花缭乱者有五子登科——五位踩跷人层层叠高,最高者可以离地4米。

此外,还可以表演一些绝活,如大劈叉、后滚翻、单腿跳等。文跷则要能“数垛子”,“垛子”就是顺口溜,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滑稽有趣的歌谣。如《骂丑角》《十字灯》《主人家生了一个小娃娃》《一脚踩了多大一个鳖》等,以逗笑娱乐观众。

“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高跷队会挨家挨户去表演,即兴唱些吉利话,博得主人开怀笑,主人家也会拿些谜语来让踩跷人猜,猜中了就给红包。”刘军说,高跷表演是东巩民间闹社火拜年的固定项目。

南漳县文联主席雷声国介绍,东巩高跷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列子·说符》中有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南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此踩高跷之风尤其隆盛。

在东巩,高跷代代相传,以村组为依托成立班组。在“文革”期间,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曾被当做“牛鬼蛇神”被横扫,但在上世纪80年代,又掀起了一股学习高潮,很多妇女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踩高跷。

刘军经常去东巩镇的小学和中学里向孩子们传授踩高跷技艺。在他看来,踩高跷不仅是一种文艺娱乐活动,还是健身养生的好形式。他的岳父秦启贤,年过八十,仍能踩上高跷走上一圈。

高跷好玩,精熟却难。刘军感慨,现在的年轻人中间,很难找到能像他这样愿意下苦功夫练习、把高跷艺术当做自己事业的了,高跷队里,“玩得熟”的几个人也都已经四五十岁了。

“我从13岁学踩高跷,经常摔得鼻青脸肿,一天下来腿都是肿的,但哭着也要继续练。现在孩子都是把踩高跷当做一个业余兴趣来玩。”刘军说,东巩高跷长的有近1米,绑在腿上,走路时需将腿弯绷紧,十分考验踩跷人的耐力和毅力。

正因如此,近年来,东巩镇政府采取集中培训和下乡辅导等形式培养新人,每年还举办高跷比赛,使这项绵延千年的艺术有更加持续稳定的传承。

现在,在东巩,乃至南漳县城,商店开业、嫁女娶亲,请高跷队来热闹热闹、讨个吉庆,已成习俗。

“踩高跷能挣钱的话,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后生愿意从事这个行当吧。”刘军说。

西藏拉萨赛马 新春马上好运来

本报记者 扎 西

赛马,藏语称“达久”,是藏族最为喜爱、流传最广的体育运动。

赛马在藏族最隆重的节日——藏历新年中更加不可或缺。“在藏族的习俗里,新年看到赛马是会交好运的。”西藏马术队队员扎西塔杰说。

西藏的骑术历史悠久,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有一种通讯骑兵,称“驿人”,他们经常携带七寸金箭,往返奔驰于驿站之间,传达信令。据藏史记载,第一次赛马会是在桑耶寺落成庆典时,约在公元729年,那次赛马一连进行了半个月。

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的藏历新年,在位于拉萨市城关区扎基东路的北郊赛马场内,会举行一场盛大的传统赛马表演,每年的初三这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有万人之多。

2016年春节与藏历新年仅差一天。1月24日,正在准备新年马术表演的扎西塔杰向记者描述了每年的特色表演,“马背上的舞蹈”是西藏独有的特色表演:六个女骑手直身站立马上,按照西藏传统的舞蹈形式,挥舞手臂,摆动哈达而她们脚下的马匹并立不动。

同样具有西藏特色的还有“马上帽技”“马上拾哈达”“马上拾碗”。骑手们在疾驰的马上,一边呼喊着,一边面朝马尾将头上的帽子绕过身后和马脖子,或俯身将跑道上摆放的哈达一条条捡起。最生动的表演“马上拾碗”则是由一名骑手手持酒壶,驾马飞奔,一路将地上的酒杯斟满,而紧接着另一个骑手在后面追逐着他,并不时侧身而下,拾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都来了3年了,每次都看得热血沸腾,今年肯定也要举办吧?”拉萨市纳金乡村民仓决见到记者在赛马场附近采访,便停下脚步打听起来。“这一天哪怕是瞎子都要赶到赛马场,只为听一听马蹄声,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一切安康。”

据介绍,随着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近年来的赛马表演活动吸收了很多藏族传统民间表演内容,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增加了表演难度。比如骑马拾哈达,民间表演时将洁白的哈达铺满草原,马背上的骑手不管左右都可弯腰捡拾,但西藏马术队队员表演时,骑手必须先捡右边再捡左边,“左右”都得“开工”。

除了拉萨市内的赛马表演外,在西藏各地也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天湖”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也会在藏历新年期间举办赛马会。届时,方圆几十公里的牧民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佩戴各自最值得炫耀的珠宝饰物,或骑着摩托车、马,或开着卡车,在草原上一路踏歌而来。比赛之前马匹都会经过主人的精心打扮:鬃毛被分成撮扎起像小姑娘一样的朝天辫,马尾毛也被五彩丝线编成了可爱的小辫。骑手们则大多头戴礼帽、身着藏装站立一旁,英姿飒爽。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